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电能、内燃机动力以及新兴化学工业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国家。德国在电气、内燃机、化学工业和炼钢工业等四个重要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家和科学成果,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德国经济飞速发展。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过了所有欧洲国家。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交错进行;迅速将科学理论、发明转化为生产力,并大力发展新兴工业;轻重工业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美国先后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到中国、日本等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它使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也深深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二战后期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直持续至今,它无论从规模、速度和影响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前两次.对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赵家祥等把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称之为技术社会形态,认为用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相互关系的理论能够很好地说明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的两次重大变化。第一,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一些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生产力先进、经济发达的国家,却依然停留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出现了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不相吻合的实际状况。第二,由于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工业社会将被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汽车工业是世界强国的一个重要工业,曾被美国的学者彼得·德鲁克称为“工业中的工业“.它是一个在技术上具有高度连续性的工业,集成了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大量技术,涉及许多的工业领域,属于关联度极高的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标志,也是欧美发达国家除高技术产业以外仍牢牢掌控的少数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2003年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在论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时,讲到法国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在美国和德国后面,由原来的世界第二位下降到第四位。关于其原因,教材第107页首先提到“法国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经营的落后,造成农业生产技术的  相似文献   

6.
19世纪初,当时的德国境内小邦林立。长期的封建割据,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其国力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英国和法国。但半个多世纪之后,德意志民族却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引领了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终于成为了欧洲头号工业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曾是一片废墟,并且分裂为两个国家,但几十年之后德国却又重新崛起,成为世界经济三强之一,并再次实现国家的统一。事实表明,正如"战后德国经济复兴之父"艾哈德所说,没有人比德国人更清楚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二战”之后,鉴于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灾难,国际学界以英美等西方国家现代化“正常道路”为参照,对德国现代化道路进行反思,提出了具有负面认知的“德意志独特道路”观点。而实际上,德国现代化既存在一种欧洲乃至世界现代化语境下的共振,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律,呈现一种与时俱进、稳中求进的独特现代化历史逻辑。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德国统治阶级通过开明专制和改革等“上层革命”方式,实现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平稳转型;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德国通过军事性“上层革命”方式建立起现代民族国家,并且以德意志帝国为平台,在经济、社会、科教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现代化成果;“一战”结束后,德国遭遇西方战胜国的制度性压迫,出现从实行西方“议会民主制”的魏玛共和国到仇视西方文明的第三帝国的极端政治摇摆,造成现代化独特道路的短暂脱轨;“二战”之后,联邦德国兼容并蓄,在吸收西方国家现代化合理因素的同时,回归德国现代化历史传统,坚持与时俱进和稳中求进,实现了德国现代化历史逻辑的自信回归。  相似文献   

8.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整体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先导性战略基础 自19世纪后期开始,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三次现代化后发国家追赶先行国家的成功范例,第一次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美国对英国的追赶,第二次是二战后的日本对美国的追赶,第三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对西欧国家的追赶。每一个成功追赶的范例都创造了以优先改革和发展教育为先导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9.
【专题导读】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美国先后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中国、日本等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也深深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何兴起于美国?我借鉴考证学,运用数据、图例、文字等史料,参考下列书籍:陈宝森的《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刘绪贻的《战后美国史》和《美国统计摘要》,得出结论。一、物质基础雄厚“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世界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虽然人口和土地面积只占世界的6%,但却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2/3,外贸出口的1/3,黄金储备的3/4,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二、人力资源丰富“二战”前夕和“二战”期间,美国引进大量科技人才。据统计,“二战”中仅德国和奥地利就有近2000名科学家移居美国。如下表所示:三、创新精神浓烈美…  相似文献   

11.
课本第一册第 13 3页 :“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明确指出法国先于美国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但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 66页却指出 :“18世纪末 19世纪初 ,法国一些纺织企业已开始使用机器和蒸汽动力 ,其他工业部门也逐渐效仿。”第 67页明确指出 :“18世纪晚期 ,美国纺织业首先引进英国技术 ,建立工厂。”按历史时期一般的划分 ,应是一个世纪分为初期、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 ,显然美国先于法国而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高中与初中课本说法不一 ,让教师和学生怎么办呢 ?刘衤乍昌教授编著的《世界史》—…  相似文献   

