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产业集群、企业行为与企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一个影响产业集群中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框架,并对珠三角产业集群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和资本资源、高质量人力资源等更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也有助于企业经营所需资源的取得、企业间的互动、知识的流通;在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互动和知识的流通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机制是产业界和理论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产业界和理论界已就“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追寻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是企业未来的价值所在,知识管理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利器”等观点达成共识。但是,知识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相互关系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知识管理为什么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2)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式如何构建?(3)知识管理如何在企业核心竞争力领域实施?不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知识管理还是核心竞争力理论,都将在企业的实践应用中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在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背景的前提下,通过对该领域的文献综述进行回顾、评价,深入、祥实地分析了知识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从研究领域和性质上界定了论文的研究重点,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知识观和知识管理的目标观分析,以此形成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从而提出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与发展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式。在此基础上,把形成的理论应用在产品开发领域,并把知识管理系统模式具体细化为产品开发领域广泛应用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协同产品商务(CPC)系统。然后对一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运用典型的案例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说明和修正,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展望该领域的研究趋势。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创新尝试:(1)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互作用的理论。从核心竞争力的知识观和知识管理的目标观分析,来深刻认识并提出知识管理和核心竞争力这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2)根据知识管理的目标观提出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与发展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式。(3)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机制形成的理论在产品开发领域的应用;协同产品商务(CPC)知识管理解决方案在企业中的开发和实施。  相似文献   

3.
闫旭晖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9):203-204,192
企业核心竞争力难以模仿性的研究是许多企业家所关注的复杂性问题。本文用系统思想从"突现与层级"、"通讯与控制"和"进化与自组织"三个原理对核心竞争力形成和作用过程的机理和条件作了分析,指出核心竞争力形成和作用过程的复杂性、非线性和不可还原性是核心竞争力难以模仿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李松  董沙沙  周佳 《情报科学》2013,(2):54-57,62
信息化对生产企业竞争力形成和提升的作用越来越得到企业的认可。企业竞争力用利润指标衡量;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支持能力用信息技术的累计投资指标代替;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包括时间、质量、管理成本、服务、品种和客户,并采用相应的可度量的指标衡量;信息技术通过对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的促进作用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建立了基于表现层、因素层和决策层的企业竞争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揭示了企业竞争力提升和形成的动力,并指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模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技术能力的核心,企业要想超过或战胜技术领先者,必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是技术研发竞争力、技术垄断竞争力和技术利用竞争力等三种能力的统一和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合力,这三种能力构成了技术创新竞争力的新内涵。本文分别从这三方面研究武汉高新企业技术创新竞争现状及其提升政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围绕知识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形成的特征,从知识资本和道德资本与知识型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依存关系出发,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认为知识型企业只有将自身拥有的知识资本和道德资本整合起来,与环境建立共生关系,才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锻造企业文化凝聚铁路系统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锻造优秀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对我国铁路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论证锻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试图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为其他国有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CIMS--制造业一体化信息工程的最有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发展CIMS是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国家的竞争力.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应用,我们提出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的新提法,使CIMS的内涵更丰富,也便于我国企业从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其中合适的技术.简单地说,CIMS是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实现企业的优化运行,从而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比较完整的定义是:"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从市场需求分析到最终报废处理)的各个阶段.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及资源优化,实现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和优化运行,达到人(组织、管理)、经营和技术三要素的集成.以加强企业新产品开发的T(时间)、Q(质量)、C(成本)、S(服务)、E(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企业集群创新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企业集群创新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方法,着重对企业集群创新行为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复杂产品系统的技术开发模式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复杂产品系统生产对于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复杂产品系统和企业技术能力的分析,提出从技术宽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来认识复杂产品系统,并提出复杂产品系统技术研究开发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上海民营高科技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飞  陈洁  郑菁菁 《科研管理》2005,26(2):113-119,82
核心技术竞争力对于上海民营高科技企业未来成长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在分析核心技术竞争力定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上海民营高科技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形成的牵引张力和阻碍力,最后阐述了核心技术竞争力成因研究对上海和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能力学派的理论研究框架,结合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实践,开展相关研究。从价值链视角,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平台内涵、构成及发展层次;指出基于企业专利平台,从战略、组织、技术三个层次开展创新整合,能够推动企业核心能力的环境元、变革元、管理元、技术元的形成与不断升级。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实现成本领先与差异化战略的有机结合,从而获得持久竞争优势。本研究成果对高新技术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相关研究结论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以专利平台为突破口,制定核心能力培育策略、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理论启发。  相似文献   

13.
企业情报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企业情报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从人员、物质、信息、活动和效益五个层面构建了企业情报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此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最后介绍了企业情报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为企业情报竞争力的具体评价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岚  张祥建 《科学学研究》2007,25(1):132-137
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设计包含5个维度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这些评价指标,构建一个基于人工智能BP神经网络的专家模型,系统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为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及实施提供有益的工具。实证研究表明,该指标体系与神经网络专家系统能较好地解决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增长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企业内部能力成长环境的角度构造出包含6个要素的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培育模型,并对培育模型中各要素进行了具体阐释,最后结合能力结构模型给出了企业竞争情报能力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企业项目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热点。旨在总结国内外通用项目管理能力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评析企业项目管理能力与通用项目管理能力的不同,阐明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内涵与特征,指出当今项目管理能力研究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王霞 《科技与管理》2011,13(3):87-89
企业的战略协同能力决定了其市场地位,技术路线图是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战略协同的有效方法,系统介绍了T-plan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流程,在此基础上从战略要素协同机制、隐性资源利用、提升核心能力三方面分析了T-plan技术路线图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协同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华大创新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究其"核心能力"形成的现实背景及构建路径,总结概括其"核心能力"的特征,从而为建立能够反映"基于科学的创新"模式内在规律的政策框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组织虚拟化进程中,虚拟企业是虚拟化企业获取异质资源的平台,而网络能力是企业将自身优势资源与外部异质资源转化为虚拟化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本文以虚拟企业理论和网络能力理论为基础,界定虚拟化企业及其网络能力的概念,从动态能力的视角提取并分析虚拟化企业网络能力的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探讨虚拟化企业网络能力的形成机制与提升策略。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对本文观点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0.
王淼  潘学峰  葛雍 《软科学》2003,17(5):60-61,65
企业核心能力在企业发展中体现出来的刚性制约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和创新。同时,竞争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企业难以保持某一时点或者短期内的竞争优势。所以,超越核心能力刚性,在企业中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