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垫击新技术──脚踢排球阎智力国际排联在1994年4月份行政会议上通过,经9月份国际排联代表大会批准,重新修订了七条1993至1996年国际排球竞赛规则。其中将膝关节和膝关节以上任何部位都允许触球”一条,改为“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分”,并于1995年...  相似文献   

2.
随着排球运动向商业化、职业化转化步伐的加快,国际排联在1994年对比赛规则又作了重大的修改。尤其是将原规则中的“膝关节和膝关节以上部位都允许触球”改为“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位”,许多专家、学者们都预测这会给排球运动的技战术带来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3.
前言 在世界排球运动飞速发展的今天,“攻防不平衡”攻强防弱一直是国际排联多年来为之努力改变的核心问题,为了改变现状,提高比赛的竞争性,观赏性。94年9月国际排联对规则进行了重大修改,在新条款中将防守时允许用膝关节以上部位触球修改成全身的任何部位都可触球。研究规则总结规律,创造新技术是当今排球运动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将在排球运动向着更激烈的方向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排球脚垫球技术初探贺明津为适应排球运动战术水平的发展和创新,去年底国际排联对比赛规则进行了一些历史性的修改。其中之一便是:"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位,取消原膝关节以下部位触球即为犯规的规定。"此项规则修改的目的在于减轻强有力的扣球给防守带来的压力,促...  相似文献   

5.
浅谈膝部以下部位触球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周明华1994年排球规则作了新的修改: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分,取消触及膝关节以下为犯规的规定。这一规则的修定,宣告了排球运动限制身体某些部位不能触球历史的结束,为身体的全面触球开辟了广泛的应用前景。1994年11...  相似文献   

6.
脚的参与不会改变排球运动龚健1994年9月,国际排联在希腊雅典对排球竞赛规则作了重大修改,并已于199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修改的八条规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规则14、4、且的修改,即取消了原规则中“膝关节以上包括膝关节”等字样,而改为“球可以触及...  相似文献   

7.
谈排球脚击球的历史及现状    郑焕然,张丽随着排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为争取更多的观众和商家赞助,使排球比赛在紧张激烈之余更具有观赏性,国际排联对击球范围和判罚尺度一再扩大和放宽,最后规则将击球部位扩大到身体的任何部位,也就是说排球规则允许脚击...  相似文献   

8.
是球迷,就知道排球与足球是针尖对麦芒的死对头。既然你足球不让我用手,我排球也不让你用脚。但如今世道变了,就在排球庆祝百岁诞辰之际,国际排联向国际足联伸出了和平的橄榄枝,宣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排球场上为大脚解禁,即修改了原规则中只许膝盖以上部位触球的规定。 这算得上是排球百年历史中最重大的原则改变。有人担心,未来的排球将有可能沦落为“脚踢排球运动”。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排球规则不管怎么演变,万变不离其“手”。排球五大技术传、垫、扣、拦、发,样样离不开手。而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排球新规则修改部分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对全国排球锦标赛的6支男排劲旅的16场比赛进行了专题临场统计,通过对发球效果、膝部以下部位触球和放宽击球尺度等方面的分析和讨论,试图寻求排球新规则对排球竞赛影响的程度与范围,为提高排球运动的技术、战术水平和竞赛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足球教室     
脚背外侧接地滚球、反弹球技术学习中的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首先明确其动作要领。脚背外侧接地滚球动作要领:面对来球,支撑腿屈膝稳定支撑身体重心,支撑位置常常在球的侧面。接球脚稍提起,膝关节和脚尖稍内转(向支撑脚一侧靠近),以脚背外侧正对来球。在支撑脚的前侧方触球外侧部位(球体靠近支撑脚一侧的部位)。在脚触球时踝关节要适当紧张,并伴有一个向接球方向“推送”的  相似文献   

11.
流言     
《新体育》2013,(8):19-19
——在江苏常熟举行的“直横大战”乒乓球赛上,大满贯得主张继科直接用脚回球得分,获得全场喝彩的同时,也引来了坊间热议:乒乓球还能用脚得分?否认:“直横大战”作为一项娱乐大众、推广乒乓球运动的表演性赛事,适当放宽规则尺度是允许的,但是在正式比赛中,这种同球是不能得分的。国际乒联竞赛规则中这样写道:“乒乓球必须南手带动乒乓球拍击球过网到对方球台,对方没接到球则得分。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击球即使到对方球台也算失分。”  相似文献   

12.
排球场脚踢球种种李安格,刘宝仁新的排球规则规定,在排球比赛中,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触球。这一新的规则对提高排球防守的成功率,减少失误率,增强排球比赛的紧张激烈程度,提高排球的观赏性、丰富排球的技战术内容,进一步推动排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无疑将具...  相似文献   

