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政府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知识溢出、国际贸易知识溢出、FDI知识溢出以及产权制度改革对高新技术产业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的财政投入和人力资本培育具有积极影响,应该加大政府的科技资源倾斜力度.FDI和国际贸易对高新技术产业绩效也有正面影响,市场化的产权制度改革也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璇  倪旭  张海亮 《资源科学》2021,43(10):1976-1989
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离不开金属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大国博弈下,中国在金属资源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如何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成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的引领者,带动东道国金属产业加速发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借助2009—2018年中国金属资源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考察了直接投资对本国和东道国双边金属资源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影响,以及选择不同投资模式、投资区域对中国金属资源产业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总体上看,对外绿地投资显著促进中国金属资源产业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②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对位于价值链高端的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产生的溢出效应更大。③中国金属资源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东道国金属资源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且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更加显著,实现了合作共赢的局面。本文对金属资源产业价值链升级的研究有利于探寻中国全球治理和话语权提升的应对策略,对于政府更好地精准施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企业集团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在我国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视角考察了集团化经营与技术创新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从创新投入还是产出来看,集团企业表现出了更高的技术创新水平;(2)通过提升人力资本的水平,集团化经营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3)集团化整合提升了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本文提出,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应继续通过实施和完善"抓大放小"的战略整合产业中的优势企业资源,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通过企业集团的发展进一步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对于产业组织与技术进步之间关系的理解,为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集团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在资源不断减少甚至枯竭以及产业与城市发展规律的作用下,必然会经历:兴起—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失的过程。孝义市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优势逐渐弱化,经济发展步履维艰。本文通过分析孝义市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孝义市煤炭产业转型的目标以及转型的思路和路径,对孝义市进一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体系,更好的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活动的核心战略性资源,因而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文章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未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提出未来中国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考虑的"双重转型",即人力资本梯度转型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同时,通过借鉴主要发达经济体典型高等院校正在进行的改革新举措,针对以上两种转型要求,提出培育第三级人力资本、利用信息化扩大高等教育内涵以及高等院校结构性改革3个方面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资源枯竭型地区培育产业集群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枯竭型地区政府培育产业集群的意愿很强,但是资源枯竭型地区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时存在对产业集群的认识不足和手段落后、培育目标不明确、财力紧张、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障碍.文章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地区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应该从转变政府职能和意识、提高培育集群的手段、明确培育目标、重点支持集群产业等方面入手培育产业集群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路径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源型城市曾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目前却成为区域发展中各方面矛盾集中凸显的问题地区。加快经济转型是促使资源型城市尽早摆脱困境的关键,正确选择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总结了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基本模式,针对城市的发展阶段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论述了选择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路径的主要思路,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支撑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成熟资源型城市作为国家能源资源的核心保障区,绿色转型任务不可轻视,为促进其绿色转型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同时为转型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研究基础,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设计了能源资源、经济、社会、环境、技术5个子系统的成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调整政府、产业、企业3大转型主体的政策参数,模拟了各政策情境下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增加投资型环境规制政策的力度比费用型环境规制政策更能促进城市绿色经济水平的提升,费用型环境规制会挤占企业的研发投入,适当降低费用型规制力度可以促使企业积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同时政府和企业均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城市绿色技术水平,利用创新驱动绿色转型,最后应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的投资比例,带动城市产业多元化发展,做到节能减排降耗。因此,建立政府、产业、企业三位一体的转型政策体系,才能优势互补,促进成熟型资源型城市早日实现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9.
