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以价值论为分析框架,分析认为不能体现大数据媒介优势的传统广告将被淘汰,能体现大数据媒介优势的广告将会形成.大数据广告一定是能彰显大数据媒介和技术优势的广告.大数据技术和媒介优势还可以使广告避免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逆向选择.进一步分析提出广告价值论,客体的价值在于对主体的满足,大数据广告的价值在于广告对受众、社会和媒介的满足.大数据广告的受众价值在于其信息价值、娱乐价值、社交价值和时空价值更高;大数据广告的社会价值在于其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和对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大数据广告的媒介价值在于使媒介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张.  相似文献   

2.
广告刊播与媒介公信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公信力是公众对媒介的社会期待与媒介实际表现之间契合程度在公众心理上的反映。媒介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复杂而多样,其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的质量为最直接、最关键因素。刊播广告能够壮大媒介的经济实力,有助于提升媒介公信力。但是,刊播广告有可能造成广告商控制媒介,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目前,我国新闻媒介刊播广告存在虚假广告、新闻广告、庸俗广告和随意插播广告、广告超量等问题,引起公众强烈不满,有损媒介公信力。珍惜媒介公信力,规范广告刊播行为,势在必需。  相似文献   

3.
钟楠  陈世华 《新闻窗》2007,(5):104-105
在现代传媒的运作过程中,广告与媒介一直处于互动的发展过程,大众媒介为广告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最有效的传播途径,广告也有效地利用大众媒介,成为媒介内容和媒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告属经济的范畴,主要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并不直接担负太多的社会责任,但是,它却以其特殊的方式参与着社会文化的建设与塑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伍慧琼 《新闻世界》2012,(6):151-152
传统广告媒介的困境和社会、营销、传播领域人本化的兴起促成了广告业对自身的反思,并开始了广告内容人本化的尝试。在此背景下,自行车广告在全国兴起,自行车广告信息传达的平等性、强渗透性、生活化等特点体现了广告行业为广告媒介人本化所做的努力。传统媒介同样在广告媒介人本化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改进,但是只有新媒体,或者说新媒体中的网络媒体才能最终承担起广告媒介人本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张永惠 《新闻世界》2004,(12):61-62
广告媒介作为广告载体和介质,起到与目标消费群体沟通的通路作用。因此.媒介选择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广告传播的价值,企业应该根据自身营销资源,科学、合理的选择广告媒介,让广告费用起到最大价值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6.
近年广告的生态环境正发生着重要变化,社会环境呈现"去广告化"的发展趋势。在新的生态环境下,广告传播的三大主体——广告公司、广告主、广告媒介面临着变革压力,广告公司运作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广告主由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转移、广告媒介由单一媒介发布向多媒体传播平台转型。  相似文献   

7.
在媒介融合和媒介社会化大环境下,广告舆论和新闻舆论一样成为信息传播和话语表达的重要工具,广告舆论的功能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广告舆论研究的社会意义凸显。本文归纳了广告舆论研究状况,梳理了广告舆论研究的不同语境,提出广告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媒介融合、广告传播、舆论形成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析广告舆论研究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8.
广告如何充分利用受众“眼球”?从广告媒介自身属性人手思考.不失为方法之一。根据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强弱,广告媒介可分为主动媒介和被动媒介。所谓主动媒介,是指媒介对受众注意力的吸引非常强,能够把其承载的广告讯息主动地推(push)给消费者,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接受,如电视、广播等受众完全可以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接受此类媒介所传达的讯息.在不自觉中受到广告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河北广播》2006,(C00):I0002-I0003
近一个月来,河北电台广告信息中心频频出手,接连在省会和北京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媒介推广、广告招商和广告招标的好戏,为2007年的广告创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辛晨旭 《传媒》2016,(1):75-77
在如今高度商业化、信息化的社会,广告对媒介的选择越来越细化.不同的媒介各有所长,在覆盖区域、覆盖范围、受众数量、影响力及自身特点等方面都有所差异.为了使广告效益最大化,广告策划者需对现有媒介进行分析与评估,以广告市场策略和诉求对象策略为依据选择媒介,并将其进行时间和内容上的组合配置,以期达到广告活动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为例,从媒介生态学角度对媒介广告自律进行了研究与探讨,运用国内外媒介生态学的最新观点,结合中国社会现实,从生态系统要素组成、媒介生态循环、公共政策、媒介生态评价等多个方面,为运用媒介生态学,自觉执行媒介广告自律,加强媒介生态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薇 《新闻界》2012,(9):33-36
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传播模式的改变对大学生的心理、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度都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广告素养作为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被高校和社会所重视。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研究大学生对手机和网络的使用,了解大学生的广告素养能力;并通过大学生对广告素养教育的需求调查,为高校在新媒介环境下开展广告素养教育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广告生存形态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每次传播技术革命都会引起媒介形态和传播形态的改变,广告生存形态因之发生改变。数字技术是当下统治性的传播技术,它改变了广告信息传播的媒介形态和传播形态。在广告媒介形态方面,数字技术导致遗传型、共生型和衍生型广告媒介同时并存,广告媒介形态呈多样化和碎片化状态。在广告传播形态方面,数字技术导致广告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由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由单一传播向整合传播的方向变迁。  相似文献   

