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宽容的困惑     
正我们都知道,应该用宽容之心对待犯错的学生。可是,如果你面对的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偷窃学生,一次次宽容,却换来一次次失望,那么,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宽容下去?自从走上三尺讲台,前辈们嘱咐最多的就是要全身心地去爱孩子,用宽容的心对待孩子犯的错。从教十余年来,我一直牢记教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爱和宽容对待每一位孩子,不敢有丝毫的放松,怕自己小小的失误就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可上学期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困惑,宽容,使孩子变本加厉,更让我手足无措。我们班的数学教师严老师,跟学生们打得一片火热,相处得非常融洽。因为有身孕,宿舍离教室也非常远,平时她喜欢叫我们班的晓  相似文献   

2.
“有生的日子天天快乐,不必在意生日怎么过。”一首歌这么唱道。往年生日,我不见得比平时快乐,却充满思索;今年生日,我比平时更平静,却更充满思念。“今天是农历腊月十四,是你的生日!”我不由自主地提示自己。“孩子生日母亲痛”,我想起母亲生我育我的艰辛,更想起三个月前母亲离世、  相似文献   

3.
父母习惯于教导孩子,而不善于引导孩子。有些孩子比较内向,平时喜欢一个人待着,不喜欢和同伴玩,和父母的交流也不多。这不仅与孩子的气质类型有关,也与父母的性格特点、教养方式、成长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孩子张敏在八一年高考中,以491分获得了全省文科第一名的好成绩,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常常有人问我们平时是怎样抓好孩子的语文学习的。其实,我们平时对孩子管得不多,也不那么自觉,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大家的敦促,使我们认真回顾了一下孩子的成长过程,觉得把我们过去的一些并非自觉的做法和不成熟的体会加以总结,或许对家长们不无好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从小就应注意孩子的智力培养,而学习语文是学习其它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和工具,因此,家长首先应当充分认识语文在培养孩子智力中的重大作用,自觉地引导孩子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想必同学们肯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既然同学们喜欢,我们又何尝不可把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让我们的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呢?从一定意义上说,游戏本身除具有娱乐功能外,还具有学习功能。它从来就是和儿童不可分的,是儿童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能使儿童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体验。孩子是在游戏中长大的,游戏化的学习和生活是更适合他们的方式,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又该如何帮助学生在游戏中成长呢?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反思。  相似文献   

6.
——尊重的内容有很多,总的一点是,要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看待,而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具体的方法是将心比心,我们不喜欢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也就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其实有时孩子在物质上需要的并不是那么多,他们需要父母对他们精神上的关爱。 ——如果您想让孩子聪明起来,就不要说孩子怎么那么笨;如果您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就不要说孩子除了不喜欢学习什么都喜欢。 ——如果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当他面对别人的时候,他会失去自信,没有勇气也没有意识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 ——与子女有效沟通需要有一些技巧,但是更重要的是态度。在交流中对孩子真诚、信任、接纳、尊重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訾非: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主任,硕士生导师。父母关心孩子无可厚非。但过于密切的关注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是孩子更顺利的成长还是事与愿违阻碍了孩子的发展?为此我们采访了心理学家訾非老师。父母对孩子紧盯的做法最大的负面影响是孩子难以成为他们自己。他们长期在父母的关注、期待和控制之下,只知道别人期望他做什么,却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些孩  相似文献   

8.
孩子怎么总是喋喋不休地提问题?孩子怎么总是喜欢和别的孩子比这个,比那个?孩子怎么总是倔倔地和我闹别扭?……现代父母很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而心理健康的前提是满足孩子成长的心理需求。亲爱的父母,请和我们一起,从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入手,听听他们都有哪些心理需求,看看专  相似文献   

9.
宋少卫 《中华家教》2013,(Z1):24-25
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父母,每天尽心竭力地教育孩子,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天天陪孩子学习到深夜,可是孩子身上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成长问题;而有些父母似乎并不是很在意孩子的成长,每天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但孩子却非常争气,自己主动学习、不懈进取,学业和事业异常成功。很多父母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此大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一幕幕:你性格外向,喜欢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可是你的女儿很害羞,整天粘着你,不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游戏;你的丈夫总是希望你们的儿子成为足球明星,但小男孩却喜欢蜷在床上读一本好书……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为孩子取得的成绩骄傲.然而也有一些时候,我们会感到困惑、惊讶,为孩子的能力、兴趣或者性格感到失望.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希望自己的孩子哪怕有那么一点点的与众不同.其实,我们应该让孩子"本色出演",演绎自己向往的人生——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尽管这对父母来说绝对是个挑战.  相似文献   

