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桂生教授所著《“历史的教育学现象”透视2一书,原名《传统教育学形成史)},初稿形成于199o年暑期,是作者研究“元教育学”的准备之作,初稿打印本为硕士研究生教材;1998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由于作者在1994~1995年间发表了一系列“中国的教育学现象”辨析之作(结集于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教育学”辨》一书中),相对于“现实的教育学现象”辨析,在该书正式出版时,更名为《“历史的教育学现象”透视》。要论这部著作的特色,最好是把它同在此以前的“教育学史”加以比较;问题是,在此以前究竟有无名副其实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史”是一门以历史上的教育学理论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通过研究教育学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探寻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规律,为我们今天进一步繁荣教育理论提供历史借鉴。近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界许多人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这一目的出发,对“教育学史”的研究给予了  相似文献   

3.
辽宁教育学院会同辽宁省历史教研会与日本历史教育者协议会、比较史·比较教育研究会联合访华团,于1993年8月举行了历史教育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增进了两国历史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和友谊,推动了历史教研与教学的交流,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现将这次研讨会上的部分发言(摘要)和文章予以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1989年9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王铎全副教授的呕心之作《历史教育学》。该书问世,显示出我国历史教育学研究者在历史教育理论的宏观研究和历史教育客观规律的探索方面,在改造历史教学法的内容,突破历史教学论的范畴,努力建立“历史教育学”学科理论方面,迈出了较为成功的一步。笔者一年来以此书施之于高师本科教坛,颇见佳效。现谈些个人之见就教于作者和读者。  相似文献   

5.
英、法等国与我国一样 ,都比较重视历史教育。他们认为 ,“有教育存在的地方 ,便有历史教育”。历史始终是人文社会学科的主要课程之一 ,从小学到高中都开设历史课。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对缺少历史教科书表示气愤和不安 ,认为忽视历史会造成数典忘祖。1983年 8月 31日他在内阁会议上强调指出“轻史害国”。在他执政期间 ,法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法国现行学制是小学 5年 ,初中 4年 ,高中 3年。其中有 10年都开设历史课。英国中学分成五类 ,即文法中学、现代中学、技术中学、综合中学和公学。各类中学 ,都开设历史课。由于各类中…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对国外的历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比较研究,从更广阔的角度上探讨历史教育的特性及规律,借鉴和吸取国外的成功之处,对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教育体系,是非常有益的。上海师范大学工回全教授、李稚勇副教授合著的《比较历史教育学》一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版),是我国第一本历史教育比较研究的专著,对这一领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如果说历史教育的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之势的话,那么,历史教育学可以说是仍处在草创阶段,而比较历史教育学则是一个尚待对发的领域.就目前已发表…  相似文献   

7.
“七七事变”四十九周年前夕,日本又发生了在历史教科书中篡改和歪曲日军对外侵略史实事件。本刊编辑于今年7月走访了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吴廷璆教授。现将访问内容摘要发表如下; 问:吴教授,继1982年发生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后,最近日本“保卫日本国民会议”在编写高中历史教科书《新编日本史》过程中,再次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歪曲和粉饰。对此,请谈一谈您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历史钩沉向未来——介绍王承绪先生主编的《比较教育学史》顾明远对每一门学科的发展来说,整理和反思自身的发展历程,都是一件很有意义而且非常必要的事情。比较教育还十分年轻,从朱利安1817年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至今,不过一百八十年的历史。但...  相似文献   

9.
自80年代初在我国高师系统提出建立学科教育学的任务以来,在广大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1988年北京师院和1990年辽宁师大召开的“全国学科教育学理论研讨会”的推动下,学科教育学的研究进展极为迅速。近年来已陆续出版了《学科教育学初探》、《数学教育学》、《数学教育学概论》、《历史教育学》、《政治教育学》、《语文教育学》、  相似文献   

10.
四、关于乡土史的教学乡土史的教学,是学校历史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些国家对于乡土史的教学很重视。例如在美国有30个州在法律上要求在学校中必须开设本州的州史课程。这固然同很多美国人要求寻“根”的愿望有关,但主要还是与地方发展的利益紧密相联。日本也在文部省制订的教学大纲中规定了乡土史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如《初级中学教学大纲》指出:“希望让学生参观、调查乡土史迹及其文物,以具体地掌握我国的历史,……并且充分利用民俗学的成果,期望让学生接触乡土的生活文化。”在《高级中学教学大纲》的最后一项也列有“地区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提出要求:“在处理风土文化时,应利用民俗学等成果,并且把握其具体的样板。”根据教学要求和地区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恰当地把日本历史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加以实施。“在考虑地区的历史事件时,应着眼于  相似文献   

11.
国人改编历史教科书 应该承认,作为历史教材乃至史学著作,《支那通史》和《中等东洋史》(汉文《东洋史要》)的学术水平都是相当高的,但将其原版引人或翻译而作为中国人学习中国史的教材则问题多多。首先,中国人学习自己祖国的历史,却用日本人编写的中国史教材,中国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脸面何放?其次,以《支那通史》和《东洋史要》作我国学校的中国史教材的书名也不妥。那珂通世也说了:“支那”是外国人对中国的“他称”,而非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自称。而且日本人以“支那”称中国,明治维新以后已有轻视、蔑视之意。  相似文献   

