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廿二史札记》为清代史学大家赵翼的读史笔记,亦是一部有名的乾嘉历史考据学著作.然则《札记》并非一般性质的考据史,而是将历史考据与史学评论有机结合.《札记》中,有证有论,考证史料,评论史学之优劣得失;考据史实,议论治乱兴衰之经验教训.考证之中不乏立论,议论之基在于考证,证与论的有机结合,使得这部札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特殊的创作背景下,《札记》中评书、知人、论事具体体现了赵翼的“证”与“论”,也由此角度去看该书的地位、影响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于1728年所著《汉语札记》是目前已知最早对汉语文言虚词"而"进行语法描写的著作。该书比较全面地对"而"的词性、语法意义、两端意义关系以及常用组合进行了描写。研究表明,《札记》很有可能参考过元代卢以纬《语助》和清代袁仁林《虚字说》,是西方语言学素养与汉语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3.
清人刘淇首言“自”有无义的助词用法.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开明文言读本.导言》也说,“自”字用法之一是:“附在‘故’‘正’‘终’‘犹’等副词后,本身无显明意义".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批学者对此问题继作扩大和深人的讨论,意见虽不完全统一,却也十分接近而实际上可以统一一种是认同“语助词”之说.如蒋绍愚先生.他是首先详作讨论的,先后有《唐诗词语札记》,《杜诗词语札记》、《唐诗语言研究》等论著.又如张永言先生主编《世说新语词典《言“助词.无实义”.一种是王(?)先生《诗词曲语辞例释》所言:“自,词缀,多缀于单音副词之  相似文献   

4.
卜庆华同志的《郭沫若研究札记》(以下简称《札记》)最近已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它在郭沫若研究中可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不仅是作者采取了札记的方式,囊括了他多年来对郭沫若哲学、史学、文学、社会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教育思想、治学经验等多方面的著述和思想的研究,涉及面广;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质疑之处和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作出了审慎的考订,体现了作者学术研究的造诣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卜庆华同志的《郭沫若研究札记》(以下简称《札记》)最近已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它在郭沫若研究中可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不仅是作者采取了札记的方式,囊括了他多年来对郭沫若哲学、史学、文学、社会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教育思想、治学经验等多方面的著述和思想的研究,涉及面广;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质疑之处和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作出了审慎的考订,体现了作者学术研究的造诣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1.养成通过写札记来记录读书治学体会的习惯;2.养成通过写随笔来表现见闻感悟的习惯;3.锻炼平实叙说、真切描写、诚挚抒情、思辨说理的语言。1.札记之“记”。从文体特性来看,写札记关键在于做好一个“记”字。张中行先生在《作文杂谈》中说:“札记的内容,最常见的是记‘所读’,或记‘所思’,或记所读和所思的混合。”高中生写札记,主要应着眼于写好积累型和联想发现型两类。积累型札记源于阅读,实际就是对所读内容作概括或摘录。联想发现型的读书札记又可分为两类。其一记治学所得。学而有所知,有所知则有所悟,甚至有所探寻与质疑;缘此出发…  相似文献   

7.
张沛林 《文教资料》2010,(36):18-21
《释诂》是《尔雅》中较重要的一篇,历代注解较多。本文采用札记形式,对《尔雅·释诂》篇中有疑义的部分,结合历代代表性注解进行补充、考证,或提出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8.
对“定势”的解释有多种,我们可以用刘永济先生的话来概括“体势之义,说者纷纭”(《<文心雕龙>校释·定势释义》)。黄侃先生认为“势”是“法度”(《文心雕龙札记》);范文澜先生认为是“标准”(《文心雕龙注》);罗根泽先生认为是“修辞”(《中国文学批评史》);陆侃如先生认为是“气势、局势”(《刘勰和文心雕龙》);周振甫先生认为是“趋势、趋向”(《文心雕龙注释》)。笔者认为,“势”还是指文体的风格来得贴切。如果说《文心雕龙·体性》篇是刘勰从作家个性、才情的“异”探讨风格的“异”,则《文心雕龙·定势》篇则是从文体的“异”探讨风格的“异”,可以说各有侧重,从共同探讨文学风格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这两篇看成是姐妹篇。  相似文献   