14.
王亚炜 《新闻界》2007,(4):133-134
本文通过对新广告媒介的界定,介绍了新广告媒介的几种类型,分析了它们涌现的技术、社会、商业原因,归纳了新广告媒介具有的共同特征,指出新广告媒介的出现为广告人拓展了创意空间,也为广告主进行多重传播、优化媒介投放策略、全方位塑造品牌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不和谐广告”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广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润滑剂,广告中一旦出现不和谐现象,将使消费者对社会产生不信任感,并增加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本文阐述了不和谐广告的种种表现,论述了和谐广告与消费者、与媒介形象、与和谐社会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消费社会中,"人"作为广告受众,存有主体建构与欲望支配两方面的主体性危机.主体建构危机表现在媒介受众在主体位置上的纯粹性失真和媒介受众进行以"消费仿象"为核心的排他性主体建构;欲望支配危机表现为媒介与广告控制了"公共欲望"的生产与再生产、"公共兴趣"被媒介与广告支配、公众对媒介与广告的"宣泄依赖"、广告与媒介藉消费社会的"符码关怀"控制公众的"爱与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17.
广告是当代信息社会最具普遍性的文化现象,我们生活在广告的包围之中,广告影响、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感受、审美方式。对广告的理解至今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广告是广告主为了推销其商品、劳务或观念,在付费的基础上,通过传播媒介间确定的对象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1〕而著名广告专家杜莫斯则认为:广告是将各种高度精练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或改变人们的观念,最终引导人类行为的事物和行动。〔2〕尽管对广告的定义不同,但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考虑到…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媒介广告经营应该说还处于一个粗放经营阶段,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重市场份额,轻品牌形象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中广协秘书长时学志的话,指出了当前媒介广告经营存在的要害问题。我认为,电视媒介广告经营中广告播出比例失控就是表现形式之一。春节期间(2月9日至21日),国家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对全国3l家电视台卫星频道晚l司7:30—10:30黄金时间的广告播出情况进行了纪录统计,统计结果,有20家电视台存在广告时间过长和广告频次过多的现象;有11家电视台广告播出情况较好,这11家中特别指出表扬的有5家,浙江卫视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7年国内权威期刊涉及广告研究的论文及广告书籍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广告发展的新动向、广告与社会、广告经营管理以及广告创新等几个角度,对2007年在这些领域的学术研究作了简单的述评,希望通过总结分析能梳理广告学术研究的大致脉络及研究现状,以期推动广告学术研究更好地为广告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20.
冯艳  黄薇 《河北广播》2005,(4):71-71,73
广播广告是以广播作为媒体,通过语言和音响效果等听觉诉求方式来传递产品或劳务信息的广告。相较报纸广告、电视广告而言,广播广告虽然存在传播手段相对单一及信息稍纵即逝、不能留存等不足,但同时,广播广告也有着其它媒介广告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下面就谈一谈广播广告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