11.
赵萍 《学前教育》2008,(6):35-35
如今家长们普遍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以及各种兴趣特长培养,可是对于孩子的饮食健康却少有关注。尤其是许多年轻的妈妈,工作压力很大,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自身饮食都不规律、不均衡,更别说孩子了。我们曾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进餐情况,比如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有哪些.家长对这些食物的营养了解多少,家长是如何制作的,  相似文献   

12.
《家教世界》2014,(7):4-8
正《让孩子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家是一个伴着浓浓书香的快乐之家,家庭成员谨遵"耕读传家"之祖训,工作之中以书为师,工作之余以书为乐。平时我们非常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注重孩子的品格培养和知识学习。女儿快七岁了,一向喜欢读书。她自还没认字起,每晚睡前都会要求我们给她讲一个小故事,如果遇上她最爱听的,就要求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再  相似文献   

13.
李子勋 《山东教育》2005,(27):61-61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5岁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最大的可能是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存在信息误解,某些不当行为被父母无意识强化的结果。比如,5岁的孩子不喜欢父母忙自己的事,不怎么在意他;而当他犯了一个错误的时候,父母立即增强了他的关注。为了让孩子改变而增多对他的表扬和爱,结果反而使孩子犯罪的冲突增加。  相似文献   

14.
晏红 《家庭教育》2006,(11X):9-21
孩子怎么总是喋喋不休地问问题, 孩子怎么总是喜欢和别的孩子比这个,比那个, 孩子怎么总是倔倔地爱和我闹别扭, …… 现代父母很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而心理健康的前提是满足孩子成长的心理需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主持:成绩好的孩子更有学习的劲头,更多地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发展前景好的孩子,多才多艺又有爱心,受到周围人的喜欢。成绩和发展有时候是相互促进、相互补益的,而有时也会出现矛盾和不均衡。那么我们的同学们更看重什么呢?下面就让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505班的同学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6.
有问有答     
孩子很爱看书,作文为什么写不好?问:我家孩子10岁了,非常喜欢看书。平时没事的时候他不爱做其他事情,总是捧着书看。他什么方面的书都爱看,历史、科技、文学等等。我们觉得孩子爱看书是好事,就尽量满足他。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孩子的作文却很差,甚至写出的很多句子都不通顺。如果  相似文献   

17.
"有生的日子天天快乐,不必在意生日怎么过."一首歌这么唱道.往年生日,我不见得比平时快乐,却充满思索;今年生日,我比平时更平静,却更充满思念."今天是农历腊月十四,是你的生日!"我不由自主地提示自己."孩子生日母亲痛",我想起母亲生我育我的艰辛,更想起三个月前母亲离世、一个多月前父亲又痛苦作别人间的往事.生死分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18.
武凤霞:老师们好!在近段走进课堂听课以及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读童话,但是,很多孩子对童话学习却不感兴趣,有时,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学得索然无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童话都占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低中年级,童话的分量更重。那么,什么是童话?童话又该如何教呢?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音乐教育在新教学理念的带动下得到了可喜的发展,尤其是小学与初中的音乐教学,其变化发展更加迅速,但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这一领域,还有许多急需我们教师去解决的问题。笔者经常会听到同行中有人感叹现在的高中音乐课太难上了,并时常有这样的疑问:(1)为什么学生们那么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2)为什么可爱的孩子,在音乐课中那天真活泼的表现,没能随着他们的成长而变得更出色?(3)为什么高中音乐课中学生的表现往往死气沉沉?(4)为什么在一些中小学音乐交流活动中,经常会看到令人叫绝的优质音乐课,却鲜有高中音乐欣赏课的范例演示?(5)怎…  相似文献   

20.
正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心理弹性的概念以及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弹性呢?其实,心理弹性的建立和培养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平时注意使用一些小策略,就能帮助孩子变得更强大,更加勇敢地直面生活中的挑战。在孩子成长发展的道路上,家长要积极协助,帮助他们有效地避免一些困难或挑战,但这不意味着为孩子清空所有的"绊脚石"。事物都有两面性,有时候压力也意味着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