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个"差生"辍学也许算不上什么新鲜的故事,但是,他那句绝望的呐喊--"你就把我当道错题叉叉了吧!"--多么让人揪心和惊惧!一个在"教育"面前丧失了自我价值感的孩子,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还能找回自己的价值么?  相似文献   

2.
问题引出:三个实例 实例一:2006年12月,某城市一位中学政治课教师以"诚信"为主题进行思想品德示范课教学.该教师首先从字形--"人言为'信'"出发讲起,然后举例论证诚信之"品德"的重要性:一个准备考研的医科大学学生签定了一份骨髓自愿捐赠书,但就在他将要考研之际,医院通知他立即赶往某城市为病人进行骨髓捐赠,因为他是惟一符合该患者骨髓移植条件而可能挽救其生命的人.那么,此时他面临着"去"与"不去"的两难抉择.如果选择去,那他便是一个"诚实守信"之人,但因此却要放弃考研而耽误自己的前程,难以改变自身贫穷的家境;如果作出相反的选择,他虽是一个"言而无信"之人,但却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此时老师让同学们讨论:"他应该如何选择?"全班仅有一人选择放弃"诺言".)当然,故事中的大学生选择了前者,并因此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对象和表彰的模范,某甲等医院也因此破格免试录用他为该院医生.最后教师得出如下结论:该大学生考研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进甲等医院吗?现在他因为讲诚信,不用考试也获得了这份工作.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讲诚信.  相似文献   

3.
问题引出:三个实例 实例一:2006年12月,某城市一位中学政治课教师以"诚信"为主题进行思想品德示范课教学.该教师首先从字形--"人言为'信'"出发讲起,然后举例论证诚信之"品德"的重要性:一个准备考研的医科大学学生签定了一份骨髓自愿捐赠书,但就在他将要考研之际,医院通知他立即赶往某城市为病人进行骨髓捐赠,因为他是惟一符合该患者骨髓移植条件而可能挽救其生命的人.那么,此时他面临着"去"与"不去"的两难抉择.如果选择去,那他便是一个"诚实守信"之人,但因此却要放弃考研而耽误自己的前程,难以改变自身贫穷的家境;如果作出相反的选择,他虽是一个"言而无信"之人,但却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此时老师让同学们讨论:"他应该如何选择?"全班仅有一人选择放弃"诺言".)当然,故事中的大学生选择了前者,并因此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对象和表彰的模范,某甲等医院也因此破格免试录用他为该院医生.最后教师得出如下结论:该大学生考研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进甲等医院吗?现在他因为讲诚信,不用考试也获得了这份工作.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讲诚信.  相似文献   

4.
爱心教育可能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频率较高的名词,那么,爱心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是否就是简单地视为爱学生? 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下什么是爱心教育.从真正而全面的角度观察,爱心教育可能不仅仅指教师对学生的爱,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回报爱--爱亲人、爱身边每一个人;爱生命、爱大自然、爱自己生存的环境.这样就把爱心教育界定得更广泛、更深入.  相似文献   

5.
"忍"的诠释     
我算是白活到今天,都长这 么大了,还不明白什么叫"忍"。 作为学生的我,只好请教老师。 语文老师说:"对于聪明人 来说,'忍'可能是'忍辱负 重'。而对于一个胆怯的人,则 是'忍气吞声';到了一定限度, 他会'忍无可忍'。"  相似文献   

6.
当学生们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他听 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有个同学接口说:"是形容一个人老呗!"其他的同学听了,好像有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前两天,我让同学们写了"猜猜他是谁"--描写人物外貌,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而且写得很成功。这次,何不用这个成语再来练习描写人物的外貌呢?于是,我没急着解释这个成语,而是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这一问又掀起了议论高潮。  相似文献   

7.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生命之灯也许今天、也许明天就会熄灭的时候,他是否依然镇定,是否依然狂热地追求生命的价值?!也许绝大多数人不能做到,但是,贵州省兴义一中年轻的音乐女教师谭爱华却做到了,而且做得那么从容、乐观、豁达。1996年,事业蒸蒸日上的谭爱华被确诊患上了癌症,生命从最辉煌的时节跌进了最灰暗的时刻,可是她坚强而乐观地紧急提速生命价值!8年来,她共做了6次痛彻骨髓的手术,她在默默和死神进行的决斗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目标——她辅导的学生获得的奖项多达100多个,2001年她被评为黔西…  相似文献   

8.
"五一"刚过,一个新的病毒--"震荡波"就开始在互联网肆虐。该病毒利用Windows平台的漏洞进行传播,"中招"后的计算机系统会自动攻击其它网上的用户,可造成机器运行缓慢、网络堵塞,并让系统不停地进行倒计时重启……那么,这次混乱是谁造成的呢? 说起来大家可能不会相信,德国警方认为一名年仅18岁的电脑天才少年是涉嫌编写"震荡波"病毒的嫌疑犯。警察局发言人弗兰克说:"我们确信他就是'震荡波'病毒的制造者,因为微软公  相似文献   

