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晓鸣 《职教论坛》2012,(8):41-42,45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著名学府将一些基础性课程的视频和教学材料制作成在线课堂或在线课程公布在网络上,其中MIT和Harvard在前几年就已经开始这一工作.Open Yale Course是耶鲁大学在2006年开始的一项网络课程项目,至2010年已经包括有25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阅读资料、教学音视频、试题及相关资料.今年开始,国内一些视频分享网站(如Verycd.com)和民间自发组织的字幕组①(如.YYeTs)将这些开放课程的视频进行了翻译并配上中英文对照字幕,在广大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引发了热烈的反应.在介绍开放耶鲁课程项目和开放课程网站(http:∥open.yale.edu)的基础上,分析它与项目本身定位相符合的设计思路,以及它在方便用户获取资源,自学课程等方面的特色,期望为国内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和制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在线开放课程与慕课的区别,指出了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从教学内容与资源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工作,并讲述了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等四方面的课程使用与维护工作.介绍了视频制作、插入式网页、自动批改系统以及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等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要技术.以"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介绍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践过程,最后指出在线开放课程后续应该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与教育不断融合背景下,在线开放式教育逐渐兴起.旅游类在线开放课程逐渐增多,且备受重视.首先,通过对中国大学MOOC(慕课)、学堂在线、网易公开课等网络教育平台中的评论文本进行筛选,然后运用ROST CM6内容挖掘系统进行内容分析,从高频词、社会网络语义、情感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学习者对旅游类在线开放课程的认知主要表现在对课件制作、课程内容、教师讲解与授课感受4个维度;绝大部分学习者对旅游类在线开放课程给出肯定性评价,且高度认可4个维度的客观存在;学习者对授课教师关注较高,反映出教师在旅游类开放课程教学活动中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情感分析发现个别学习者留有建议和意见.从学习者视角发现的对旅游类在线开放课程评价的4个维度,可为未来旅游类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Moodle是应用最广泛的开放源代码网络教学系统之一,其程序设计架构开放,大量的功能通过模块插件的形式来安装,易于扩展和使用。Autoview是一个支持Moodle系统的多媒体课件模块插件,用于实现在一个页面中集成教学视频和课程演示文稿的多媒体课件,该应用大大增强了Moodle系统的课件展示功能,从而使该平台具有更强的在线教学能力。此外,开源的Autoview具有良好的终端和平台兼容性,因此推广和普及Autoview多媒体课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授课方法中使用学习课堂视频作为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触发了老师把学习课堂视频应用在课堂授课的可能性挖掘。学习课堂视频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环境,提高数字时代所需要的信息化思维能力。基于缺乏规范科学的教学设计与制作技术,阐述学习课堂视频教学设计模式,介绍了制作学习课堂视频必备的软件技术,及提高设计与制作学习课堂视频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Moodle是应用最广泛的开放源代码网络教学系统之一,其程序设计架构开放,大量的功能通过模块插件的形式来安装,易于扩展和使用。Autoview是一个支持Moodle系统的多媒体课件模块插件,用于实现在一个页面中集成教学视频和课程演示文稿的多媒体课件,该应用大大增强了Moodle系统的课件展示功能,从而使该平台具有更强的在线教学能力。此外,开源的Autoview具有良好的终端和平台兼容性,因此推广和普及Autoview多媒体课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基于Internet的交互式在线学习并阐述了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过程,着重分析了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对制作在Internet上发布的多媒体课件的影响,确定设计用于Internet上交互式在线学习的课件中多媒体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8.
开放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是推动和实现在线学习的有效途径。开放课程教学存在着若干关系,需要对关系解构作出辩证思考。分析认为,在开放课程教学内容上,应以整体式学习为导向构建课程教学体系,以碎片化学习方式深化知识点的讲解与记忆;在开放课程类别选择上,应坚持我国特色,公开视频课与资源共享课并行发展,资源共享课与慕课替代推进;在开放课程教学方式设计上,应引入探究式教学方式,强化教与学互动,学与学合作。  相似文献   

9.
开放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是推动和实现在线学习的有效途径。开放课程教学存在着若干关系,需要对关系解构作出辩证思考。分析认为,在开放课程教学内容上,应以整体式学习为导向构建课程教学体系,以碎片化学习方式深化知识点的讲解与记忆;在开放课程类别选择上,应坚持我国特色,公开视频课与资源共享课并行发展,资源共享课与慕课替代推进;在开放课程教学方式设计上,应引入探究式教学方式,强化教与学互动,学与学合作。  相似文献   

10.
大学视频公开课是在线开放课程中的一种,它仅通过授课视频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具有明显的导论和科普特征。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的价值所在。建设视频公开课,需要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并依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提炼教学内容。在制作教学视频时要关注学习者的体验,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网络在线开放课程以其快捷的知识传播和分享功能,正在全球兴起。文章结合《机械设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践,阐述了在线开放课程的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知识点视频、测试题、讨论题、作业题等课程资源建设,并给出了课程上线使用管理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电大在线平台的视频课件主要有录像视频和三分屏视频两种.本文结合任务技术匹配理论、教育目标概念、信息传播相关理论,通过实验研究比较这两种视频课件的学习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录像视频课件比三分屏视频课件能更好地实现记忆、领会、应用三种教育目标,即录像视频课件比三分屏视频课件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计算机课程教多媒体课件制作中视频素材文件的采集方法:通过camtasia这一屏幕捕捉软件,进行视频录制和视频编辑,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4.
以电子白板和互动电视为代表的交互式课件,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教学管理,以微课为代表的在线教学和直播课程,以各种App为基础的教学工具等几种整合模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高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要探索利用WP LMS系统进行在线教学管理及利用StoryLine课件工具进行交互式课件开发,并利用微课制作工具组织微课教学,尝试构建完整的"云互动微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加快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根据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明确可行的在线开放课程的选择标准、建设标准与保障标准。课程建设不仅要立足打造精品,更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16.
在国开远程教育体系下,网络课件是不可或缺的,Lectora是一款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网络课件制作软件,它面向对象的编辑界面类似于微软的Office办公软件,便于各类教师开发、制作网络课程。从网络课件制作步骤、Lectora的特色功能应用来阐述Lectora在课件制作中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随着开放在线课程"慕课"的大规模出现,"慕课"在教学中得到日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因此,有必要研究Flash动画教学的制作原则,以期提高"慕课"课件的质量。以此为出发点并结合教学现实,提出其制作原则,包括图像类型的选择、图文结合、操作演示加解说、学习内容的强化、避免使用无关性材料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线开放课程MOOC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文章以天津大学"工程图学"在MOOC背景下的课程规划与建设、视频制作、测试设计、课程运行等教学重构几方面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探讨,以期对我国正在着力打造的网络视频课程多元化开发方式带来新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课件制作技能训练课程的现状,从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梳理出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结合课程的特点,构建基于"SPOC+FCM"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并以"PPT课件中视频的应用"一章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模式"课前+课中+课后"的新三段式教学过程.最后,从最直观的分数对比上可以看出,课件制作技能训练课程"SPOC+FCM...  相似文献   

20.
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4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的发布,对推动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走上"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以MOOC为代表的中国特色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已初步形成,以"爱课程"网为主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及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中国在线开放课程正朝着建设与应用同步,开放与专有兼顾,公益与市场结合,引进与输出并重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