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苏轼通判杭州的处境和心态出发,以作品本体为立足点,对其通判杭州时的词作做了深入研究,认为其创作遵循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自成一家”的文艺思想,且大多是“感事”而作。他早岁初试词笔时就已摆脱了“词为艳科”的羁绊;其后在朝为官辍笔,是“不为”而非“不能”;通判杭州后,其政治角色发生转换,词作渐多,而格调高雅,感情深沉,以此作为探寻生路的一种精神方式。故,把东坡通判杭州之际的词作定位在“发期”,或谓其词的开拓创新这时仅仅是在萌动中的提法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2.
与晚唐五代直至宋初的文人词相比较,苏轼词的一个鲜明特色是以词言志,也就是把词作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苏轼,1071年底出任杭州通判,这是他在政治上遭受的第一次打击。他的词作约从这时开始,但苏轼并没有把这次打击放在眼里。因为第一,他感到神宗还是赏识他的。当他自请外放时,神宗最初御批他任知州,但革新派不同意,拟令轼为颍州通判,神宗再次御批,才改任杭州通判。第二,苏轼认为这次挫折只是时机不利,自请外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一生中始终交织着强烈的入世精神与浓郁的归隐情怀。在其词作中,可以感受到仕与隐的矛盾冲突在苏轼内心世界的激荡。同时也能从中读出苏轼内心仕与隐的情感转化的流程:由杭州通判时的“致君尧舜”发展到密州时的旷达、洒脱;再到黄州时的乐观、超脱;居惠州、儋州时的自在适性。苏轼将儒家入世哲学与释道出世精神相融合,成为调和仕宦和退隐矛盾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晚清词人况周颐“别用一种眼光”论女性词,既有对女性词轻灵有余沈著不足的遗憾,亦有对女性词抒情深至、风格独特方面的肯定;况氏的“词心”说涵盖对真情的重视,这是其选录女性词作的重要标准,而清丽与沈著则是其对女性词作的最高期许.  相似文献   

5.
袁媛 《现代语文》2007,(6):12-112
有美堂,为宋仁宗嘉祜二年(1057)杭州太守梅挚所建,在杭州吴山最高处,左眺钱江,右瞰西湖。堂名“有美”,是因宋仁宗赐梅挚诗句“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而取的。《有美堂暴雨》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初秋作。《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称“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意思是说诗往往在阔处着眼、大处落笔,而词的情感较为细腻、转折较多。至宋代,词发展成为一种完全独立并与诗相抗衡的诗歌体裁,语言精练,意境深婉,风格细腻“。婉约派”代表李煜、晏殊、李清照的词作多以日常生活为主。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独创“豪放派”。苏轼、范仲淹、辛弃疾的词作题材广阔,有报国之志、黍离之悲;境界宏大,有大漠孤烟、沙场点兵;气势恢宏,有千骑出猎、弓如霹雳。“豪放派”词作令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词人赤诚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杭州词是苏词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苏轼在熙宁和元时期两次出仕杭州,其词作都具有清丽毓秀的特色,不同于其他时期的苏词。而两个时期的杭州词也各有其特点:熙宁时期属词创作的早期,承袭婉约词风,但高出人表,且题材上大有开拓,自有其独特价值。元祜时期则在艺术表现上日趋成熟,风格多变,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蕴藉。  相似文献   

8.
姜方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1):113-114
柳永词作的特色,其词风的转变,尤其是其中部分女性意象词中情感的“隐讳”寄托,客观上是作者个人情感与封建正统势力包括主流文学审美标准矛盾冲突下的结果。其词作一方面满足、迎合了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到词中,实际上是以“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描写手法写人、物,以此来“隐含”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以达到隐讳的寄托。  相似文献   

9.
熊琏是活跃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如皋著名女作家。她的词作数量较多且成就尤为突出,在众多的女作家中显示了自己鲜明的词作风格。首先是区剐于一般女性作家婉弱的柔性抒情,而呈现出沉郁、悲慨的刚性抒情特色;其次是以情笼物、处处着“我”之色彩的借景抒情;再次就是极为凄冷的词境渲染以及独具匠心的词艺。这些突出的艺术特色使其词作显示了独特的价值和存在。  相似文献   

10.
李煜原名从嘉,即位时更名煜,字重光。为南唐之后主,后世称为“李后主”。一生中写了大量的诗词,今留存下的词作大约三十余首。他为君之政不足与道,但他的词作却为后人所重视,并得到极高的评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现代学者普遍认为李煜为宋初婉约词开山,在中国词史上有杰出的成就。李煜因为其政治上的失败,由一个南唐小皇帝而沦为北宋的阶下囚,导致他的词作更多表现的是国破家亡之情感,传达凄凉孤寂之悲音。《望江南》便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  相似文献   

