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中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涵,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语文教学实质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实践中融入情感的作用是高中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教师只有在语文教育实践过程中充分渗透情感教育,才能真正寓"情"于"美",以"美"动"情"。为此,教师应当转变教育观点和教育方式,重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A3):25-26
语文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素质的学科,而且是陶冶学生情操、引领学生体验情感过程、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学科。教师不但要传授语言文学知识,而且必须积极利用语文课堂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独特条件,在沟通中传递师生之间的情感,在激"情"中优化情感教育。作者从培育教师情感、激发学生情感、挖掘文本情感、营造教学语言情感等方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情感施加影响,促使学生的情感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我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会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情感元素,只要教师能够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一定能够有效地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分析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情感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常认为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教学,但是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也要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有巨大优势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学生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陶冶情操,交流感情。所以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学生的读写教育,还要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得到心灵的净化,认识到"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实际上是世界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下面就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现代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教学"指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学中,怎样才能取得最佳之效果?怎样才能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固然至关重要,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应当是值得我们注重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所谓语文情感教育,主要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17):71-72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而且情感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情感教育不仅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积极探索和实践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学活动是有情感因素的行为,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中。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语文教师情感因素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显著。文章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运用情感教育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目标,情感教育应贯彻语文教学始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启迪、培养、完善学生情感素养,丰富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就决定了其更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体验感悟的新课堂。本文基于语文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进行初探并提出实施"熏陶感染"式教学策略的建议,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合理地想象补白、换位体验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促进语文教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学教师要和学生拉近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通常认为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教学,但是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也要培养学生的素质。比如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有巨大优势的。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情感教育素材,课本里蕴藏着大量的情感事件。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将会达到显著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在力,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笔者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一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3.
正情感教育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品质的过程,也是教师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情感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和调动低年级学生的情感因素,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呢?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因。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每位教师势在必行的任务。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要素,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  相似文献   

15.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要很好地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就要以自己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挖掘教材的情感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创设情境去呼唤学生的情感。语文教师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会为学生的发展注入动力,就能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和人格品位。  相似文献   

16.
<正>"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的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更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心理。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知识传递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情感的传递。缺乏情感的知识,没有情感的观点,必然是生硬的、是空洞的,也是学生不愿接受的,即使教师强加给学生,学生接受也是暂时的。语文学科更是富含情感的学科,知识的传递必然要以情感为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如果不能有效融入情感,则语文课堂是一潭死水,了无生气。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学习。我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提升教师素养,丰富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具有"人文精神"气质的学科。它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性。作为教师,我们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做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情感陶冶教育,使学生在  相似文献   

18.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的情感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尽量在多个层面上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下积极主动的学习,达到完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情感教育应是教育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而本文将通过对情感教育意义的分析,提出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是富含情感的学科,语文教材中也不乏情感和美感的素材.这些颇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佳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徜徉在这美妙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引导学生把握文中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就应把精力集中在"情感教育"上.怎样才能"发掘"出作品的内蕴,让语文教学"美"起来?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感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心理的重要尺度,是人类文明的凝聚与升华。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情感教育,课堂教学中合理渗透情感教育是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的核心。现代著名教育家夏沔尊坦言:"教育不能没有情感"。唐代诗人白居易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情感教育意义重大。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语文教师,必须审时度势,在教学中合理渗透情感教育,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