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是风范永存的一代师表”。他从事教育工作近80个春秋,从中小学教员、大学教授,到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教育部顾问,在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史上,他以与一些学院派教育家不同、敢于直面教育现实的战斗姿态,树立了与时俱进、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人民教师的高尚形象。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不断呼吁进行教育改革,情真意切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他提出了“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的著名论断,构筑了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体系。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源于实践,博大精深,我在管理学校的工作中始终努力践行这一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论叶圣陶关于教师素质和师范教育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叶圣陶关于教师素质和师范教育的思想●任苏民叶圣陶先生是一位以教师为终身职业,堪称一代师表的人民教育家。他从教的70多年,也正是中国教育在社会变迁的大潮中不断改革、逐步走向现代化的70多年。其间,他一直对教师问题极为关注,满怀深情地寄教育改革、发展乃...  相似文献   

3.
<正>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对中国教育有积极的影响。近年来,为了继承和发扬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人们对叶圣陶思想进行研究和实践。为推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要从工作实际中不断反思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叶圣陶教育思想"是指我国20世纪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它具有普遍意义、当代价值和民族风格。叶圣陶教育思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的创造教育思想可谓独树一帜,为此,他不仅在当时冲破了传统教育的羁绊,而且对“洋教条”也不屑一顾,单枪匹马地走上了中国教育改革的荆棘之路。  相似文献   

5.
对“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解湖北大学教育管理系赵先寿今年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诞辰100周年。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他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老的一贯主张,是他从事教育教学工作70多年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也...  相似文献   

6.
当代杰出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通过长期实践,形成了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有关素质教育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叶圣陶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就萌生了素质教育思想。他在《一个中学生的父亲的自杀》中说:“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做点事的人而设计,教育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结果使这些选手光荣显耀,站在众人头顶上,伸出手来,收受众人的供养。”叶圣陶先生这段话尽管是针对六十年前旧教育模式的弊端而言,然而他的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他创立并终身实践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教育业绩和工作精神的集中呈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陶行知心系祖国和民族大业,以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为己任.终生矢志从事教育事业,立志改造中国的教育,“造成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新生命”。这是生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当代伟大的语文教育家,他的阅读教育思想中蕴含了一系列探究性阅读的内涵,这给我们今天实施探究性阅读以极大的理论和实践启示。文章仅围绕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中的“语言积累”、“养成习惯”、“相机诱导”三方面内容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为我国现代教育、现代文学和现代出版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是现代中国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是新中国教材和教育图书编辑出版发行事业的卓越领导人。他以中央出版总署副署长和教育部副部长的身份,长期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为人教版教材和教育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诞辰11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55周年,进一步深切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科学性强,且富有中国特色,对指导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园在学习陶行知时,着重学习了陶先生的奉献精神,用他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激励全园教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理解,幼教工作为人民多奉献,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史上有两位伟大教育家,一位是孔子,一位是陶行知。毛泽东称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说他是“一位毫无保留地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江泽民同志也称他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典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体系的内涵。他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我之学校观》、《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创造是中国教育之完成》等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作。他从1927年起先后发动四个教育运动——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教育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民主教育运动。这些运动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教育思想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20世纪我国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它具有普遍意义、当代价值和民族风格。本文基于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具体阐述对小学记叙文阅读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整体观胡源叶圣陶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的一生为我国的语文教育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语文论著,也亲自参加了许多教育的实际工作。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丰富深邃,而又通俗易懂,便于实行。对我国的...  相似文献   

14.
仰慕陶行知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有哪位教育家的逝世像陶行知先生的逝世那样,引发那么巨大的震动、深切的怀念和广泛的痛悼?共产党哀悼,国民党哀悼,民主人士哀悼,外国友人哀悼……悼念的文章连篇累牍,悼念的活动蔚为大观。当时中国的党政军、文化、教育、科学等各界的知名人士大都加入了这个悼念的队伍。何以如此?因为先生是民族之魂、教育之光;因为先生乃当代师表,人之楷模;因为先生知行合一,爱满天下。毛泽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誉他为“万世师表”;胡乔木说他是“一个政治家,一个教育家和一个文学家”;吴玉章树他是…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七月二十五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逝世四十周年纪念日。为了学习陶先生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和他的先进教育思想,并以此为动力,推动我省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不久前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我曾倡议在全省教育工作者中开展向陶先生学习的活动。陶先生的一生,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度过的,他满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忱,以“完成四万万五千万人之启蒙大事”为己任,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致力于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和解放的斗争,从一个民主主义者成  相似文献   

16.
任苏民 《教育研究》2012,(3):130-134
叶圣陶是20世纪我国卓越的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76个春秋,形成了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的教育思想。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文化特质,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创新性、民族性、大众性。它从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的实际问题出发,批判扬弃传统教育思想,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的文化精神和基本原理;它将其文化精神和基本原理具体贯彻和体现在德育、教学、教师发展、语文教育等实践领域,总结和提炼丰富的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智慧。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热爱祖国,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和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著名的进步教育家之一。他大力倡导普及教育、全面教育、创造教育、终身教育,并不断探索中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道路。他以“人民第一”“教育为公”为自己的教育信条,忠实履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准则。2005年10月18日,正值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14周年。在此,重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缅怀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应该给每个读者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8.
耿红卫 《上海教育》2009,(15):24-26
【主要贡献和实践】 叶圣陶先生从事教育工作近80个春秋,他的基础教育思想、语文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当之无愧的先驱,他奋斗一生,奉献一生,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用毕生的心血创立了一整套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仅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师范教育改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陶行知先生说:“师范学校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盛衰,都在他手掌之中。”  相似文献   

20.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者。本文从儿童观、教育观以及“活教育”理论三个方面论述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将陈鹤琴的思想与同时期的教育家做了比较。以窥陈鹤琴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家对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