12.
2014年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教育家和教育改革的先驱郭秉文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哲学博士学位(教育学)100周年,10月下旬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为之举办了专题国际研讨会,纪念这位第一个在美国也是国际上知名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教育学)的中国人。郭秉文1914年的博士论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实际开启了中国由借鉴和模仿日本教育学转为引入与建立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术范式并结合本国实际开展教育学研究的进程,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学的开端。从某种意义上说,郭秉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教育学),意味着中国教育学人正式进入国际教育学界一试身手,试图对人类有所贡献。为了纪念这位标志性的人物,本刊特设“郭秉文专题研究”,汇集在纽约国际会议上的精彩之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A·K·狄更逊是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去年参加在上海举行的《面向21世纪的历史课程与教材国际研讨会》,发表《资讯科技与历史教学》的报告,就英国教学中资讯科技的使用情况作了理论与实践的分析,现由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历史教育学博士周孟玲女士译成中文。本刊特地刊出,意在借他山之石,对“攻”中国历史教育之“玉”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斗田嘉三,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系教授,现在该校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讲授博士课程——社会科教育学(历史教育学)。有著作多种,并编有高中《现代社会》、《世界史》,中小学《社会》等教科书。本文对日本的学制、中小学课程设置、历史教育的研究和教法等有系统的介绍。原稿共分六节,本期刊出的第三、四两节是原稿的第四、六两节;其第三节《历史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介绍了日本中小学历史课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规定,第五节《世界史教科书与中国》着重介绍了在日本的世界史教材中,中国史的内容占有很大比重。由于本刊篇幅所限,未能全文刊出,谨向作者和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上曾建立过教师节。全国解放后,一九五一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领导人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执行的结果,“教师节“已不存在。一九八五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赵紫阳总理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提案,将九月九日定为“教师节”。我国历史上曾建立过教师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国著名教育家邰爽秋在遗作《关于教师节》一文中有如下记述: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曾率团访问我国,期间他到各地参观、访问、讲演,与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起探讨教育问题.他的谈话、演讲、撰写的文章涉及当时中苏两国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话题.比如,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怎样认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如何认识儿童教育和课堂教学,怎样看待教师的职业,等等.凯洛夫对这些问题的介绍和阐释,在展示苏联教育发展新进展的同时,也阐述了他本人的教育思想.他的访问与其主编的《教育学》一起,影响了我国教育界,影响了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日本四年一度的教科书审定,备受世人关注。今年3月以来,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声称将要求中国改善反日历史教育;日本传媒也发表评论,无端指责中国推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然而,试问日本的历史教育改善了吗?不仅没有任何改善,而且变得愈来愈恶秽了。2005年4月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审定通过的8个版本的初中用历史教科书中,那本由右翼势力支持、“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简称编撰会)编写送审、歪曲史实的《新历史教科书》居然也在通过之列。日本的民间团体将《新历史教科书》称为“凶化书”(与“教科书”一词的日语发音相同),从其严重歪曲史实的内容来看,谓其“凶化”,恰如其分。因为《新历史教科书》充满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家族国家观、亚洲支配观、对他国优越感和本国中心史观,同时隐瞒加害亚洲受害国的史实,充满了受害者意识,还使用“大东亚战争”的说法,大肆宣扬侵略有理、侵略有功,肯定日本发动战争是自存自卫的战争,俨然将自己打扮成受害者,并且歌颂日本国民积极投身战争的献身精神。尤其匪夷所思的是《新历史教科书》还一如既往地特别注重煽动对中国的仇恨,以至将这种仇视情绪一直追溯到古代,妄称中日历次战争责任均在中国。如此等等可见,其“凶化”程度的变本加厉。本刊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报道,将日本《新历史教科书》大肆美化日本侵略战争、歪曲侵华历史等内容要点梳理如下,以备中学教师备课参考,同时警示世人认清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许崇清(1888——1969),字志澄,广州市高第街人氏。今年(1988)1月20日,是他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他出生于清末,毕生经历了我国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他自幼聪慧好学,十七岁(1905)考取公费赴日本留学。从中学读起,而至1920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在学期间,他专攻哲学和教育学。据他自述,他由搞新康德哲学、孔德社会学、赫尔巴特教育学开始,几乎走遍了唯心论各种形态哲学和教育学的岐路,从1919年起,才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教育学的一个新体系。”(《许崇清教育文集》,1981年版,第3页。以下凡引自此书文字,只注明页码)他治学严谨,毕生坚守教育岗位,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哲学家。他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根据我国的国情,不断地提出自己对教育事业相教育科学发展的独到见解,丰富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19.
章开沅教授多年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发表学术论文,到目前为止,除与林增平教授共同主编的《辛亥革命史》(全书三册120余万字)之外,已发表的论文近百万字。最近,他从自己所写的数十篇论文中选出二十篇,以《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为题结集出版了。我们先睹为快,读了这本论文集和一些未曾入选的文章,略有所得,写出来就教于广大读者和作者本人。题目中的“反思”一词,意为对本质的把握,“反思的历史”,是我们对作者治史道路和过程的把握;“对历史的反思”,则是讨论作者如何对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对辛亥革命史加以本质的把握。  相似文献   

20.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赵紫阳总理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提案时,何东昌部长受国务院委托作了说明。他说:“我国历史上曾建立过‘教师节’。全国解放后,一九五一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领导人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执行的结果,‘教师节’已不存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过的教师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笔者最近查阅邰爽秋教授遗作《关于教师节》一文,获悉如下记述: “教师节是一九三一年六月六日我和南京大、中、小学校数百名教师发起的,定名为‘六六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