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章基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选取核心期刊,以2013-2017年为分析周期,对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发文量、论文被引量、发文来源、优秀学者发文量及其成果被引等数据,结合当前国家战略与政策重点,分析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以衡量该学科的产出能力与创新力,以及相关学者在其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2013-2017年间发表在高等教育学科领域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体现以下特征:发文量随着国家政策的发布及战略的需求浮动;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加强了大数据、教育技术、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等方向的研究;高产量及高被引学者持续关注高等教育重大改革方向;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与高等教育创新等热点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1992—2021年收录的关于劳动教育相关主题的核心期刊进行分析,发现:从年发文量看近三十年来我国劳动教育发展经历了波浪式起伏、平缓式下降及突破式增长等三个阶段,且目前仍处于突破式增长阶段,未来该领域依然有极大研究价值;从研究者和机构看,刘向兵、顾建军、檀传宝等人是该领域高产作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是该领域核心研究机构,但总体高产研究者数量少且跨机构合作密度低;从关键词共现和突现上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新时代""劳动技术教育""实践路径""职业院校"等是热点,围绕热点主要讨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劳动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区分与课程开展、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特征与路径、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以及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特征与育人模式等主题研究.基于分析结合当下劳动教育发展要求,提出未来劳动教育应"开发自身价值,顺应新时代要求;转变单一研究观念,拓展多维度视角;构建科学评价模式,促成完整性发展",最终实现劳动教育横纵向深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CNKI数据库2000年—2017年主题为"农村教师"的研究文献为数据源,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 Space对数据进行处理,选取文献的发文量时间、研究机构与研究者、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四个角度来分析关于我国农村教师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从热点研究演变趋势可以看出,涉及农村教师的研究多围绕农村教育和教育均衡两大主线,研究范围多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原因、对策为主,其中对策与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此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乡村视角下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均衡发展等研究主题也受到研究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学术影响力是评价著作的重要依据,可以揭示著作在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CSSCI数据库1998-2013年度的数据中收录且引用《高等教育哲学》论文的数量、时间、作者学历与职称及所属机构和地区、刊载期刊与被引主题的分布等维度的统计分析表明:《高等教育哲学》被引用频次较高,但引用频次的分布非常不均衡;1998年至2010年间引用频次基本呈上升趋势,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引用《高等教育哲学》论文作者的职称、学历、所属机构以及所刊载期刊的知名度都很高,但作者所属机构大多集中在华东、华中和华北地区;少数主题获得高频次引用,其他主题则遭到冷落;"高深学问"、"认识论和政治论"、"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等内容既是该书的核心主题,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依据中国知网(CNKI)1981—2014年的载文数据,从载文量、基金资助、期刊载文、文献引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关键词共现7个视角对我国自学考试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载文量稳步提升;基金资助项目偏少;载文期刊广泛;《中国考试》等期刊在自学考试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较大;拥有一支较高水准且稳定的研究队伍,并形成了若干合作团队;教育部考试中心等机构发文量位居前列;"自学考试""社会助学""自考生""专业考试计划""终身教育"等为自考领域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 V为数据分析工具,从作者、机构、关键词等多个维度对2000—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旅游高等教育研究力量较为分散,多处于独立研究状态,研究团队之间缺乏合作;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南地区和华东地区;研究历程分为成长阶段、繁荣阶段、深化阶段三个阶段;研究主题集中在旅游高等教育发展、旅游人才培养、旅游课程与教学、旅游专业建设四个方面,产生了数量众多、质量较高的研究论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和旅游教育现状的分析,认为我国未来旅游高等教育研究将呈现出“团队合作日趋强化,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继续聚焦核心领域,实证研究渐成主流;行业政策导向显著,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紧密”等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广西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广西高等教育研究文献的发文量、核心研究者、核心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突现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广西高等教育研究以独立研究为主,以合作研究为辅,聚焦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发展对策,认为未来广西高等教育研究还需在研究主体、内容和方法上适当调整,努力凝聚研究力量,增加实证研究,聚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近十年来中国留守儿童研究的两千余篇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与"普赖斯文献指数增长规律"相比较,该研究领域已经经历了初步发展期、发展期和发展持续期;成果的发文范围比较宽泛,但是也有比较明显的集中分布和研究阵地;研究者的增量、复量、合作度、合作率较高,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完全成熟;研究成果利用率较高,也存在一定的学术资源浪费;内容上贯穿了现象——原因——对策的研究主线;新兴方法和学科的运用将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文章综合运用词频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可视化等科学计量学方法,对CNKI刊载的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论文的年度分布、刊物来源、作者及其机构、关键词与主题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论文在年度分布上呈现先平稳上升后逐年下降的态势;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影响面极广,吸引了大量学者和期刊的关注;高产作者集中在设置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高校;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视野开阔,主题广泛,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通过核心期刊数据库Web of Science,收集了1956年以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走向世界的几乎全部的核心期刊研究成果.