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记忆知识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教学模式一直主导和控制高校的课堂,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受到限制,难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增玉 《中学文科》2009,(15):58-59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他学科一样,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就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认为是重点的知识,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强调,然而仍然有不少同学没有掌握,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缺乏理解,以至于即使能勉强记住也会很快遗忘。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彻底摒弃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也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以教师为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为被动的接受者、吸收者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教材的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旧的教学模式,建立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新的教学模式。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起这样的教学模式呢?  相似文献   

5.
范明雄 《中学文科》2007,(10):107-108
面对21世纪国际问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国力竞争,面对新课程的出台。思想政治课教学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使用的是传统的“传授——接受”单向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来带动学生的学,是一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法,即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学习方法。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当前政治教学中出现了“高分低能”、“有知识无文化”的弊端。[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冯俊杰 《山东教育》2008,(10):48-48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讲,学生死学,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育从小就扼杀了学生的刨造性思维。小组合作学习使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的有效数学理解的场所。  相似文献   

7.
1.在课堂教学中,变教师的单向教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的双向交流。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人都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讲的东西,成为存贮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这是不科学的。新的教学思想认为,教师应该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刺激、促进学生的自我活动能力,使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学习,  相似文献   

8.
郑宏  吴沛 《成才之路》2013,(19):5-6
以传授、接受教学模式为主的大学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传授、讨论教学模式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该模式必须改革课时管理制度、学生学业考评制度和教师考核管理制度,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的教”而转,“一切以教学为中心”。教师“闻道在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同时也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符号。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设计教学过程,“以学定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且广,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被动摇了,教师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形势的需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去研究“学生的学”的问题上。在教学中,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平等对话,互相交流,达到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成就每个学生,快乐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帮助、促进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两种模式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个要素有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贯彻国家素质教育方针,开放性成为当前政治试题及评分标准鲜明的特征。这种以开放性为特征的试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对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我们的教学一直以来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被看成是储存知识的容器,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毫无主动性,更无创造性。因此,在向素质教育迈进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在向学  相似文献   

12.
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模式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传授-接受教学模式为主的大学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传授-讨论教学模式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该模式必须改革课时管理制度、学生学业考评制度和教师考核管理制度,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充当着知识的权威者、垄断者、传授者,掌握着课堂的话语霸权,学生则因为知识的不完备而处于被动的接受者的位置。新课程理念不再以知识的传授为本,而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师生的平等参与和探究。"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了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成为了"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最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师生合作探究获取新的知识。本文就语文课堂合作讨论的实施意义和方法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  相似文献   

15.
正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灵活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日益普及对传统教学的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程计划的机械执行者,强调的是死知识、死智能的传授,学生对知识只是被动接受,毫无自主性可言,相反,多媒体教学以学生为主,以小组合作、个别化学习模式,强调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形式,学生的自主性无可比拟。因而,我们可以说,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有利于  相似文献   

16.
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关键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模式,努力构建具有开放性的创新课堂模式。传统课堂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作用;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忽视能力的提升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向学生机械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材、教参成为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内容.教学的媒体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武器。语文教学一直被专制化、共性化的理念与行为所统治。教师中心、先入为主、讲解分析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普遍现象。在这种理念和行为的统治下.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被剥夺,个性被压抑,想象力被抑制。创造力被扼杀。这种教学模式完全违背了语文教学的特性.也与语文选修课的理论指导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8.
洋思中学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英语教学模式,向传统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强烈挑战,传统"填鸭式"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须加以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张蓓 《文教资料》2006,(21):98-99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越来越被强调和重视。坚持以学为本,让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便成为各学科领域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等三个要素所形成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新的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识传授为核心,忽视探究过程,尊崇权威,迷信书本,往往培养出来的学生定势思维能力强,创造性思维薄弱,学生被动学习,成为装知识的容器。没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将是时代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