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惠 《安顺学院学报》2012,(1):24-26,82
文章从陈寅恪先生的《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入手,引出对儒佛伦理观的冲突分析。作者通过对儒佛思想的不断融合,不断中国化的探讨,概括出儒佛思想在相互吸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重视人生问题、明晰善恶观念、凸显孝道思想、调和政治伦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他们之间只有无止无尽的争吵。他们争吵的话题永远是一个,都是关于经济的问题。他们吵架时某方说“又不是我个人的女儿,你凭什么全摊在我身上……”“摊”,这个字像极了一把泛着凶光的刀子,插在了我心上。终于有一件值得我高兴的事了,他选择去外地发展。我在地图上找他将要去的城市,很远。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的同学们真是太幸福了,当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来到乌鲁木齐时,他们学校的老师没有借口学习忙而阻挠他们观看,不但组织同学们观看,而且为他们购买了原著,并组织他们开座谈会,相互交流彼此的看法。闻听此事,笨笨兔急忙跨上他的宝骑胡萝卜扫帚,飞向实验学校,来到小溪流电视台,去听听同学们对哈利·波特的印象如何。  相似文献   

4.
扬·勃鲁盖尔(1538~1625)是尼兰德的画家。当时荷兰的北方与佛兰德斯(今法国西北部和比利时西部)统称尼兰德。扬·勃鲁盖尔擅长画静物花卉,《瓷瓶花束》就是他的一幅代表作。画中的花卉色彩缤纷艳  相似文献   

5.
我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会在一起,印象中关于他们的只有无尽的争吵和一屋的狼藉。他们像仇人一样相互憎恨,见了面就是打架,我只能蜷缩在角落里,恐惧地看着这一切。我试图去找他们爱过的痕迹,哪怕一点点也好,可没找到。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曾言:“教育是立国的根本。”“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教育好比是火,火到的地方,必使这地方感受他的热,热到极点,便要起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育有这样的力量。”幼儿从人园那天起,就是儿童社会的一员,参加了集体生活,其中幼儿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在显现出活泼的个性。幼儿间发生争吵是正常现象。幼儿一旦争吵,教师不应简单制止,而从争吵、纠纷中让幼儿明白是非,同时对其中某些方面引导他们提高认识,提高他们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7.
父亲与争吵的儿子们 有个父亲的儿子们常常互相争斗不休。他多次语重心长地劝说他们,尽管他苦口婆心。仍无济于事。他认为应该用事实来教育他们,便叫儿子们去拿一捆木棒来。  相似文献   

8.
《争吵》(小语第八册)一文节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全文共14个自然段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四段。文章主要是通过写同学之间的一件小事而发生争吵 ,事后又后悔 ,又相互承认了错误 ,最终言归于好的事 ,表现了他们知错就改的优良品质。在教本文最后一段 ,父亲对“我”教育时 ,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 :“老师 ,最后一段可以不要 ,更不用讲了 ,纯属画蛇添足。”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发难” ,我当时的确有点不知所措 ,但很快又镇定下来。我向那位提问题的同学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请他坐下 ,然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谁最伟大?     
子鱼 《小火炬》2013,(3):2-3
天神来到狗的国度,遇到一群狗在争吵,争吵谁才是伟大的狗。他们见天神来到,刚好请他来评选。 天神摸摸胡子:“说说你们伟大的事迹吧!” “我是救难犬,当发生大灾难的时候,我能将受困的人从石头堆里找出来。再危险的灾区我都不怕。”救难犬得意扬扬地说。  相似文献   

10.
沙子和石头     
有个故事说,两个朋友穿越沙漠。在途中,他们发生了争吵,其中一个打了另一个一记耳光。那个挨打的受了伤,但他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在沙子上写道:“今天我最要好的  相似文献   