11.
苏轼大量以游戏之笔入词,被誉为“为游戏之圣”。其游戏之作共四十一首,占全部作品的九分之一强。苏轼的戏作在当时影响了很多词人,对徽宗时期的御用文人及词作的影响最为明显。苏轼虽然以游戏作词,但决不小看词;相反,这种游戏化的创作方式,引导词体摆脱音乐的束缚,使欣赏者的重心由音乐转向文本自身,从而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从词体演进和词史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这种创作和这些作品,其意义是不容小觑的。  相似文献   

12.
曹贞吉词因与曹尔堪词并称为“南北曹”而名噪清初词坛,并成为惟一入选《四库全书》的词人,曹氏词作在清初词坛的地位和影响,我认为不仅仅是因为曹氏词作“取径较正”,“在国初诸老中最为大雅”,还在于他以词作实践诠释了清初词学观念的变化。曹贞吉主张师法前代词人神理,反对形式上的模仿,论词以神理为主,不刻意轩轾婉约、豪放词风,将诗歌的联章、比兴和以文为词等手法引入词体,体现了曹贞吉词作推尊词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南唐后主李煜在过着三年的囚徒似的生活中,用血泪泣成了一首首人间绝唱。他是中国古代词坛上的一朵奇葩,也被后人誉为“千古词帝”、“词中帝子”。他的作品不多,但艺术成就却相当高,这与其词作的思想情感密不可分。情感是词的灵魂,后主前期词作多写豪奢的帝王生活,与之相较,后期词的情感更为真挚感人。其词作中的真情,为后世词抒情功能的发展起了助推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文章梳理了自两宋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词论主张,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是最能体现词的文体内在特质的词学理论;并以五代、两宋的具体词作在境界上的优劣得失为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词以境界为最上”。  相似文献   

15.
具有“爱国词”、“豪放词”、“英雄词”之称的辛弃疾的词,在属于艺术范畴的词文学世界里,却遭到了自宋迄今的众多词论家的非议。具体为:虽豪放,但只是“长短句之诗”;“稼轩为词论”,过于散文化;盘空硬语,“最不工绮语”;率尔而为,不合格律音韵等;“掉书袋”与“不协律”。对这些非议进行归纳和总结,有助于从另外的角度对辛弃疾其人其词作全面地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对象为钱谦益较少为研究者所关注的四首词作《永遇乐》,首先简单梳理一下这四首词的收录情况,对其差异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四首词确为钱氏作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这组词的解读,以求小中见大,挖掘词作背后隐藏着的钱氏个性与命运的关联。钱谦益是孤独的,他一直在寻求灵魂相契的知己;钱谦益在为文上,能够“转益多师”,而在为人、为政上,他过于固执。这些注定了他最终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7.
苏轼一个系列的送别词,是通判杭州时为刚罢任的杭州知州陈襄而作。它们或作较客观的叙写,或借写他人送别,以衬托自己的别情,兼之以“乐景”写愁情,或作情感上的回旋跌宕,或通篇作想象之辞,或运用“代言体”写法,或从对面着笔,虚实相生,等等,可谓视角各异,精彩纷呈。其所以能如此,除了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之外,同创作主体丰厚的情感与卓越的才华更密不可分。作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系列范本,是对古代抒情诗体抒情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她的词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的内容主要是写闺中生活 ,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 ,表现其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后期词的内容主要是感时伤乱 ,思乡忆旧 ,以寄寓其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这些词作都运用了自然清新、凝炼新颖的语言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在中国词史上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人文风景  相似文献   

19.
李煜词在词史的发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对后来的“婉约”与“豪放”派均有影响。李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无论前期还是后期,他都以真情作词,善用白描,无意经营却丽质天成。而后期词作中,将一腔痛苦化作词作,运用精妙的比喻,变无形的愁为有形。本文试就李煜词艺术特色做简要分析,对其史上的地位做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20.
在宋词中,有一类“戏谑词”常为论者所忽视。其实,这类词作在当时却是自成一体并颇为流行的。下面就“戏谑词”的情况谈几个问题:一、从“戏谑词”流行看词作所受民间文学的影响“戏谑词”,指的是那类带有滑稽、谐谑风味的词作。南宋初期,王灼在《碧鸡漫志》中曾说:“长短句中作滑稽无赖语,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