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剧<叶挺将军>里皖南事变几集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小姚"."小姚"是谁?他原来就是东南分局副书记饶漱石.当时,出于工作保密的需要,再加上饶、姚谐音,大家平时称他"小姚".就是毛泽东发给东南局的电报也称他"小姚".  相似文献   

2.
姚燧(1238—1313)字端甫,号牧庵,是元前期的著名散文作家,《元史》本传称:"盖自延祜以前,文章大匠,莫能先之。"但人们对姚燧的籍贯、家世却有很多歧议,其中不少成见悖谬于史实。笔者不揣谫陋,力图探明历史真相,以祈推进对元文的研究。一、姚燧的籍贯历来史书都记载姚燧是柳城或营州柳城人,然而柳城在历史上却有五种说法:(1)西域柳城,即后汉柳城(今新疆鄯善县),(2)  相似文献   

3.
近日,一张由原侵华日军京山警备队颁发的"安居证"在荆门首次被发现,并由荆门市档案馆征集进馆。该证纵16厘米,高12厘米,是发给京山县五福镇乡游家湾(现为曹武镇五福村)的58岁妇女游李氏的。证书的正面一侧印有"京山警备队,安居证,姓名:游李氏,年龄58岁,性别女",盖有京山警备队大印。另一侧印有:一、原籍:京山;二、住址:五福镇乡游家湾;三、第50保5甲;四、职业:农;五、世带主卜'续柄。姓名:游李氏;年龄58岁,女。还有相片粘贴处。安居证背面一侧印有1年12个月的食盐配给表;另一侧印  相似文献   

4.
一 1936年北大招生考试国文考卷文法改错题下有一小题:"方姚卒不之踣."若考生知道此句背后的掌故,知道它出自林琴南1917年2月发表的《论古文之不当废》,知道胡适曾拿它让林琴南名声扫地和刘半农在《复王敬轩书》中揪住它不放,那他就会按胡适的方式来批改它:此句不通,"踣"为自动词,前面不当有止词"之";可以说"方姚卒不踣",亦可以说"方姚卒不因之而踣",但不可说"方姚卒不之踣".此乃满分的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5.
辛航 《北京档案》2000,(2):14-16
1999年7月的一天,崇文区档案局局长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您好,请问是姚局长吗?"是,我是姚淑云."我是市档案局人事处,您单位今年被我局推荐为全国先进单位,请您将事迹材料准备一下好吗?"姚局长听后,狐疑地问到:"你们打错电话了吧?我是崇文区档案局.  相似文献   

6.
<正>我的父亲一辈子仅会写七个汉字:自己的姓名"游少鸿"和"劳动人民"。我的母亲稍好些,号称识汉字三百爪,会写汉字一百个,自己的姓名"徐银鸾"三个字写得外秀内惠,"贤妻良母""做好人、为人民服务"等字写得柔中带刚。父母的汉语文化程度极其低微,但平凡而曲折的生命历程犹如暖人心田的春晖,年年月月、岁岁春秋护佑我们成长,激励我们前行。一我的父亲和母亲均出生于江苏省建湖县。父亲8岁起就跟随祖父  相似文献   

7.
从“农民”到“代表”,再到“公民”,人们对姚立法的认识,以及姚立法的自我认同,都在发生着变化。从1987年以28岁的年龄第一次自荐参加人大代表选举至今,姚立法,以及中国人,关于选举和民主的认识也在变化着  相似文献   

8.
正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姚鹓雏致信柳亚子"的拙文,记述南社早期社员姚鹓雏于1949年新政伊始,致函柳亚子,诉说自己"立锥无地,行年六十",恳求老友为其"通一书于市长,提名作介",予以安排至文物管理委员会或图书馆、博物馆之类的部门。姚鹓雏早年曾就读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诗词小说皆蜚声一时,曾有"松江才子"之称。过去所谓"学而优则仕",文人从政自古就成风气。民国时期姚鹓雏诗书之余,也有从政经历,如曾任江苏省教育厅秘书、南京市政府秘书长、江苏省政府秘书等,虽入官场,但却未  相似文献   

9.
鄙文《为林琴南一辩——"方姚卒不之踣"析》在《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9期刊出后。引来郭德茂先生的一篇驳文(《重析"方姚卒不之踣"的乖谬及其论争意义》,载《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1期)。谓鄙文所列举之古文例句不足以推翻胡适等人对林琴南"方姚卒不  相似文献   

