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新教育实验"被当下教育人士称为"三新鼎立"的基础教育改革工程。其中"新教育实验"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最高追求和努力方向,明确提出了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为行动途径的实验方案。如果从"习惯"的视野对其进行解读的话,这些行动的最终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为学生未来60年的发展打好底色。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要建设数码 社区在我们还没有提出新教育实验理论体系的时候,已经把数码社区作为当时的五个行动之一,也就是说,数码社区是我们一开始就十分看重的一大行动。为什么呢?因为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决定这个社会和影响这个社会进程的最重要因素是信息。《第三次浪潮》的作后来写过一本非常有影响的书Power Shift,翻译成中是《权利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教育现代化是现代教育的显著特征,而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是教育的信息化。信息技术的融入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仅会改变教育的形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我们教育的状态,甚至教育的本质。“突破校园围墙,营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开发教育资源,促进学习方式多样化”、“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是新教育实验的一项重大工程。网络给新教育目前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未来新教育实验的发展也必将得益于网络。本期栏目汇集了来自江苏、安徽、浙江的专业人士和校长在建设信息化校园方面的工作心得,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打造信息化校园,并取得了哪些经验与成绩,借此让更多的校长朋友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4.
4月8日~10日,国家十五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建设数码社区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新教育实验学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杨杰市长到会致辞,苏州市副市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作专题报告,南京大学桑新民教授、北师大陈丽教授分别作学术报告。4月9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领导、同仁参观了里华中心小学建设数码社区的现场,并参加了语文、英语、习作、科学、共创动画等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听取了我校电教室主任潘书平关于建设数码社区的介绍,观看了《追逐教育之梦——新教育实验在姜堰》专题片后,大家对我校以务实…  相似文献   

5.
教育现代化是现代教育的显著特征,而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是教育的信息化。信息技术的融入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仅会改变教育的形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我们教育的状态,甚至教育的本质。“突破校园围墙,营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开发教育资源,促进学习方式多样化”、“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是新教育实验的一项重大工程。网络给新教育目前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未来新教育实验的发展也必将得益于网络。本期栏目汇集了来自江苏、安徽、浙江的专业人士和校长在建设信息化校园方面的工作心得,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打造信息化校园,并取得了哪些经验与成绩,借此让更多的校长朋友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资源观"是指社区成员基于共同体的建构原则,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资源生成和运行机理。新资源观以选择自由(心灵契约、志趣相投)为基石,以共同学习(交往、互助)为路径,以生命成长(心灵安顿、自我超越)为价值取向,并且在教学方法上推动了"教"与"学"的有机融合。新资源观的提出,不仅有效破解传统社区教育资源匮乏的瓶颈,而且对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建设、丰富社区教育发展形态、变革社区教育方式和提升社区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现代化是现代教育的显著特征,而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是教育的信息化。信息技术的融入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仅会改变教育的形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我们教育的状态,甚至教育的本质。“突破校园围墙,营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开发教育资源,促进学习方式多样化”、“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是新教育实验的一项重大工程。网络给新教育目前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未来新教育实验的发展也必将得益于网络。本期栏目汇集了来自江苏、安徽、浙江的专业人士和校长在建设信息化校园方面的工作心得,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打造信息化校园,并取得了哪些经验与成绩,借此让更多的校长朋友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是创新社区教育载体,提升社区教育品质的重要举措,是社区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地方政府要有所作为,要将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当做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的惠民政策、以数字化促进现代化、促进终身学习、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行动。  相似文献   

