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把握表情的人不能做教师."国外心理学家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曾经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神态.教师在讲台上的每一个细微的神态都会在学生的情感上、心灵上引起强烈的感应.我们中学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已注意到课堂的身体姿态、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但缺少系统归纳分析.以下,笔者主要结合语文教师的教学神态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3、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体会阮恒善良美好的心灵。教学重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及他无私奉献的品质。教学难点:从“她是我的朋友”这句话中你想到了什么,来引导学生表达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从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疑点: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相似文献   

3.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究科学知识 ,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 ,我在自然教学中 ,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 滋润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离不开情感因素。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等都会影响学生的情感 ,或使学生的心灵激起浪花 ,或使学生的情绪一落千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能否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映 ,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我在教学《压缩空气》一课中 ,学生做了压缩注射器里的空气实验以后 ,问 :“现在谁能准确地说出实验中的现象 ?”学生听到这样的提问 ,神情有些紧张起来 ,他们互相观…  相似文献   

4.
体态语言是入的身势语或手势语,它通过诸如面部表情、举止、身段、眼睛、仪表、动作神态等表现形式,使人产生情感或情绪上的体验并引起共鸣。《史记·乐书》记载:“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即可视为体态语言。正确合理地使用体态语言,以弥补“言之不足”的局限性,对教师来说,对课堂教学来说,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红梅 《教师》2015,(1):62
科学研究发现: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关键不是智商,而是情感。只有富有情感并善于驾驭自己情感的人,才会获取更多成功的机会,才会更容易做出骄人的成绩。初中体育教学中,情感的信息可以通过外在的表情表现出来,或让学生精神饱满地投身学习,加快对动作技术的理解,或使他们消极被动地应付,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调动情感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把握表情的人不能做教师。”国外心理学家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曾经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神态。教师在讲台上的每一个细微的神态都会在学生的情感上、心灵上引起强烈的感应。  相似文献   

7.
注重“两课”教师情感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情感是师生之间产生思维共振、心灵和谐境界的一种特殊手段。一般的教学活动要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情感,“两课”教学要在高校德育中起到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更离不开运用情感这一重要手段,即如列宁所说的:“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两课”课程内容的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对“两课”教师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情感素质的要求。 一般认为,情感素质主要指教师通过语调、表情、动作和手势等方面的变化,表达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但是,就完成“两课”教学…  相似文献   

8.
微笑有着巨大的魅力。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仅是一种表情和神态,体现一个人的乐观和与人为善的美好心灵,更为重要的是它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其特别的教育功能。就教师而言,“微笑”体现了对学生热忱、关心、赞扬、爱护以及宽容和期待,是爱的一种表现。它常常能打动、启迪和熏陶学生的心灵,它所造成的气氛是轻松、融和的,效果要所产生的效果要比暴烈、冷漠、批评、指责好得多。记得刚出校门走上讲台时,觉得自己年纪轻,资历浅,压不住学生,因此,对学生总是摆出一副不苟言笑的表情。结果学生看到我是“远离三尺、敬而远之”,师生之  相似文献   

9.
体态语言即教师在教学中配合有声语言运用的动作、表情、手势、神态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弥补口头语言的某些不足,更形象、直观地传授知识和交流情感。这种教学中的手势、表情、动作、眼神,是信息传递不可忽视的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教学中我们认识到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而且能促进课堂教学优化。在教学实践中 ,我从“情感调动”、“民主交流”、“兴趣激发”、“成功体验”等方面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  一、营造“爱”的氛围 ,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  首先 ,从课堂教学来说 ,每次上课步入课堂 ,教师都必须保持精神焕发 ,情绪饱满 ,从言语到动作 ,甚至眼神 ,都要充满着对学生的爱和信任 ,对成功教学的信心和激情。教师神采奕奕、笑容可掬的神态 ,对数学美的由衷赞叹 ,对学生取得探索成果时的热情鼓…  相似文献   

11.
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人们常说:"脸是人情感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他的脸部显示出来。神态描写,一般专指对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的描写。如:眉飞色舞,愁容满面,目不转睛地盯着,呆呆地望着,等等。神态描写,在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等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孩子们美育的启蒙者,要感染熏陶孩于,播下美的种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美,要成为美的表率,要在美中教美。 一、教态美 “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统治地位。”(车尔尼雪夫斯基)课堂上老师要举止端庄文雅,教学姿势活泼自然,一举手一投足,或一个细微的动作和一瞬即逝的表情,都要具有美感。这样的教态,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创设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13.
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问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优化课堂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4.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人的面部表情中,眼睛的表情功能最为出色。教学时,教师巧妙地运用眼神,能使师生的心灵达到默契,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应如何运用眼神组织教学呢? 一、运用眼神表达感情。眼神能敏捷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情感,教师组织教学时,常常要铺情设境,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情绪  相似文献   

15.
“微笑”,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不仅是一种表情和神态,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个人的乐观、纯朴和与人为善的美好心灵。就教师而言,“微笑”体现了对学生的热忱、关心、赞扬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教师的微笑,常常能打动学生,能启迪和熏陶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太多重视说话这一有声语言,却忽略了另一种语言——肢体语言.所谓肢体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特点的表情神态及身体姿势,以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无声语言.它具有形象、直观,易理解、易模仿、易运用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如能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可以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印象深刻,达到增强记忆、提高效率的目的.课堂上肢体语言大致有眼神和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合理地运用它们,具有不凡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目标:1.选择一个人,通过事例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情感。2.能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或性格特点,尽量把事情写具体。能运用适当的写法表达真情。3.能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4.尝试运用“侧面烘托”“放大细节”等写法完善习作。  相似文献   

18.
正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可以蕴含深厚的感情,可以展现一种高昂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爱与温暖。因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尤其要注重音乐赏析教学,"把音乐还给学生,把艺术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拨动学生的心灵琴弦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艺术活动来表现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让听者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一幅《蒙娜丽沙》曾引起千百万人的倾倒,其强大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微笑”,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表情和神态,体现为一个人的乐观和与人为善的美好心灵.作为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应从中受到莫大的启发和教益,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就教师而言,“微笑”体现了对学生热忱关心、赞扬、爱护以至宽容和期待,是一种爱的表现,它常常能打动、启迪和熏陶学生的心灵,造成宽松和谐的气氛,其产生的效果要比冷脸批评、指责以及惩罚好得多.记得刚出校门走上讲台时,同行们关切地告诉我,对学生要“严”,要“威”,老师就得像老师样,要让学生“服”你;同时又觉得自己年纪轻资历浅,压不住学生,因此,对学生总是摆出一副不苟言笑的表情.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看到了我便是“敬而远之”,师生之间隔着一堵无法逾越的墙.  相似文献   

20.
舞蹈是以人体姿态、表情、造型而特别是动作过程为手段,表现人们主观感情。舞蹈以身体动作过程来展示心灵、表达情感。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口传身授”教学法长期的被各位舞蹈教师所受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