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的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2.
夏成道 《学语文》2011,(1):74-74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重要品质.没有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会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已越来越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学校对口语交际能力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3.
口语交际课是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为任务的一种听说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具体地说,口语交际能力是在交谈、演讲和论辩等口语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根据特定的交际目的和任务,切合特定的语境,准确、得体、恰当、生动地运用连贯和标准的有声语言,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体现新课标理念,优化口语交际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努力凸显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是口语交际训练不同于以往听话或说话训练的一个显著特征。听话、说话是单向的活动,而口语交际则是一个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  相似文献   

5.
施敏燕 《教师》2013,(24):65-66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它是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凭借的人与人之间的言语活动。学生是进行口语交际的主体,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教学的目标所在。在教学  相似文献   

6.
"口语交际"是指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交际主体、交际载体及交际环境这个三要素起着主导作用。如果把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口语交际课堂,比作一首动听的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口语交际产生于特定的环境,离开“特定的环境”,口语交际无法进行。因此,精心创设交际情景,是口语交际的“灵魂”。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是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所以,“交际”成为口语交际的“核心”。人的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逐步习得的。故此,在教学中和日常生活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是在具体情景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展示学生交际能力、文明态度、语言素养的  相似文献   

9.
口语,就是人们在谈话时用的语言,是相对于书面语言来说的;交际,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接触。那么,通俗点说,口语交际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与接触时用的语言。依《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规范地说,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可以理解为:口语交际是凭借昕、说,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来往接触、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的社会交往行为.以往的"听说训练"缺乏交际对象和交际的目的,没有交际环境,只是单向的静态语言,而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它需要双方不断发出信息,接收信息,并及时应对反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越来越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社会,现代教育的主题是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交际”、“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其中“学会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最实际和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一,不会交际也就意味着无法与人交往。良好的交际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  相似文献   

13.
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要求。但不可否认,有些语文教师在思想上对口语交际教学还不够重视,表现为:重视阅读课,忽视口语交际课;重视朗读指导,  相似文献   

14.
口语交际是一个社会人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要想提高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要从学生时代开始训练。培养学生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口语交际     
李淑艳 《贵州教育》2009,(3):44-46,53-56,48,49
复习目标 口语交际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活动,与人谈话、交流、沟通,都需要交际。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口语交际实践训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掌握口语交际技能,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并灵活运用到语文学习和生活中。从而全面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社会的需要,而且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应该高度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积极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切实而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基础。同时,让学生具备日常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样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学生会建立一种倾听、表达和交流的情感,进而学会在人际关系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具有合作的精神。因此,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有一  相似文献   

18.
胡开平 《小学生》2011,(4):45-4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由此可以知道口语交际要求交际人能随机应变、思维灵活、反应敏捷,同时也是交际人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包括听话和说话。听话和说话是人类的口头交际形式,它既是人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一种生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进入21世纪,社会对人的素质有更高要求,特别需要每个人有较强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口语交际不仅是人类必需的基本技能,更是人与人交流的情感需要,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新课程语文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应该说,口语交际是听语、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训练每个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