9.
针对虚拟学习社区中成员间社会网络关系问题,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某虚拟学习社区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网络社区信息传播和个体行动者位置之间的关系,以期促进虚拟学习社区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智慧城市和智慧校园理念越来越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和学校建设的新目标。这一发展趋向为社区教育适应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拓展了“感知社区构建智慧生活”的创新空间。社区教育i-实验教学模式简称为“i-实验”,又称“建构智慧行动教学模式”,是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感知教育行动”。“i-实验”的指导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特色是“做中学”,实现路径为愉悦学习、行知互动、大家分享、成果测评。“i-实验”教学模式是政府支持下的公益性活动,在社区和办学单位的组织下,在多功能网络平台上,经过专家的指导,保证各项教学活动健康、持续地开展。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是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数字化学习社区的运用,为城乡社区教育的全面推广,在理念、手段与方式上赋予了全新内涵,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灵活、开放、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福建终身学习在线"运用现代互联信息技术,整合优质资源,探索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有力的学习支持与服务,使学习型社区建设更具生机与活力。未来的行动策略,将进一步走向完善学习网络、丰富学习资源、优化学习平台、贯通线上线下、培育专业队伍、完善机制保障等路径。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线专业学习社区支持下的校际协作是当前探索新教育理念和技术环境下教育系统改革与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成为教师们应对复杂教学问题和探索新技术方法应用进行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支持校际协作的国内外教师在线专业学习社区实践整体现状评述与典型案例分析,从促进知识转化、构建社会网络、支持组织与管理、搭建技术环境等四个方面探索建设此类社区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为同类社区的建设与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郑巍巍 《人民教育》2012,(18):47-49
一、创造另一个引力场:儿童动漫课程。儿童沉溺于网络和游戏,是当下教育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堵,不能绕,而是要"就势引导"。7年前,我们浙江省宁波淮河小学想到了数码艺术。数码艺术是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并以技术为核心的新艺术。开展数码艺术的学习既符合儿童兴趣发展的需要,又具有兴趣引导的重要作用。于是,我们提出了"数码校园"的建设目标,并启动实践"数码艺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和探索"。最初的教学是基础性的,内容以数码绘画、图片处理、电脑动画等为主,教学范围仅局限于学生社团、课外兴趣小组内。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进,社区教育的社会化推进工作成为社区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题中要义。本文从建立分权化治理模式、构建社会化行动网络、加强"四位一体"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督导评估机制等方面对社区教育的社会化推进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学习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社区教育微课程的热潮。微课程建设成为社区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层面广泛关注的新课题。基于概念辨析和基础理论分析,文章结合实践提出现阶段社区教育微课程建设在推进理念、建设主体、课程内容和学习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并从整体规划、完善保障、建设模式和探索研究四个方面初步尝试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社区教育微课程健康、有效发展,不断丰富社区教育学习资源、拓展社区教育学习方式,满足更广泛社区市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三、体验与实践:新教育实验在行动经过讨论、研究与探索,新教育实验可归纳为六大行动计划,即营造书香校园、同写教育笔记、聆听窗外声音、强化双语应用、建设数码社区、创设特色学校。1.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校园是上期提到的和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相扣的。2003年两会期间我代表新教育实验学校提交了一份提案:将9月25日作为我国的阅读节,这份提案受到了广泛关注。没有读书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没有老师但是不能没有书!新教育实验明确提出参加实验的所有师生在六年中必须读满一百本书。我们真的希望实验学校能够营造一个非…  相似文献   

17.
学习方式的变革,影响着人们的学习行为和效果。本文以建构主义情境学习理论为基础,从行动学习方式出发,探讨了其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针对我国社区教育在行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行动学习的方式培养成人终身学习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新教育实验是什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认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新时代,让教育走向幸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从“幸福”到“完整”,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教育不仅是为了生活、为了生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的重要形式。网络学习也逐渐成为社区教育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暴发后,网络学习成为居民终身学习,同时弥补传统线下社区学习的需求。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跨域合作,在理念和路径优化上为新时期社区教育发展找到一个突破点,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和社区治理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青羊区通过建立跨域合作架构、营造合作环境、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涵等方式推进社区教育的跨区域合作,不断创新社区教育实践方式,努力构建服务全面的终身体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石金涛 《考试周刊》2013,(20):168-169
<正>2010年至2013年,笔者作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规划课题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的核心组成员,全面参与了课题的实验与研究。通过实验,笔者认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评价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一、我校传统的评价方式及其弊端我校对学生采用"一分定天下"的评价方式。学生从高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