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写作教学进行时的课程观,具体阐述了"微写作"课程的建设构想以及实践。"微写作"课程是一个因学定教、教学相长的课程体系,采用"课内教学"和"课后百字"并轨同行的建制模式,确保教学能促进儿童写作能力发展,能提升儿童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2.
"教"与"学"是金属热处理课程建设的两个基本面。基于多年教学实践,笔者文中总结了"3 W"课程导入、"一点一线三图"立体式知识框架的构建、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指出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要善于"抓共性、找特性",做到图形结合形象记忆。实践表明,上述做法既能实现课程知识的条理化,降低授课难度,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程建设中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3.
李贻芬  纪青 《培训与研究》2009,26(6):107-109
高职院校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创建"学教并重"的网络课程辅助教学模式。本文主要论述"学教并重"的网络课程辅助教学模式理论基础、教学模式介绍及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创建"学教并重"的网络课程辅助教学模式。本文主要论述"学教并重"的网络课程辅助教学模式理论基础、教学模式介绍及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5.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逐步建立起了"一条主线、两个基于"的"1+2"理念,即以母语学习为主线,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模块化学习和基于开放理念的互动式学习。在此理念和定位下,积极实施"五重组合式"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内容上实践领先组合理论,以"做"为主组合文选,项目引导组合多项能力";教学形式上"开放性"和"互动性"方式组合。多重组合使"大学语文"课程贴近了现实、贴近了岗位,突出了人文特色,强化了职业养成教育,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我校是"浙江省课程改革样本学校"和"浙江省深化课改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试点学校",我校对选修课程的开发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我校的"版画"课程是浙江省首批高中选修"精品课程",并进入首批浙江省高中选修课程推荐名单与网络课程电子教材序列。为了开设"版画"选修课程,学校配置了全开尺寸的版画压印机、  相似文献   

7.
关德君  林丽  罗婷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1):65-66,91
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开发的网络课程,是能够在互联网上发布的CAI课件。沈阳广播电视大学根据"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定位,来设计指导方针、确定课程建设目标、设计功能模块,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整合现有各种教学资源,设计了"数据结构"网络课程,充分发挥了"自学、导学、助学、促学"四学相连的教学模式优势。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发展是一个由"回应"走向"自觉"的过程。从思想理论、知识伦理、课程实践三个方面来考察校本课程发展之源中的"回应"之由,校本课程发展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与发展层面上理应做出"回应","回应"为后来的"自觉"集聚能量,人员因素、学校文化与支持系统支撑起了"自觉"的基础。由"回应"走向"自觉"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而实现校本课程发展提升理论、推进实践与文化再生。  相似文献   

9.
"对话中心课程"的是基于课程话语多元性的现实要求,对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关注以及知识观的变化而提出的。"对话中心课程"建构的依据:课程话语多元性需要理解与对话,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需要对话机制的课程,知识观的改变诱发复杂的对话实践。追求课程编制过程的对话精神,实现课程目标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把握课程实施的建构取向,倡导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建立师生交互主体性,体现着"对话中心课程"的应然走向。  相似文献   

10.
中职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松林 《成才之路》2011,(15):68-68
本文结合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重点阐述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具体介绍了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课程的开发方法和课程结构,"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的组织实施方法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教育变革。然而,一部分学校为了快出成果,出现了过头、过"左"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另一部分学校为了保"升学率",采取无所作为,"以不变应万变"的应对策略。出现这些问题的根结在于教育的管理与教育的领导。中国的教育管理体制,目前还存在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行政官僚痕迹,这种体制只需要下层对上层负责,不需要对办学负责,不需要对国家负责,是一个可能产生低效和滋生腐败的体制,这是"素质教育"跳不出"应试教育"怪圈的一个"死结",也是我国的教育改革始终裹足不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科“数控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建设"数控技术"精品课程,基于课程地位及建设目标,总结介绍了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情况。在教学内容方面,探索了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构和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在教学条件方面,介绍了教材使用与建设、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实践性教学环境及网络教学环境;论述了六种教学方法和三种教学手段;最后阐述了课程特色及进一步探索。课程建设成果可供兄弟院校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调查方法"课程是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本科高年级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对提升本科生野外实践兴趣,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操作技能、专业素质等方面具有很大影响。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介绍了"国土资源调查方法"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具体建设情况与成果。  相似文献   

14.
浅析“模拟公司”教学法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模拟公司"教学法发展概况、特点以及在教学中组织与运行方法的介绍,分析"模拟公司"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并提出在教学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的汉语优质专业建设与该校"艺术兴学"的传统关系,从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学生活动三方面作了阐述介绍,得出了两者具有相融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王松涛 《考试周刊》2012,(49):151-151
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教师不再是被动的实施者,而是课程的生产者和设计者。作者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农村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过程的连贯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对教材"因地制宜"大胆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开发,使其"入乡随俗"。  相似文献   

17.
课堂上的"意外"往往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意外",精心取舍,灵活应对,把"意外"演绎成"精彩"。 一、借题发挥,化腐朽为神奇 笔者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一次语文课上,我正在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  相似文献   

18.
国家制定的多层面的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美术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为美术课程体系做出了"形"的表征."形"的变换,反映了美术课程"意"的创新,新的美术课程模式通过多种方式,即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规定下,多种版本的美术教科书、教材推向社会和学校;不同版本的美术教科书和教材为不同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与教的范式;在提升和发展学生美术素养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内在潜质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表现出美术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功能;新的美术课程模式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动态结构体系,承载着提升公众艺术素养和提高艺术质量的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师化学"环境保护"一章教学中培养中师生科学素养过程中在课程目标设计和课程资源利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丁友斌  费成效 《教师》2011,(17):10-11
在现在的学生管理中,尽管有领导部门的三令五申,但有些不良现象仍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堵"与"排"的有机结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