11.
改论文     
著名科学家哥尔多尼晚年时,出版社决定出版他的全集.在对哥尔多尼的论文进行校对的时候,几个编辑对一篇论文中的几个地方怎么也看不懂,他们只好将那篇论文送给哥尔多尼,请他自己修改校订.  相似文献   

12.
幼儿与同伴相互交往中,常常会为了一本书、一把椅子、一块积木等诸如此类的小事而发生大声争辩、物品争夺、身体攻击等争吵行为。争吵历来不被社会认可,幼儿争吵,同样被视为一种影响友好关系,不利幼儿身心发展的有害交往方式。为此,不少教师对班内幼儿争吵现象十分烦心,她们一怕影响班级正常秩序,二怕影响幼儿品德发展,当然也担心领导据此怀疑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所以幼儿一旦争吵教师们就会采取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13.
颐玉 《八小时以外》2010,(10):90-91
伤情的爱可自行了断,不好的婚姻大多选择相互纠结。八年的婚史足足争吵了五年。她常说:真是报应!那么绝情地抛弃相恋多年的男友改道与他交往,除了长相合平要求,更大的原因是在探听到他的家世比较丰厚后作出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沙子和石头     
有一个故事话说两个朋友在沙漠中穿行。在行进过程中,他们争吵起来,一个朋友掴了另一个一耳光。被打的这个人很受伤,但一声不吭地在沙子上写道:“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找到了一片绿洲,在那里他们决定洗个澡。被打的那个人陷在泥里开始往下沉,不过他的朋友救了  相似文献   

15.
《黑客帝国》The Matrix影视圈  黑客任务是什么》只有一群人数稀少的十斗士知道,可是却没有人会相信他们的说法,未来只是幻觉,现实是最可怕的梦魇。若诺·李维斯和罗伦斯费许领衔主演了这部华纳年度科幻动作大片。强大的阵容包括好莱坞顶尖制片乔西佛,及编导赖瑞和安迪毕·卓斯基兄弟。  基诺·李维斯在片中饰演了一名22世纪的电脑黑客,使用的电脑代号是尼欧,他总觉得世界一切都不对劲,但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梦中,在电脑中常有个声音跟他说话,让他的生活似梦非梦,也让他混淆真实与梦境的界限。在崔妮蒂(凯莉…  相似文献   

16.
分工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看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佛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  相似文献   

17.
1994年,布特贝夫妇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妻子爱慕虚荣,总嫌丈夫布特贝挣钱少,争吵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一次争吵过后,布特贝到酒馆喝闷酒,顺路花20马克买了一注彩票。他没想到,这注彩票竟中了800万马克的大奖。这下,布特贝可扬眉吐气了,妻子当然也欣喜若狂。消息传开,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前来道喜,获奖当天,夫妇俩就发出200万马克的红包。  相似文献   

18.
一捆树枝     
《中学生英语》2009,(11):7-7
有一个人有四个儿子,但儿子们却经常争吵。他很担心他们。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儿子们明白团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工作中,经常看到幼儿为了争抢一件玩具或者在游戏中争一个角色而发生争吵。在我们看来,这种争吵并不是一件坏事,其中蕴涵着许多积极意义。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也有益于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一、幼儿之间的争吵能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现在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通常处于特殊的地位。父母的过分呵护甚至是溺爱抑制了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幼儿逐步形成了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性格。当来到幼儿园,幼儿原有的待人方式受挫,不善于理解别人,也不会主动关心别人,这样就很容易与同伴发生争吵。在争吵过程中,他们会逐渐…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孩子,在他七岁那年,他和养母一起去镇上请医生给养父看病。大夫嫌他们没银子,不仅没有答应他们的哀求,而且在争吵中无意使养母摔倒。于是,怀恨在心的孩子便偷来一把尖刀,夜里悄悄从狗洞爬进大夫的院里,将大夫杀了。二十多年后的某一天,已经成为天下第一大帮派首领的这个孩子,在杏子林丐帮大会中,凭自己的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