12.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位居欧洲首位,在国际上仅 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为第四经济大国。但是,回顾其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德国经济曾因天文数字般的国家统一费用而面临困境,也曾面对尽管政府和企业全面调整却迟迟未见效果的无奈。可以说,德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潜伏”期,却意外地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元区债务危机之后,于2010年后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和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一、阅读以下材料材料 1 第一次科技革命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 ,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二次科技革命 ,使美、德、英、法、日、俄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风起云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它给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 ,又提出了挑战。《世界近现代史》(高中教材 )材料 2 “在科学技术方面 ,我国古代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伟大的作用。但是我们祖先的成就 ,只能用来坚定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 ,而不能用来安慰我们现实的落后。我们现…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就业转移对高职教育的影响--上海地区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上海劳动力就业转移的趋势 18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包括“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第二次现代化则是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  相似文献   

15.
汽车工业是世界强国的一个重要工业,曾被美国的学者彼得.德鲁克称为“工业中的工业”。它是一个在技术上具有高度连续性的工业,集成了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大量技术,涉及许多的工业领域,属于关联度极高的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标志,也是欧美发达国家除高技术产业以外仍牢牢掌控的少数产业之一。然而,我国由于政府的干预和影响、企业改革始终不能到位以及地方政府变相执行中央政策等等一系列体制上的原因,使得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遭受到了致命的障碍。1严格的进入管制与我国汽车工业的竞争不足自从中国政府认识到汽车工业的重要性以后,政府便高度介入了这个行业。况且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就业、税收、上下游产业关联效应等方面的突出贡献,政府应该从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关注其发展。于是,在确定了“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发展方针后,我国政府便采取了严厉的进入管制措施,“推动”汽车工业的“产业集中化”的发展:1.1严格的投资审批制度,即对于轿车、轻型车整车及发动机投资项目,不分限上限下一律由国家审批立项,以此限制社会资本盲目进入汽车整车和发动机生产领域,加剧汽车产业“散乱差”的局面。这使我国的民营资本面临着高昂的行政型进入壁垒。1...  相似文献   

16.
美国和德国都是当今世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它们的经济实力、生产技术、工业产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项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美国和德国的高度发达是以近代工业化为基础的,而近代工业化的实现又取决于两国工业革命的完成。美、德两国的近代工业革命既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规律,又具有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特点。探讨美、德两国工业革命的特点,不仅仅属于世界历史领域的研究范畴,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英国相比,近代美国、德国的工业革命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且成就突出。德国工业革命从19世…  相似文献   

17.
【单元导读】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全球扩张的时期,工业文明在西欧和美国取得巨大成就并席卷世界,把世界纳入工业文明发展的轨道。20世纪初,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经济领域(1)经济结构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重点,出现以美国为代表的重工业为主导的国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9世纪末世界科技中心逐步向北美转移,具体一点讲就是从英国向美国转移。这次历史变迁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一、美国电力技术革命标志着世界科技中心开始由欧洲向北美转移 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主要是在美国兴起和发展的。这次革命则是以电力技术为主要标志,它包括电力、无线电、内燃机、冶金、化工等多方面的技术革新。用电力代替蒸汽动力,标志着工业电气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英德两国从经济上说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两个亮点,国为他们是两次技术革命及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但两国政府对待教育的不同态度却导致了近代工业不同的发展结果。德国由于一开始就从发展教育搞经济,重视国民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并采取一系列其它的措施,使得德国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跳跃式的向前发展,超越了老牌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不久即成为“世界工厂”的英国由于忽视国民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造成了国民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低下,被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超越,丧失了工业霸主地位。英德两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不同结局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进程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人均 GDP,分别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的两个重要的可比性指标。世界银行(98/99世界发展报告)对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规模进行了排名。按照1997年的 GDP 计算,美国以76901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日本 GDP 为47723亿美元居第二。排在第三位的是德国,GDP 为23195亿美元。法国居第四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