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施,义务教育多元化筹资问题逐步转移到各级政府财政关系如何组合才能最好地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上来.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认为义务教育作为典型的地方公共物品由地方政府提供效果更好,但实证研究对此仍然缺乏一致的结论.究竟是正在全国推广的“省管县”所代表的分权体制,还是“新机制”的省级统筹体现的集权趋势更有利于实现公共教育服务的均衡化?在基于浙江省2005-2009年小学校级数据和区县数据分析后,发现:分衩明显的“省管县”财政体制并不能有效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差距,而集权取向的“新机制”能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虽然浙江省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比例不高,但城乡差异不大,说明县级政府在近年来向农村倾斜经费,且主要用于保障学校运转,人员经费存在一定的城乡差距,差距来源于非财政性的经费.此外,城乡小学公用经费的差距因为“新机制”关于公用经费的规定得到了显著改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的建立促进了教育均衡.因此,应适度提高省级政府的财政统筹分配权,科学制定公用经费标准,动态调整保障水平,逐步抬高底线.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BOCD项目库中1994-2001年江西省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视角讨论了省内财政制度安排对基础教育供给的影响,发现省以下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不利于县级基础教育的投入,分权导致地方福利损失;转移支付总体影响不明显,但税收返还显著正向增加基础教育供给。本文结论得出的政策含义是对基础教育的供给应当实行适当的集权,省级政府应该成为基础教育最主要的教育财政责任承担者。通过上收基础教育事权,尽可能保证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来源,减弱县区基层政府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程度。有必要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一定系统的改革,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面临诸多困境,为了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进程和地区间均衡发展,应在农村地区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由政府承担所有的义务教育经费。同时,各级政府应明确划分财政责任:中央政府承担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地市和县级政府分别承担基建经费和公用经费,省级政府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资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  相似文献   

4.
简论义务教育财政保障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义务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国家财政的强力保障。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财政保障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不明,县、乡财政负担较重。治本之策在于建立以“定额拨款”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保障体系,由中央财政支付教师基本工资,省、地(市)两级财政负担其他的个人事业性经费,县级财政负责事业性经费的公用部分和基本建设经费,免除乡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  相似文献   

5.
实现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利用1999-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了计量模型,并运用双重差分等方法对近期三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效果进行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无论是集权取向的"以县为主"和"新机制"改革,还是分权取向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于缩小义务教育经费的城乡差距均具有显著作用。考虑到义务教育经费供给的政府层级与学校之间的有效互动距离,未来应更加注重分权取向改革,不断提升县级财政的义务教育经费供给能力,同时根据各地财力状况与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现实,相机采用集权取向的协同政策以增进分权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探讨我国教育投资县级统筹可行性的基础上,从县级政府教育权责与其财力的非对称性、县级财政统筹的低层次性、县级统筹不能缩小城乡教育差异性三个方面论述了县级统筹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了以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为主的教育经费投入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政府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政府部门主要是通过教育资源配置来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其中财政经费、生源与师资是三个关键资源.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级政府承担了经费投入的主要责任.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县级及以上地区的教育财政投入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类地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承担农村职业教育各项经费支出的分担机制作出合理划分,文章在确定三类地区基本满足当前阶段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正常需要的最低保障经费的基础上,根据各级政府的财政能力,对三类地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承担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各项经费的财政责任分工提出具体建议,并据此对三类地区各级政府分担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最低保障经费的数额及其比例关系做总结,据此对建议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浙江和江西两省2005年相关数据的定量研究发现,县级教育支出都明显地受到地方财政实力的影响.财力性转移支付在两省都会正向影响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支出,但上级指定用途的专项补助,在江西省干扰了县级政府的支出行为.使得它为了完成配套,或是完成上级指定的项目,不得不减少本级的教育投入,而在浙江却不会产生挤出效应.看来相对雄厚的地方财力会使得教育支出更有保障,而财力较弱地区更依赖上级的转移支付,只维持对教育的基本支出需求.在不改变当前干部考核机制的情况下,单纯靠转移支付并不能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私立大学经费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既有学校本身资金周转问题,也有更深层的政治社会原凶.日本私立大学的经费主要来源是学费以及政府财政补助.经费匮乏带来严重后果,不仪私立大学公共设施不足,办学条件恶劣;同时使得私立大学过分发展文科.政府对私立大学的财政补助对私立大学本身来说也是一淝"双刃剑",财政上更加依附政府资助,又在办学上接受政府领导,进一步丧失"私"的特性,成为政府主导下的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通过深入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西南地区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经费状况已经明显改善.但是,仍旧存在办学条件特别是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学校办学经费困难、人们对政府相关工作的满意度偏低的问题.因此,西南地区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力度;应建立以中央和省级财政为主的基础教育经费筹措体制,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西南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要在尽快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4%以上这个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对教育的欠账问题;与此同时,加强县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经费管理方面的责任与权力.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流动人口子女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虽然政府制定了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财致政策体系,但由于在教育实践中存在诸多财政困境,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仍然是个未解决好的难题.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政府应采取以下几项财政措施:一是建立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制度;二是建立地方政府问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责任分担制度;三是楚立中央政府"动态经费拨款制度";四是建立民办学校"政府财政资助制度".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匈牙利的教育财政政策从保守到开放,经费来源由单一的国家拔款到多渠道筹措,随之政府的财政责任也由集权走向分权。借鉴两国的有益经验,我国的教育财政改革应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构建合理的、多元的经费投入结构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县级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1994年推行分税制后中国县级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主要是县级财政支出的激励不足.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中国特有的行政集权和财政分权体制下,县级政府基于自身政绩考核和升迁的需要,而将有限的财政资源优先安排给不断扩张的财政供养人口,以确保社会稳定,其次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基建支出,从而挤占了教育支出.同时还发现,这两方面的支出对东部与中西部县级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替代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另外,由于不注重干预机制的设计,上级基于县乡财政困难为由而加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县级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产生了负激励.  相似文献   