10.
《独庵外集续稿》五卷,是现知姚广孝惟一独存的诗文集。姚广孝其人,很特别,年十四岁出家。作为一名和尚,他名不副实,八十多岁的一生,约近四十年是从政的,是永乐皇帝篡权夺位的密谋者,定策、起兵、征战的功臣;作为一位政治家,他是成功的,封特进、上柱国、荣国公,但不蓄发不还俗,缁衣秃头住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人的姓名及其称呼比起现代人来,情况要复杂得多。古代一般人除了姓、名以外,还有字、号,而那些帝王的花样更多,还有谥号、庙号、尊号等等。了解古代人的姓名及其称谓,对于我们今天阅读古书、整理古籍,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赢、姒(音四)等,都是女偏旁,说明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的社会。由于子孙的繁衍,一族分成若干的分支,散居各地,每支又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个称号就是氏。旧说商人  相似文献   

12.
正姚璇秋认为自己很幸运,赶上了潮剧的黄金时代。她以自己的真挚与努力,回报了这个时代。姚璇秋至今仍是潮剧的旗帜人物。她的艺术人生不仅是一个演员的成长过程,更是新时代潮剧艺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的证明。钟哲平(以下简称"钟"):姚老师好!我代表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文化遗产》杂志社对您进行访谈。请您介绍一下您的艺术人生,谈谈您对潮剧艺术的感悟。  相似文献   

13.
姓名:李宣良 单位: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岗位:文字记者 评点:他是新华社派赴着陆场采访的唯一文字记者,煞费苦心,用别人的工作证登上了一号搜索飞机,以快讯方式"直播"神六返航.并有幸成为第一个目视到飞船返回舱的记者.  相似文献   

14.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05,17(1):45-45
责任编辑是期刊编辑出版具体工作和责任的承担者,担负着选题、组稿、审稿、加工、校对、出版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责任编辑"这一名称第一次是在我国出版总署1954年4月修订公布的<关于图书版本记录的规定>中提出的[1]:"除著作者、编辑者、翻译者姓名外,需要时可以载明负责的校订者、责任编辑、优秀的装帧设计者、插图者及校对者的姓名."  相似文献   

15.
《急就篇》前七章所罗列的32个汉代姓名,是研究汉代姓名文化的独特材料.颜师古注、王应麟补注本《急就篇》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本子,学术价值颇高.但是就其中的部分人名而言,颜注往往就字面立说,未能考察历史实际和版本源流,显得牵强附会;而王补也未能匡正其缺失.本文拟结合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试对篇中人名"慈仁他"进行校正. 《急就篇》第六章"慈仁他"条颜师古注曰:"仁他者,所爱及远也."王应麟补注曰:"晋罗友字它仁.《儒行》曰:"敬慎者,仁之地也."  相似文献   

16.
港澳台一带流行一种说法:中国有三个半军事家,两个半在大陆,一个在台湾。在台湾的一个,即指白崇禧。1928年,国民党行政院长谭延闿特写有一对联赠白:"指挥能事回天地,学语小儿知姓名"。何键与蒋介石同一年出生,白崇禧则与毛泽东同一年出生。他14岁报考广西陆军小学校,全省报名应试千余人,只取120名,白以第六名录取。16岁投考广西省立初级师范,又列榜第二名。入学后,屡次考试名列第一,被选为领班生。  相似文献   

17.
姓名:王皓籍贯:吉林长春生日:1983.12.1战绩:乒乓球男子单打亚军姓名:吴汉雄籍贯:广东生日:1981.1.21战绩:男子花剑团体亚军姓名:黄穗籍贯:湖南生日:1981.1.8战绩:女子羽毛球双打亚军姓名:张娟娟籍贯:山东青岛生日:1981.1.2战绩:女子射箭团体亚军姓名:魏宁籍贯:山东莱州生日:19  相似文献   

18.
《独庵外集续稿》5卷,明姚广孝撰,日本刻本。姚广孝(1335~1418),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初名天禧。14岁入本里妙智庵出家,法名道衍,字斯道,号独庵,又自号逃虚子。明建文时姚广孝力劝燕王朱棣举兵,谋佐其以成帝业。《明史》载其事:"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  相似文献   

19.
刘钦荣 《新闻爱好者》2011,(22):130-131
历史上的"名片"我国古代拜见时投帖的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初年,有身份的人,在拜访谒见时,为避"造访"之误,就开始用名帖来通报姓名了。当时名帖的质料是用削竹木制成,上面书写有自己的姓名,这种名帖称作"谒"。东汉时改称作"刺"。  相似文献   

20.
姓名:杜丽生日:1982.3.5籍贯:山东战绩:女子10米气步枪冠军,破奥运会纪录姓名:郭晶晶生日:1981.10.15籍贯:河北保定战绩:女子跳水双人3米板单人、双人冠军姓名:吴敏霞生日:1985.11.10籍贯:上海战绩:女子跳水3米板双人冠军姓名:杨景辉生日:1983.5.1籍贯:广东广州战绩:男子双人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