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导入新课:放投影片《世界地图》]师:上课。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幅(学生回答)《世界地图》。从这幅地图上我们看到,地球上大陆间相互联接的是哪几个洲?生:亚洲、欧洲和非洲。师:很对,历史上把这块欧、亚、非相联接的陆地,称之谓“旧大陆”。那么,中国在这块旧大陆的什么地理位置?(哪个洲)生:亚洲的东部。  相似文献   

2.
[课例]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课文《第一场雪》第二课时最后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古往今来,咏雪的诗词佳句很多,你们读过哪些?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写雪大)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导入设计] 师:小朋友,今天我带了一些实物图片,想看吗? 生:想. 师:待会儿,你们看到什么图片,就大声地说出它的名称,好吗? 生:好.  相似文献   

4.
教学案例:圆柱的认识 [教学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所带的圆柱体的物体,闭上眼睛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光光的,滑滑的。 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上下是圆圆的、左右是弯曲的。 师:能不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一个学生举起圆柱体的物体,将上下两个面指给大家看)  相似文献   

5.
[片段] 师:问大家几个问题:卖鱼的人叫什么名字? 生:文中没介绍. 师:多大年龄? 生:文中没介绍. 师:长什么样? 生:文中也没有介绍. 师:性格特点、爱好等,什么都不知道,就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卖鱼的人.(在课题周围画上许多小问号)大家看第2自然段,谁来读一读.(指学生读,评价) 师:这一段有几句话?你看一看哪些地方奇怪?平日我们是怎样的.而卖鱼的人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玩过“七巧板”吗?生:玩过。师:那你们看,这是一副“七巧板”吗?生:不是。师:为什么?生:因为它只有六个图形组成,所以它不是“七巧板”。师:那我们就把它叫做“六巧板”。  相似文献   

7.
(课前准备好小黑板、画像、幻灯、地球仪等) (上课)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43页,准备好笔记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隋唐时期的文化[板书:第四章课题]。哪位同学来说说隋唐时期的起止年代?(学生举手) 生:581年—907年。师:(板书:581年—907年]这段历史共多少年? 生:36年。师”对!隋唐这300多年的历史,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而且在世界古代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大家还记得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什么时期? 生:(齐声)繁荣时期。师:所以,隋唐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  相似文献   

8.
片断[学生初步认识21。]师:你们能用手上的纸折出12吗?折好的同学请贴到黑板上。[生A、生B折了41,也跑了上来。教师及时发现了问题。]师:嗯,折得多好。把你们折好的纸贴到最高处。[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到两张平均分成4份的纸片上。]师:(指黑板)这表示什么?生:(齐答)41。师:41表示什么?生:把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41。师:再加一份呢?生:就是42。师:你们有什么发现?生:41+14=42。生:这样的3份是34,4份是44。师:你们真棒。老师要求折12,他们却折成了14,你们怎么看?[学生纷纷发表看法:“他们没听清老师的要求。”“他们挺聪明。”……]师…  相似文献   

9.
[案例]苏教版第十一册《山谷中的谜底》让学生用猜谜的形式乐读与激读,找到课文中的谜面和谜底后。师趁热打铁:谜面与谜底我们都知道了,课文也该结束了,行不行?生大声说:还不行!师微笑:哪我们还应该解决什么?把你想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生:谁发现的,怎样发现的?生;故事给了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 师:请同学们看这样的一个问题:一个四边形的桌面,用锯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生:(不经过四边形的顶点)锯掉一个角还剩五个角.  相似文献   

11.
善待质疑     
[教例]《称象》师: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练说曹冲称象的方法。生:老师,这幅图画画错了。师:(大吃一惊)哦,请你说说看。生:曹操怎么比大象还高呢? 师:说说理由。生:课文中说大象“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说明大象很大很大。书上这幅图曹操看起来却比大象还要高,应该画得小一点,才能对。  相似文献   

12.
<正>[例]人教版第十一册《邱少云》第一课时教学片段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你能为课文提些什么问题?(沉默片刻,一生举手)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师:还能提一些更有新意的问题吗?(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学生面面相觑)师:请大家在学习小组里共同讨论、交流,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十分钟后,十多位学生举手)生A:整个部队都纹丝不动,为什么"我"扭头看了一眼?师: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老师佩服你!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能在纸上画一个大于0°、小于180°的角吗? 生:能! 师:那么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画得又好又快?  相似文献   

14.
[案例]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0页~12页主题图、例1。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星期天许多小朋友也来到了公园(用课件显示情境图)。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一)观察情景1。 师:根据买气球的情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很多问题,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还  相似文献   

15.
[教例]人教版第九册《林海》师:大家读得很有感情,老师也想读一读。听的时候,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配上悠扬的音乐,师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生闭上眼睛欣赏,想像。)生1:我好像看到了一碧千里的林海。生2:我好像闻到了森林里空气的清香,好舒服呀!生3:我好像看到了一幅迷人的画卷,浓绿、翠绿、墨绿……互相辉映,比大海还要美丽。师:大家的想像好丰富。谁来结合自己的感受,把黑板上的板书补充完整?[出示板书:林海—()—()—()]生4:林海辽阔无边!师:你说得真准。确实,林海一碧千里,无边无际。把“辽阔”这个词写在黑板…  相似文献   

16.
用好教材片断一师:叮叮和当当在一次郊游中遇到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媒体出示课本主题情境图)师:谁能帮他们把东西分一分?4个苹果怎么分?生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他们每人分到2个苹果。(媒体演示分的过程)师:2瓶水呢?(生答略)师:每样东西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生:平均分。师:可是蛋糕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2个同学吗?(生:能)每人分得多少?生2:每人分得蛋糕的一半。师:是这样分吗?(媒体演示)蛋糕的一半是多少?(生答略)师: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蛋糕的一半,可是这一半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学生交…  相似文献   

17.
细节 回 放 : 师 :打 开 书 的 第 1页 看 书 上 的 图 ,图 上 有 什么 人 ?举 手 说。 生:有 老师 ,还 有 好 多同 学 。 师:他 们在 干 什 么? 生:在 课堂 听 课 。 生:在 举手 回 答 老师 的 问 题。 师 :是 的 ,他 们 在 认 真 听 讲 。是 听 谁说 ? 生:老 师。 师:对 。那 “倾 听”是什 么 意 思? 生:轻 轻地 听 。 (其 他 学生 笑 了 ,生 赶紧 捂 住 嘴) 生:细 细地 听 。 生:竖 起耳 朵 听 。 师:听 老师 说 什 么? 生:讲 课。 师:还 听老 师 说 什么 ? 生:听 老师 说 知 识。 生:听 老师 说 笔 顺。 师:还 要听 …  相似文献   

18.
[片段一]生:五壮士就这样死了吗?师:你们还知道什么?(生摇摇头)师:五壮士跳下悬崖后,马宝玉、胡福才、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挂在半山腰的树枝上幸存下来,  相似文献   

19.
[教学情境1]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动物学校.看--小动物们正在干什么呢?(出示动物做操图) 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做操呢! 师:对啊,它们的队伍排得很整齐.哪里是第一排呢?第一排又是哪些小动物呢?(屏幕闪动第1排小动物)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圆柱体积计算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引入新课师:关于圆柱体积公式,你掌握了什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