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中10个单元Section A部分10篇文章的篇章结构,阐述了篇章策略的内涵,并强调把篇章策略理论引入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及该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指出把篇章策略引入写作教学,既可以加强学生的篇章意识、提高英语写作的谋篇布局能力,也能增强学生有效解读不同体裁语篇的能力,做到以"写"促"读"。  相似文献   

2.
从礼貌看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研究永恒的话题,化与翻译的关系研究方兴未艾。本拟从礼貌理论和跨化的角度来探讨英汉互译中礼貌对等的翻译策略,并提出直译和意译构成一个连续体,翻译策略从总体来看是取这个连续体中的某一值。  相似文献   

3.
篇章是交织的信息连续体。篇章信息重构的首要方式在于运用篇章构建模式进行整体解读。  相似文献   

4.
衔接是个语义概念,指的是存在于语篇内部的意义关系。衔接提供篇章的主线;由衔接表示的连续性能使篇章具有感染力;衔接能使读者为解释篇章去补全必须的缺失项;由衔接表示的连续性构建语境,而语境又是阅读中作预测的基础。英语阅读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效读者,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衔接机制去辨认不同类型的衔接链,因为这些衔接链构成了不同类篇章的骨架、标示出不同篇章的构型。  相似文献   

5.
篇章特征与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篇章特征:主位-述位,衔接和连贯的功能以及其在写作教学中的篇章分析和篇章构建中的运用。指出篇章特征在写作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于卫华 《考试周刊》2010,(49):135-136
篇章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具有一定的结构性,这种结构性主要体现在篇章的衔接性方面。本文阐述了不同学派对衔接这一术语的不同理解,以及篇章中常用的各种衔接手段,为篇章的理解和写作起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赋予语言以结构系统。衔接使句子与句子之间产生某种关系。使句群具有篇章性。本文从动词的时、体形式、省略、替代、照应和平行结构五个方面探索一下语法在篇章结构中的衔接作用,以使给语法教师某些启示,鼓励他们将语法教学和篇章研究结合起采。  相似文献   

8.
从篇章的视角来研究衔接和连贯的关系,在篇章而不是话语的框架下先就各自的概念意义等进行分别论述,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两者关系的相应结论。篇章是指一段传达完整信息、前后连接、意义一致的自然书面语篇。衔接和连贯是篇章中固有的两种语义关系,都有各自的实现手段,分别在篇章的微观和宏观层次上起着连接篇章成分的作用,相互影响作用,共同赋予篇章以篇章性。  相似文献   

9.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赋予语言以结构系统。衔接使句子与句子之间产生某种关系,使句群具有篇章性。本从动词的时态形式,省略、替代,照应和平行结构四个方面探索一下语法在篇章结构中的衔接作用,以便给语法教师某些启示,鼓励他们将语法教学和篇章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现有的语用学礼貌理论不足以解释语言交际中的非礼貌现象,需要补充完善.完整的礼貌理论应该包括礼貌策略和非礼貌策略.礼貌和非礼貌同处于一个程度等级不同的连续体中.实例证明,Rudanko的非礼貌策略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尚有完善的余地.  相似文献   

11.
Cohesion embodies the non-structural resources in English discourse and indicates the latent continuity existing in the text.On the basis of cohesion theory,this paper analyzes textual cohesion of the selected news reports form BBC website,in order to explore the way of structuring the text and realizing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相似文献   

12.
词汇衔接与大学英语语篇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冬秀 《高教论坛》2004,(3):121-124
词汇衔接是一种非结构性衔接手段,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多种衔接机制之一。本文讨论词汇衔接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词汇衔接和语篇连贯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在大学英语语篇教学中运用词汇衔接理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text cohesion, we conducted two experiments. We measured online (reading times) and offline (comprehension accuracy) processes for texts that were high and low cohesion. In study one (n?=?60), we manipulated referential cohesion using noun repetition (high cohesion) and synonymy (low cohesion). Students showed enhanced comprehension accuracy and faster comprehension responses for text that were high in referential cohesion. In study two (n?=?52), we examined connective text designs (‘because’, ‘and’ and ‘no connective’). Students demonstrated enhanced reading times for text using a ‘because’ connective. Additionally, we examined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reading ability, science self-concept and self-esteem) as predictors of achievement with science comprehension tasks. Across both experiments reading ability predicted comprehension with both high (noun-repetition text and ‘and’ text) and low cohesion text (synonym text and ‘no connective’ text).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good reading abilities and text cohesion for promoting science comprehension and learning.  相似文献   

14.
词汇衔接是使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衔接方式上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了解了原文语篇中词汇衔接的关系,才能准确理解原文,从而确定译文的选词。译者不能照搬原文的词汇衔接方式,而应通过目的语的词汇衔接方式使译文语篇衔接、连贯。  相似文献   

15.
词汇衔接体现了语篇内各相关词项之间的语义联系,对语篇的连贯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词汇衔接在英汉语篇中表现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本文通过具体文学语篇个案分析,比较了词汇衔接在英汉语篇建构、尤其是语篇连贯的异同,认为在英汉文学语篇翻译中词汇衔接的转换有助于实现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语篇等效翻译。  相似文献   

16.
衔接手段是衔接理论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此理论是由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首先简要介绍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然后基于此理论阐述衔接手段在语篇组织中的体现形式及作用,并以《英语泛读教程》(第二版)第二册第一单元前四段为例,尝试将这一理论与专业英语泛读教学实践相结合,探讨这一理论对专业英语泛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两个不同文体的文本在衔接方面的语篇分析,了解到不同文体对衔接手段有不同的要求,同时学生只有恰当运用衔接手段才能写出符合文体要求的文章。在此基础上,在衔接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求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主位结构与篇章的衔接和连贯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主位结构在文章的结构布局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比较分析《落花生》原文和两个英文译本的主位推进来探讨主位结构在译文中的衔接和连贯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了解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有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以语篇衔接理论为支撑,构建衔接分析模式,通过对大学英语课文中语篇衔接手段尤其是词汇衔接的分析,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明确语篇线索、掌握语篇模式、推导语篇主旨。语篇衔接的讲解与训练可以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被纳入自主学习策略培训课程中,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