9.
中华全国总工会今年评出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有4名私营企业负责人,这是私营企业主首次获得这个奖项.为此,盛大林先生在4月22日的<中国青年报>上的"青年话题"版著文认为"这个突破为‘劳动者'正了名",他的理由是:"‘劳动者'就是以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是否为‘劳动者',本来与劳动岗位和单位的性质没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0.
青蛙警长刚进办公室,一只蜻蜓就飞进来说:"报告!我抓来一个小坏蛋!" "小坏蛋?"青蛙警长说,"叫什么名字?" "他的名字我也不清楚,只听大家叫他'蚜虫婆婆'." "蚜虫婆婆?没听说过,快带上来看看."警长连忙说. 当蜻蜓把小坏蛋带出来,警长就说:"什么蚜虫婆婆,这是瓢虫的幼虫呀."  相似文献   

11.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摘自<左传·宣公二年>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脍炙人口的佳句,是鲁迅先生崇高精神的写照,也是他伟大人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正什么是令年轻人的生命和生活提升,且硕大丰美的砧木呢?也许是《论语》,也许是《列子》,也许是诗词,也许是古希腊悲剧,也许是韩、柳、欧、苏的文章,也许是所罗门王的《箴言》……一个人活一辈子,总要来想想和农业有关的事,因为这是人类非有不可的重要事项。所以有一天,我给一位在宜兰的农人打了个电话,去询问有关农艺的事。他原是上班族,也就是俗话说的"吹冷气的"那种人。几年前,他毅然决定回故乡务农,和妻子二人从头开始,向土地求取可以生存的恩惠。他决定种"小种西红柿",这是当地在五十年前就努力开发的品种,到了他的农园里,因土地肥沃、气候相宜,  相似文献   

13.
一、"人"是什么? "人"是什么?这一个古老而崭新的命题,斯芬克斯最为得意的一个谜语是:"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当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间用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生物.脚最多的时间,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俄狄浦斯一字中底,谜底是"人".因为人在生命的早晨还是孩子,用手脚爬行,到了迟暮老年,他柱着拐杖,作为三只脚.所谓得意,仅就谜语所包含的人的形体而言罢了,与我们探讨的命题究竟无大深意.但是,斯芬克斯之谜和写在太阳神阿波罗神殿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倒是补足某种思想"忘却"的警策之辞.  相似文献   

14.
<正>你有没有想过,跟人相处的时候,你能为别人的生命带来一点儿什么东西?不一定是实质的东西,但可能别人跟你在一起的时候,会觉得很舒服。或是跟你谈一谈心,心结就解开了,或是在你身上看到一些他没有的特质,能够鼓舞他。这些就是我说的"做别人生命中的加号"。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交往是有所图的,那人家图你什么?比如说我们家阿姨,她来我家工作,我除了付她薪水之外,还能给她带来什么东西?因为我付这份薪水,别人也可以付同样多,为什么她会选择我而不是别人?我为她的生命中加了什么东西?从这个观点看,每一个跟我来往的人,我都希望,我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加号,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速度快 呗。没错,在咱们这个时代,什么东西都在提速。 包括富翁成长的速度。 陈天桥就是信息时代培养出来的又一个亿万富豪。 "2004年胡润中国百富榜"上,陈天桥以88亿(人民币)的资产名列第二。 让人发晕的是。陈天桥的年龄--31岁,离大学毕业不到10年,创业时间不过短短5年! 听起来跟天方夜谭一样,但事实上却是真的。  相似文献   

16.
"○"--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你也许会说,它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圆圈罢了。NO!NO!它可是我最喜欢的呼啦圈也!你也许更想不到,我这个胖墩墩、圆溜溜的小女孩,一不小心还得了个全校的呼啦圈冠军呢!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案例:教学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老树的故事》一课,因为不少字都是以前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听读、自读之后,我就说:有的同学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能不能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有位同学在教大家"礼服"两个字时,边比划边说:"大家看嘛,'礼'这半边把'电视'的'视'那一半换成这样,好像一个人在行礼呢。'服'是'月字旁'跟人的身体有关系,这半边(指着右边)就像衣服挂在挂钩上。"真是匪夷所思!我马上表扬他:"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这样的好方法,老师还没想到呢!"其他孩子听了也都笑了,接下来跟小老师起劲地读着。远比教师领读时认真多了!在小老师的启发下,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也随  相似文献   

18.
一位班主任了解到班上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居然偷了同宿舍同学的踱金钢笔时,便在班会上妙用"那个"--"今天咱班202宿舍少了一支'那个',我感到很'那个',我本想点名批评他,可是考虑他一向是个听话的好学生,所以我就不在班上'那个'了,希望课后他把'那个'还给人家,如果他不'那个'的话,我也就不'那个'了."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在深圳作演讲,提到当代中国人最缺乏的精神就是"侠义"两字,他还举了一个例子以资佐证--当今社会,比如看到一个流氓在欺负一个姑娘,能够出手相助的有几人?毕竟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大侠"开口闭口都是"侠义",仿佛只要每一位中国人都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坏人一现身,百姓群起而攻之,坏人没有藏身之所,天下也就太平了。  相似文献   

20.
生命与名利     
有些哲学家将"人"定义为"社会性的动物"。既然是"动物",自然就离不开生活的必需品;既然属于"社会性"的,自然就不可能无视他人对自身的正反评价。于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财富才有幸福",被许多人当作理所当然的铁律,"人留名,树留影","人生在世只图名",名声也被夸大为生命的终极目的。大家在滚滚红尘中钻营争夺,很少有闲暇冷静地想一想: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个更亲切?生命和财富相比哪一个更重要?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样更有害?汉语中"声价"一词大概是由"名声"与"价值"或"价格"集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