13.
现代排球战术发展趋势探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世界排球运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在内容、形式等方面日益革新,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而广泛普及和大众化。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排球竞赛规则不断革新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促进了排球运动的自身改革,每球得分制的使用,自由人的出现,发球区的扩大,允许身体任何部位击球等等,导致了技、战术的革新,充实了排球运动的内涵,丰富了排球运动的表现形式。排球比赛的战术形式和战术内容也随着人们的运动实践和体育科学研究的深入而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简单的传来垫去到集体间的默契配合,从粗糙单一的高举高打到精致细腻…  相似文献   

14.
规则问答     
湖南宜章县球迷赵舒:在比赛中如何判定脚踢球违例? 答:规则禁止用脚踢球,如队员踢球是违例。但由于在篮球比赛中,很难避免身体的其它部位接触球,因此规则又明确规定:只有故意地用膝、膝以下腿的任何部位或脚去击球或拦阻球,才予以宣判脚踢球违例;脚或腿偶然地碰球不算违例,比赛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5.
现代排球技术的“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排球技术的“五化”特征屈东华,张秋霞随着世界排球运动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和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完善,现代排球技术正向着发球高点化、垫球多样化、传球速度化、扣球力量化、拦网滞空化的方面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其发展势头更猛。为此笔者就目前排球技术的“五化”...  相似文献   

16.
郭强 《体育教学》2002,(5):49-50
“足排球”是由排球演变而来的,它延用了排球赛法的基本模式,并含有足球技术动作而得名。是作者在总结“三大球”篮、排、足的共性及其规则差异之后,突破思维定势,应用逆向思维法产生新的构思而设计发明的。我们设想发明一种具有三大球的特性,同时把规则中“禁手”、“禁脚”的限制“解放”出来,变为头能顶而顶得住,手能击而击得稳,脚能踢而踢得上,头、手、脚齐上阵的运动新项目。“足排球”也可视为是排球“深加工”后的“产物”。它取特制的“气排球”用球,类似旧式篮球内胆,市场没有销售,用普通排球代用。吸收了“反弹排球”…  相似文献   

17.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其规律即该事物在特定条件下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排球比赛从来是在排球竞赛规则制约下进行的,其竞赛规则即是排球比赛发展的“特定条件”。随着这一特定条件的改变(排球规则多次进行修改),排球比赛规律亦随之变化。通观排坛历史,这种变化是呈双向性的,一方面体现在规则对比赛技术的制约,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比赛技术对规则的反制约。譬如“持球”、“连击”规则判罚严,促使“飘球”产生制约了上手双手接发球技术,发球得分率上升,但却导致接发球新技术——垫球出现;“允许拦网手过网击球”规则的实施,刺激了“平拉开扣球”技术的产生;“增设‘标志竿’”,接着“‘标志竿’内移”的规则,致使拦网得分率大幅度增长,迫使扣球另辟蹊径,又一一涌现出“短平快”、“时间差”、“前飞”、“背溜”等扣球技术;“允许拦网触手后还可三次击球过网”的规则,给排球比赛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不仅促使反击战术多样化,更使“反攻系统得分”地位的突出为必然趋势。 1988年12日15月,国际排联又颁行新规则。新规则究有哪些特点?我们怎样缩短对新规则“不适应—适应—新技战术出现”的过程,是我国排球界莫此为甚的重大课题。本刊现发孙德利”排球新规则若干问题初探”、“女子排球比赛决胜局发球手段选择之浅见”两篇专论以飨读者。并请读者热情赐稿,以期引起我国排坛人士进一步的商榷、探讨和争鸣,求得向解决“莫此为甚”之排球比赛规律渐次靠拢,推动我国排球运动在训练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都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气排球竞赛规则与室内排球竞赛规则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气排球竞赛规则的制定更注重于健身与娱乐,这样就降低了运动员对技术的重视程度,降低了比赛的激烈性和观赏性,而室内排球的竞赛规则竞技性较强。建议通过比较分析对气排球竞赛规则进行一定的修改,这样就有利于其在大众体育运动中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气排球运动的开展,提高运动参与者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M“04规则”规定:击球员球槌触及球门或终点柱,使与其接触的球产生移动,被移动的球放回原位。这是击球员因非规则允许的原因触及了界内球,被判为触球犯规。这种球与球门、终点柱接触(或靠近),球槌触及门、柱震动引起的球的移动,是间接移动球,但在判罚上为什么不称为“间接移动球犯规”,而称作“触球犯规”呢?主要的原因是球的受力来自“球槌”,而不是来自“击球面”。竞赛规则规定“击球是指击球员用击球面击打自球的行为。”用球槌击打球是违规的行为。当然这里的“球产生移动”亦应看作是球槌借助门、柱等物质间接触球的结果,把它称作“…  相似文献   

20.
少年足球技战术测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们在总结了近年的实践成果基础上,设计了几项少年足球运动员技战术测验方法,并在“第五届走向二○○二年全国足球夏令营”技术比赛中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一、行进间颠球射门(12岁) 1.方法:在距罚球区30米处开始,颠球至罚球弧内射门,以时间计算成绩。方法如图1。 2.要求:①颠球队员双脚必须触球三次以上。②允许手臂以外任何部位触球。③颊球落地须在落地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