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作学习作为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营造课堂气氛,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提问,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教师根据大多数农村小学生厌学数学的学习情况结合学习合作的小组、目标明确,分工合作,难易结合,运用多种游戏,诱发学生深入探究与思考、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交流,再加上教师的适时指点,能让小学生更快乐地学习数学,走出厌学的误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让学生学习,而不加以思考,那么数学就将成为一潭死水。通过思考,学生的智力才会不断提升,才能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将原来的“双基”改为“四基”,引发了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思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或多或少拥有一些日常生活的经验、动手操作的经验等,但这些经验往往是不系统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操作、观察、反思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5.
白明富 《收藏界》2018,(8):49-4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成绩和能力的前提.然而数学学科的高度抽象概括性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一、教师要改变教学行为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行为,确认自己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的首席”.作为“平等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激疑者、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相似文献   

6.
从小学进入初中,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随之产生了显著的差异.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沿袭过去“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要将学生分为各个层次,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教学”.本文是从分层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几种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数学的教学,最终要教师本人落实到课堂中去,要做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求我们教师“凡是你教的东西,就要教的透彻”。教师只有不断揣摩教材,才能对教材有独到的体悟,在课堂教学中也才能做到“精彩纷呈”。数学教师的教学,就应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火热,享受数学中生动的故事。把数学的形式化逻辑链条,恢复为当初数学家发明创新时的火热思考,做到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8.
一、“小集团”学习的教学方法。“小集团”学习法的体育教学,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教学,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方式。本人在羽毛球专项课教学中,引人了“小集团”的学习方法教学,即在上课的第一周进行技评,在第二周把每个班学生按技术水平分成五个学习小组。教学中对每个小组的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教师只是给予引导,让学生在集团内互相学习、互相运动,相互切磋与观摩,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的作用,共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大纲指出 :“面向全体学生 ,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础要求。”“在组织教学时 ,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为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和方法。数学目标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模式。导标是数学目标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主要部分 ,所以在“导讲”、“导问”、“导练”、“导矫”等教学活动中 ,应面向全体学生 ,启发、诱导、引导、指导所有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 ,不让一个差生掉队。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导标 ,笔者认为应做到下列几点 :一、用优美的语言进行精…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合作学习、自主发展“八自”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学生小组自主的协同学习,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一、自由组合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与可能,提出组成合作学习小组的个数,小组成员由学生自己根据兴趣爱好、素质和能力自由结合而成。一般在6~8人左右,练习小组长可以民主产生或教师提名后经大家讨论通过。自由组合在形式上虽与传统的分组教学相似但在组成原则、方法和指导思想上则完全不同。它突出了学生性格的相似性、交流的接近性、帮助的补偿性。使学生学习目标整合,志趣相投、心理相容、…  相似文献   

11.
一、数学教学问题的提出 我国基础教育一直有以传授知识为主、以接受学习为主、以学科本位为主的倾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探索研究、合作交流、反思小结、课外延伸等环节让学生学会自行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教师的主要角色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习习惯的塑造者;学生的角色则是以良好的习惯主动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并在这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媒体是教学信息的平台,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学数学课堂教学素以严谨著称,讲究有章可循、循序渐进,教师也只采用一些简单的教具,这就导致一些数学课堂教学呆板,缺乏生动性;教师教学感觉费力不讨好,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而多媒体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的不足,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革命,成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更有效手段和途径。如果在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能使枯燥的数学趣味化,学习资料图像化,深奥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静态的图象动态化,教学过程密集化,从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能使学生有效地理解、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拓宽学习渠道,改进学习方式,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3.
彭福英 《收藏界》2018,(8):60-60
数学是一门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农村地区的教学基础设施虽然不如城市,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农村小学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一些新型的教学技术走进农村课堂,为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微课”丰富了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数学是知识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学科,有许多内容可以通过学生的迁移与类比、猜想与验证、交流与辨析等来完成,而完成的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的过程,在微课设计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做成微课。  相似文献   

14.
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数学学习更离不开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各种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从发现中寻找快乐,在快乐的寻求中悟出学习的一般规律,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以往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评价观念的影响,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主要是侧重教师,如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语言、教学的即时效果等,虽然也有一些汲及到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内容,如“学生的学习情趣”、“生学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等,但最终还是把重点放在教师的教学上。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体育与健康的课堂教学更加倍受关注。那么,新课标下如何评价一堂体育与健康课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所谓“奖励法”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一定的体育分数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一种方法。近年来 ,本人对体育教学中采用的“奖励法”进行了一些尝试 ,现介绍给大家。一、“奖励”的类型奖励一般分为 ,纪律奖励、学习技术奖励、掌握动作奖励、组织严密奖励、动作表现突出奖励、积极主动参与奖励、互帮互学奖励等。二、“奖励”的运用奖励一般为每次教学过程中进行 ,教师可在课前设计好奖卡奖给学生 ,奖卡上写好奖励类型 ,每张奖卡为1分 ,每月统计一次 ,凡每个学生每月得卡在5张以上 ,则该生平时表现成绩栏加2分(平时…  相似文献   

17.
陈聪 《体育师友》2009,32(5):9-10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教学理念。“教”与“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交流的主要活动。课堂教学是学校培养学生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也是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其个性发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不断深入,引起了数学教学中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深刻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促进了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资源几个要素构成的教学结构的变革,优化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20.
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生性好动、天真活泼,一旦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呆板、单调、流入俗套,学生的心智与情感的浪花就难以激起,甚至表现出对数学的厌学情绪。如何诱发体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阐述个人的几个观点。一、为所授数学知识设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