截取大陆高校38所高校(60篇以上的产出量)和9所香港澳门高校(90篇以上的产出量)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向世界的核心机构,对其发文量、高层次文献比例、发文较多的学科领域/主题以及合作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更好地反映我国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跨文化教育研究的现状、进展与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的发文量随着时间变化基本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合作较少;研究热点包括跨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适应、跨文化交际、教育人类学、全球化等.跨文化教育研究应该把握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以及少数民族教育价值观与政策方面的研究态势,加强学科建设,以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的态度寻找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引文分析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对高等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前12种SSCI和A&HCI期刊2000-2014年的数据研究发现: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研究进入爆发期,文献数量及引文量逐年增加;期刊发文主要聚焦于绩效评价、职业能力评估、反馈、持续双向沟通等主题;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发文数量和质量位居前三甲,大致形成四类国家(地区)合作凝聚子群、八类学术机构合作凝聚子群及其研究主题;中国大陆发文总量和质量差距很大,尚未形成国际影响力和中心学术共同体;马尔科姆·泰特等学者及其经典文献颇具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我国兴起的"有效教学"研究,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层面均具有广泛影响力。运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研究时间、发文期刊、高产机构、核心主题、关键词热点主题聚类分析,梳理21世纪以来我国有效教学研究发展的整体脉络,分析该时期有效教学研究的热点分布与趋势变化,发现深度教学研究与核心素养研究是有效教学研究的新转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78~2017年中国知网有关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期刊论文,展示了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八个方面的情况:论文数量的年度分布、论文选题的主题分布、研究新主题和研究热点分析、论文发文量的地区机构分布、核心作者及所在机构分布、被引频次前5位和下载频次前10位的论文分布和论文发文量居前10位的期刊分布、期刊论文来源类别、论文所涉研究基金资助状况。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格局和态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中国知网”,对1980~2009三十年来该数据库收录的有关美国教师问题的学术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论文发表数量的年代分布、论文选题的主题分布、论文发文量居前8位的作者分布、论文发文量居前18位的单位分布、论文发文量居前10位的期刊分布五个方面,探讨了近三十年来我国有关美国教师问题的研究状况。以具体的统计数据揭示了我国有关美国教师问题研究的若干特征: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主题不断增多,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研究者主体队伍既相对稳定又有新兴力量的崛起。同时指出,我国在有关这一领域的若干基础问题与热点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研究群体主要局限于高校学者,主张倡导和鼓励与我国基础教育关系更为密切的各地教育学院和各地教科院、所等机构参与这一领域的研究,研究的领域范围尤其是对学前教育的研究还应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的方法,对国内2001年至今的1186篇题名为"核心素养"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该领域的研究2012年开始发展,近两年发文量达到爆发期,且2016年达到顶峰;国内各刊物的"核心素养"文章发文量相差不大,《中国教育报》《今日教育》和《江苏教育》这三大期刊发文量在20篇以上,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形成了以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为首的研究机构,以褚宏启、辛涛、郑毓信、蔡清田等为代表的高产学者,"立德树人""学习过程""学科核心""课堂教学""职业素养"等关键词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
运用CiteSpace5.8.R3软件,基于知网数据库2000-2022年收录的1 214篇有关课程思政的研究文献数据绘制知识图谱,分析解读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未来趋势。结果显示,课程思政研究在2020年发文量开始陡增,此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发文量达到顶峰值。现有研究者之间、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尚不密切,研究热点主题围绕“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等展开。当前国家教育政策对课程思政领域的研究发展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但有效应对课程思政本质、走向等问题仍需要具有政策超前性的学术研究支持,后续研究需要拓展课程思政实践基础,精细研究课程思政如何润物无声地实施。  相似文献   

18.
以《学前教育研究》近25年(1994—2018)刊登的文章作为分析样本,通过Cite Space绘制有关学前教育文献的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高频发文机构、发文作者统计表等,并且根据CNKI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1994-2018年期间我国学前教育发文量折线图。分析发现,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经历了持续快速发展、艰难曲折发展、得到一定发展、取得较大进步以及快速发展五个阶段;经历了表层研究阶段、专业性有了一定改善、专业化倾向进一步加强、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四个阶段;南师大、北师大以及华东师大是学前教育领域的高频发文机构,是该领域专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冯晓霞、庞丽娟、杨晓萍、刘焱、皮军功等是高频核心作者,是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主要标志;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有:幼儿教师研究、幼儿学习与发展研究、幼儿园课程研究、幼儿园管理研究、幼儿园教学研究、城乡幼儿教育研究、学前教育专业研究、学前家庭教育研究以及早期阅读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利用CiteSpace科学信息计量和可视化工具对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565篇文献分析发现:1997-2016年二十年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产出规模呈现从增长到趋于稳定的特点,成果集中发表于较关注"职业教育"的期刊,研究力量主要由公办高校、民办本科院校和教育科研院所构成,研究领域基础性文献主要关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办学模式、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学、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化等主题;研究领域核心研究主题涉及分类管理及政府政策、办学者权利与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等十类。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依赖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视野,开展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以提高本领域的理论综合性和学科规范性。  相似文献   

20.
运用CiteSpace3.8.R1可视化软件绘制《中国高教研究》创刊30年来(1985-2014)刊载的7781篇学术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教研究》杂志专业特色鲜明.30年来,“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等领域始终是杂志关注的研究热点.《中国高教研究》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紧密契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政策生成和改革实践起到了积极地引领作用.《中国高教研究》发文量和索引率高的作者广泛分布在高等学校、教育行政机关、民间学术组织等机构,从时间向度上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发文的比例逐渐下降,高等教育专业学术研究人员发文比例不断提升,这表明《中国高教研究》杂志.的学术规范程度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