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林 《中学教育》2006,(4):60-61
印第安人来问他们的酋长,今年冬天冷不冷?酋长也吃不准,但也不好直说不知道,就说:“肯定很冷,大家要多准备过冬用的劈柴。”于是大家就都去准备劈柴。  相似文献   

2.
天气预报     
杨立志 《高中生》2010,(21):31-31
印第安人问他们的新酋长:"这个冬天会是寒冷的还是温暖的?"这位年轻的酋长从没学过祖先的本事,他只是吩咐他们去捡木柴。然后,他躲起来给国家气象局打电话。他问:"今年冬天的天气会不会很糟糕?""看上去是这样的。"他得到这么个答复。  相似文献   

3.
崔鹤同 《下一代》2009,(10):15-15
1831年,吉姆·克拉克·麦克斯伟出生于英国的爱丁堡。小时候的麦克斯伟很爱动脑筋,他一天有问不完的问题。见到高高的树木,他就问:“树木为什么总朝上呢?”见到空中的小鸟,他又会问:“小鸟为什么会飞呢?”阳光灿烂的日子他要问:“太阳为什么又升又落呢?”下雨天他想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呢?”他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相似文献   

4.
聪明的爸爸     
上午,王叔叔来到我家,问:“你家有电吗?”爸爸说:“没有。”我问王叔叔:“你家呢?”王叔叔说:“有。”然后他就走了。我感到奇怪,问爸爸:“为什么他家有电咱家没电呢?”爸爸说:“他家也没有电。”我接着问:“你怎么知道?”爸爸笑着说:“如果他家有电,他会来咱家问吗?”我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5.
周锐 《中文自修》2008,(2):61-64
曹操常会给他的谋士们出点题目,让他们做做头脑体操。比如,他会问:“蜀国的五虎将,他们各自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眼界     
有一位非洲酋长去英伦三岛观光,回去后,别人问那里的情形。酋长想了想,回答:“英国的人都说英语,连小孩子也在说。” 酋长说的并没有错,他所注意的只是这些,其他的或许忽略了。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教育》2007,(11):24-25
高效经理人遵循了以下八个习惯做法: 他们会问:“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他们会问:“什么事情是符合企业利益的?”他们制定行动计划。他们承担起决策的责任。他们承担起沟通的责任。他们更专注于机会而不是问题。他们召开富有成效的会议。他们在思考和说话时习惯用“我们”而非“我”。  相似文献   

8.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9.
眼界     
有一位非洲的酋长去英伦三岛观光,回来后,别人问那里的情形怎样,酋长想了想,回答:“那里的人都说英语,连小孩子也在说。”酋长说的并没有错,他所注意的只是这些,其他的或许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10.
大处精明     
蒋平 《老年教育》2006,(9):23-23
看过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位老人,有人问他:“如果生了病,你会去看医生吗?”老人回答说:“会的,因为医生在吃饭。”人们接着问他:“如果医生给你开了许多药,你会买吗?”老人回答说:“会的,因为药店老板也要吃饭。”人们再问他:“你会把这些药都吃人吗?”老人则说:“我会尽量扔掉它们,因为我要活命。”  相似文献   

11.
眼界     
有一位非洲的酋长去英伦三岛观光,回来后,别人问那里的情形怎样,酋长想了想,回答:“那里的人都说英语,连小孩子也在说。”酋长说得并没有错,他所注意的只是这些,其他的或许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12.
《成长》2006,(7):96-96
D编经常要去各处寻找各种幽默图片,一天,他找了很多关于食人族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孩被放到“锅里”煮。于是该编与某美女编辑有了如下的对话:“非洲食人族的酋长吃什么?”“人啊!”“如果有一天酋长病了,医生告诉他要吃素,他吃什么?”“植物人!”  相似文献   

13.
小笋子 《红领巾》2010,(4):14-15
一个家伙走在路上,他没有名字。 如果有人问:“你叫什么名字?”他就会反问一句:“你说呢?”  相似文献   

14.
一天,孙子用积木摆了一座如图1所示的“房子”。我问他:“积木是什么样子的呀?它们有几个?”他说:“方形的,三个;三角形的一个呀!”接着他告诉我,老师只问了他们每个积木的颜色和软硬。  相似文献   

15.
江珊 《课外阅读》2009,(16):6-6
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著名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一个内向胆小且学习基础薄弱的男孩。与他相处了大半学期,我从未见过他举手发言。问其缘由,他怯怯地说:“我怕说错了同学笑话我。”我问:“别的同学不也有说错的吗?有没有人笑话他们呢?”他羞涩地笑笑,沉默不语。“以后要大胆地举手发言哦!”他点点头。  相似文献   

17.
问题     
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著名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8.
小刺猬遇到不懂的事,总爱问个 “为什么”。 一天,他来到母鸡大妈家里,问: “大妈,鸟是什么样的?”母鸡大妈说:“会下蛋的就是鸟。” 小刺猬到河边沙滩去玩,见乌龟正在下蛋,它就糊涂了:乌龟会下蛋,可他不是鸟呀。 小麻雀飞过来,对小刺猬说:“会飞的才是鸟呀。”小蜜蜂听见了,嗡嗡地叫着:“我会飞,我是鸟吗?” 小刺猬连忙跑去问大白鹅,大白鹅告诉小刺猬:“身上长毛的才是鸟。” 顽皮的小猴子听了,嘻嘻笑着问:“我身上长毛,也是鸟吗?” “到底鸟是什么样的?”小刺猬去找老水牛爷爷问个明白。 “唔,你真是个小问号。…  相似文献   

19.
尹良香 《教育文汇》2010,(12):34-34
最近在一所小学听了一位老师讲孟浩然的《春晓》,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学生。 当课进行约20分钟后,任课老师问:“诗人一早起来,听到这美妙的鸟叫声,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两名同学一个说“高兴”,另一个说“快乐”。任课老师都作了肯定,并请他们带着这种心情将古诗读一遍。接着她又问:“诗人还会有其它的心情吗?”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2011,(3):28-30
一起听故事:有一天,我说:金蝉会脱壳,明珠擅脱身。有人天真地问:“明珠也是昆虫吗?”听到回答“不是”后;人家再问一声:“那是夜明珠吗?”不得不再次回答“是人”后,对方紧接着来了第三问:“那他是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