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构建项目合作网络内企业间知识转移与知识保护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二者之间动态博弈的均衡点及演化路径,探讨各个因素对其路径演化及知识转移策略制定的影响作用,并据此提出促进项目合作网络内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将知识看作一种准公共物品,知识共享是发生在知识网络之上的公共物品进化博弈,并且根据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信任因素建立了两种理性水平下的知识共享进化博弈模型。运用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知识网络中知识共享的机制和知识网络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理性水平下知识网络的结构对知识共享具有不同的影响。模型有助于理解知识共享和传播的机制进而采用有效的策略来提高组织的知识共享水平。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知识共享动态进化博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作为企业的核心生产资料,对供应链的存续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知识通过有效地传播与共享,可显著放大其应用价值,提高创新效益.有鉴于此,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构建供应链知识共享动态进化博弈模型,深入研究供应链中知识共享的过程细节以及不同情况下的演化趋势,最终确定供应链知识共享进化博弈中各状态对应的进化稳定策略.论文研究成果对重塑和增强知识经济时代供应链的核心竞争优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有限理性视角下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是组织提高自身隐性知识存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发送、知识吸收、知识创新的三个阶段,分析了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的价值增值机制,认为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价值增值包括知识交流的直接价值和知识创新的间接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博弈的收益矩阵。基于知识主体的有限理性,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对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进行分析,研究了隐性知识共享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略,探讨了知识共享成本、知识发送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创新能力以及知识主体间的知识势差等参数对进化稳定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调整相关参数的取值,可以使得隐性知识共享进化博弈实现最优进化稳定策略,从而促进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5.
多Agent建模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演化博弈仿真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虚拟企业中各规模、实力不相同的成员企业在知识转移活动中进行重复非对称博弈,根据不同收益,选择有利策略逐渐模仿,而最终采取某个策略达到演化稳定均衡状态.依据演化博弈理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基础理论,采用复杂适应系统多智能体(Multi-Agent)的整体建模仿真方法,运用Netlogo仿真平台创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非对称演化博弈仿真模型,在不同的收益参数下运行模型,对虚拟企业成员知识转移行为进行非对称合作竞争博弈演化仿真分析,得出各非对称成员企业在进行知识转移活动时应采用的策略,同时模型的建立和运行也为研究虚拟企业知识转移行为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的研究,集中在构建不同的复杂网络模型,调节节点权重、学习能力和接收能力来分析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的效率.本文引入麦凯恩关于人性假设的理论,基于复杂网络中的无标度网络理论,采用模拟仿真的方法,分析了知识转移中不同人性主体的分布对于知识在知识网络中的转移效率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了知识主体间的关系和知识初次转移时,知识主体的人性状态对于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知识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日益成为推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就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转移为主要研究内容,在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转移静态博弈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知识转移过程的四种占优策略均衡,同时建立设定奖惩因子促使博弈双方都选择转移策略的博弈模型。  相似文献   

8.
创新网络成员知识共享演化博弈仿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员之间有效的知识共享是创新网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将网络成员知识共享的策略分为"共享"、"不共享"和"回敬"三类,依据演化博弈理论建立成员之问的知识共享博弈模型,运用Netlogo平台构建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收益值情况下知识共享博弈达到的演化均衡状态,为创新网络成员知识共享的策略选择和行为治理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提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网络结构及其演化模型并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通过网络分析工具对模拟案例网络提出优化策略,体现了从网络视角分析知识转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团队成员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团队合作日益成为组织中流行的工作方式,而团队成员的知识共享被视为充分发挥团队效能的关键.基于个体有限理性,构建了一个团队成员知识共享进化博弈模型,运用"复制动态"机制模拟博弈策略的学习与调整过程,简要分析了影响团队成员知识共享水平的因素,讨论了研究结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以及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徐刚  张惠霞  范群林 《现代情报》2015,35(12):11-16
知识转移对文化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有效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冲突视角研究文化科技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演化问题,构建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知识转移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参数变化对文化科技企业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冲突、知识冲突、知识转移量、惩罚额度等因素对文化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动态演化路径及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最后使用软件Matlab,检验文化和科技企业知识转移在不同收益环境下策略方案的选择和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姜凤珍  张洁  杨倩  程灏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2):190-195
探讨员工知识隐藏的策略选择问题,以前景理论价值函数取代传统支付矩阵中不确定的损益值,构建博弈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员工双方都可以达到知识共享这一最优演化状态:一是员工双方都选择知识共享状态时的获得感大于单个员工选择知识共享状态时的获得感,二是知识被共享者对知识共享者的回报大于其付出的成本;(2)若上述任意一个条件不成立,需要额外的附加条件方可达到最优演化状态,可通过采取使得感知差值小于回馈与成本差值这一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创造的知识联盟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过程的分析,构造了一个知识联盟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其吸收能力和知识透明程度对参与组织决策和利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隐性知识流转网成员相互依存、彼此合作,构成复杂的共生生态系统,研究为隐性知识流转网形成健康、稳定的成员共生关系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运用种群生态学的共生理论分析了成员间的合作共生关系和共生模式,运用Logistic模型描述了成员知识量的增长规律和演化过程,推演了演化均衡点和稳定条件,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互惠共生是成员合作的最优模式,成员共生演化稳定状态的知识量与成员共生系数和最大知识规模相关,知识自然增长率和初始知识规模影响成员知识增长速度和路径。成员共生系数受到合作效应和竞争效应两方面的影响,成员的知识贡献程度、价值共创水平及知识还原程度对成员双方共生演化稳定状态的知识量有积极正向作用,竞争因素抑制了成员知识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企业战略联盟中的知识转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培友  靖继鹏 《情报科学》2006,24(5):758-761,766
本文论述了企业联盟从产品联盟到知识联盟的演进,提出知识转移是企业联盟成功的关键。讨论了不同的知识类型和企业联盟形式的关系。通过对知识转移一般过程和影响转移因素的分析,文章提出企业联盟知识转移的关键是建立知识转移的情境,并从战略、组织、文化三个维度分析了知识转移情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从员工知识网络的角度研究知识型员工的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亮  陈忠  韩丽川  郭浩  朱音 《情报科学》2008,26(2):214-217
从企业员工知识网络的角度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细分,并分别阐述了不同知识型员工的特性及其对企业知识网络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提升企业员工知识网络的鲁棒性和知识传导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共享行为演化博弈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长利  周剑  兰鹰 《情报杂志》2012,(3):138-144
为了研究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共享行为,在分析成员企业不同选择策略收益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变途径进行了探讨。根据成员企业收益的不同,博弈共有四种情形,而最终的知识共享稳定策略只有两种。研究发现:降低共享成本与风险、提升知识吸收能力与合作效应、加大知识投入量以及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促进供应链成员企业知识共享,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电信价值网络中企业间知识转移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艳秋  孙立宏  孙梦瑶 《情报科学》2012,(4):595-598,603
研究电信价值网络中电信运营商及其他成员之间知识转移的形态。通过博弈论分析,认为电信价值网络不同企业间知识转移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博弈,每个企业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倾向于选择知识转移能力较强的知识转移合作伙伴。其中电信运营商知识转移的努力越大,则可以引导其他电信价值网络成员更加积极地进行知识转移,从而带来价值网络知识转移的更好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