15.
董天鹅 《职教论坛》2012,(10):73-76
在目前财政分权的体制下,中职教育免费由省级政府统筹,省级政府的财政能力直接关系到免费政策的顺利实施.因此本文以省为单位分析各地方财政对中职教育的投入保障能力:一是考察地方财政对中职教育的总投入,包括中职财政投入总量及占GDP比例、中职财政投入负担情况;二是考察地方财政对中职教育的生均投入,包括中职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中职生均预算内经费及其相对指数.以此判断各省中职财政投入保障能力的强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中职教育免费对省级财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推动教育财政发展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财政”是站在政府角度提出的一个范畴 ,其目的是要考察政府在教育经费提供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财政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推动教育财政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调整教育财政规模的统计指标 ;拓宽教育财政收入来源 ;完善教育财政体制 ;强化教育财政的预算约束 ;改进教育财政经费管理。  相似文献   

17.
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有三个突出特点 :受教育者和政府共同负担经费 ,政府经费以地方负担为主 ,居民义务教育负担城乡有别。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着义务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地区、城乡、学校之间资源分配差距拉大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间财力资源与义务教育责任的不对称 :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 ,但不承担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 ;县、乡政府财力薄弱 ,却承担着举办义务教育的筹资重任。建立规范的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更大财政责任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是解决在贫困地区表现最为突出的义务教育经费问题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私立大学经费问题的产生,既有学校本身资金周转方面的原因,也有更深层的政治社会原因。日本私立大学的经费主要来源是学费以及政府财政补助。经费匮乏导致私立大学公共设施不足,办学条件恶劣,同时过分发展文科。政府的财政补助导致私立大学在财政上更加依附政府资助,又在办学上接受政府领导,进一步丧失“私”的特性,成为政府主导下的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县级财政运行中的问题和矛盾,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日益突出而尖锐.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上,通过透视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财政收支缺口很大、财政赤字消化困难、财政债务风险沉重等因素对县级财政发展的制约与影响,以及由此衍生滋长的"乱收费"行为、财政平衡虚假、会计信息失真等连锁反应问题,深入剖析其成因,并引导出积极探索走出县级财政困境的对策,实现县级财政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财政资助的比例一直较低,2008年仅为4.26%.由于缺少政府的财政资助,民办高校办学经费只有依赖学费和杂费,90%以上的民办高校90%以上的办学经费依靠学杂费收入,办学经费捉襟见肘.政府财政资助的缺失导致民办高等教育公益性受损,甚至出现民办高校倒闭现象.政府应该根据民办高等教育的外部性,制定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