9.
《汉书·陈胜传》围绕着文字考据、史实征订、人物称呼等方面对《史记·陈涉世家》进行了诸多删改。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对班固的"剪裁"多有论述,并提到了二书对陈胜称呼的差异,对《史记》的"世家"之体也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0.
《史记·高祖本纪》疑诂张家英近年研读《史记》,时有所疑,间作札记;复不自量力,思为之解诂.传世最早之《史记》训释文字,为裴《集解》、司马贞《索隐》与张守节《正义》,三者合称“三家注”,附见于通行之全本《史记》;其收集资料之较全者,则为日人泷川资言之《...  相似文献   

11.
札记以简短随意的方式记录读书摘要和心得体会,最能体现传统学人"熟读精思"的读书习惯,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体。钱锺书的《管锥编》即是依照札记体例完成的一部著述,其札记体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从渊源上说,它是在钱锺书读书笔记基础上的延展、充实与发挥,由私人的读书笔记转化为公众的阅读资料;二是从成书上看,其功能、内容、编目均带有鲜明的札记体特点。分析与思考《管锥编》的文体特征,对于今天反思中国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笔者查阅过大陆出的三种“金瓶梅词典”:王利器主编的《金瓶梅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以下简称“王著”),白维国《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1991年3月,以下简称“白著”),李申《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3月,以下简称“李著”),写了《读“金瓶梅词典”札记》一文(载《语言研究》1994年2期),意犹未尽,再作续记.  相似文献   

13.
几年前,读过耿申的《教育研究札记》(以下简称《札记》),被其在繁忙的科研管理工作中边学习、边研究、边写作的精神所感动,也十分钦佩其集腋成裘的韧性。与这一部《札记》不同的是,《教育使命感悟》(以下简称《感悟》)读起来内容显得更系  相似文献   

14.
邓拓的《燕山夜话》及其同仁的《三家村札记》,连同吴晗的历史剧《海瑞罢官》,应该从政治及纯学术两个层面或向度予以客观剖视。实质上是作为官员的邓拓,与普通正直的知识分子在人文情怀上具有相通的命脉;他们将“五四”以来所形成和流传的科学民主的现代观念,以及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感时忧国的道德自律,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精神,使其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15.
王昌龄的《出塞》诗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课本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的注释取清代学者阎若璩《潜邱札记》的说法,以为“龙城,指卢龙镇(在现在河北省)。飞将,汉代李广曾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称他为‘飞将军’,不敢骚扰他守卫的地方。”此说多不妥贴。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由顾颉刚先生领衔点校,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史记》版本。然因时代条件的局限,本书校勘仍存在不少问题。就《乐书》而言,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当改未改;张文虎《札记》成果吸收不充分;改动底本,但未标示校改符号;排印致误。  相似文献   

17.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视布于麻,虽云未贵,杼轴献功,焕然乃珍。”这段话究竟是针对什么而言的呢?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云:“杼轴献功,此言文贵修饰润色。拙辞孕巧义,修饰则  相似文献   

18.
“三礼”中的婚姻礼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重视礼治和礼教。上至国家大事,下至个人言行,都得讲究合乎“礼”。把礼制定成文,传说是从西周初年当政的周公开始的。但留传至今的《周礼》、《礼仪》,大约是出于战国时人的追记。西汉时候,有戴德、戴圣叔侄俩编纂古礼的解说集,戴德所编后称《大戴札记》,戴圣所编后称《小戴礼记》。《小戴礼记》就是后来通行的《礼记》;它与《周礼》《仪礼》一起曾被儒生们捧到“经”的地位,合  相似文献   

19.
《膏兰室札记》是章太炎先生早年在杭州诂经精舍求学时所作的读书札记。该书对传统古籍中的部分字词文义进行考释,见解独到。从校勘、注释两方面列举数例,阐述《膏兰室札记》在古籍整理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守望的距离》、《安静》、《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主要译作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周国平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他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自己“读书的癖好”,这对于目前中学生的阅读有着很好的借鉴和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