中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界定、特征与功能定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是我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类型区。欠发达资源富集区,集经济落后性、社会复杂性、生态脆弱性、环境敏感性、资源富集性、致富迫切性等特点于一体,在中国经济区划、资源功能区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国土规划及主体功能区划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析发现",资源诅咒"在部分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明显,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建立"资源诅咒"预警系统,采取包括资源措施、生态措施、产业措施等在内的系列措施,有效规避"资源诅咒"是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转型升级是当前制造业面临的核心议题,各级政府均将产业政策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文章基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对中央-河南-许昌三级政府的政策文本进行细粒度量化分析,解析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政策的纵向协同性问题。研究发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政策体系在纵向层级方面趋于耦合,其核心政策目标聚焦于信息化改造、创新能力提升,核心政策工具围绕着人才、资金、知识产权等领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政策设计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的精细化以及政策工具的创新性方面;各级政府在政策工具选择上,已经形成相对一致的行为模式,即环境型政策工具、供给型政策工具、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数量呈现阶梯式下降的差序格局。本文构建的研究方法为分析政策纵向协同性提供了参考,相关的对策建议对于政府部门优化政策设计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体制双轨制视角下的“中国式资源诅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仲常  谢波  丁从明 《科研管理》2012,33(8):153-160
本文从新的研究视角,用中国经济转型中形成的体制双轨制(即产权双轨制和价格双轨制)解析了我国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由于中国的资源诅咒形成的机理中具有中国特有的体制因素,因此是"中国式的资源诅咒"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资源诅咒现象确实存在,且体制双轨制是导致地区自然资源富集程度与经济发展负相关的重要原因。本文进一步使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资源的供给(或需求)与双轨制(政府价格控制程度、公有经济比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证明了体制双轨制会加剧资源相对富集地区的资源诅咒效应。  相似文献   

12.
李存芳  王维  杜沈悦  董梅 《资源科学》2019,41(4):613-626
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外溢效应,是一个基于新兴管理实践的科学问题。本文运用经济统计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在系统分析政府科技项目资金影响下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横向产业内外溢和纵向产业间外溢机制基础上,选取由中国东部省区进入陕西省的煤炭产业1997—2016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对于中西部资源富集地既有产业内外溢效应,还有产业间外溢效应;②中西部资源富集地政府科技项目资金对于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产业内、产业间外溢效应及其当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都有显著的强化作用;③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对于中西部资源富集地产业内外溢效应的强度明显高于其产业间外溢效应的强度;④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固定资产投入和劳动投入对于其业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很小。研究结论可为调控资源产业的跨区直接投资和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模糊DEMATEL(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的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最后,通过模型对识别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以及原因度分析,指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诸多因素中影响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最为重要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玉苗 《学会》2013,(2):18-25
社会公益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矛盾制约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益事业发展。文章论述了云南公益组织通过与香港公益组织的合作,引进并创新徒步筹款模式,成功地塑造了云南公益品牌的过程。分析该公益品牌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认为云南徒步筹款公益品牌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体现的是云南公益事业"引入外援、提升自我"的借力发展,以及"公益事业与地方产业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合作共享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新战略,培育区域增长极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武陵山地区作为国家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第一个试点,适合选择增长极开发模式,带动区域发展。在对核心增长极的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的同时,选择培育增长极的合理路径,构建"组团增长极",以此优化区域增长极等级体系。从而带动像武陵山区这样连片特困地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脱贫致富,最大限度地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快速推进县域发展是加快东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文章以广东省高州市为例,从区位条件、资源状况、产业发展、城镇发展等角度入手,分析了高州发展具有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内外资源、加快中心城镇建设和加强周边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7.
技术链与产业选择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选择是后发国家发挥后发优势、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策略选择之一.回顾和评述了现有的产业选择理论,指出随着全球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技术因素对产业选择越来越重要.技术、技术链与产业的复杂关系,使得产业选择中无法回避技术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包含技术因素分析的产业选择系统分析框架,着重描述了产业选择中的技术链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孟望生  张扬 《资源科学》2020,42(12):2314-2327
绿色经济增长的核心要义是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一个普遍事实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面临更为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因此,这些地区在绿色增长方面的表现也相对较差。本文在梳理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自然资源禀赋—技术进步方式—绿色增长”这一脉络对自然资源禀赋通过技术进步方式影响绿色增长的逻辑进行理论辨析;然后,在数据包络分析框架下,采用全局参比的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方法,构建并测度省级层面绿色增长效率的衡量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面板数据样本;最后,结合样本数据特点和理论逻辑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中国自然资源禀赋通过不同的技术进步方式影响绿色增长效率的情况。得出以下结论:①自然资源禀赋抑制了地区绿色增长效率的提升;②自然资源禀赋对创新这一技术进步方式具有挤出效应的同时,对技术引进具有增进效应;③创新有利于地区绿色增长效率,而技术引进则不利于地区绿色增长效率提升。本文的研究将对自然资源丰富地区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伦珠扎西 《科教文汇》2011,(21):197-198
广播电视不仅是文化内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人们获取资讯信息、享受文化生活的主要途径,其内容服务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西藏农牧区是一个经济贫穷、信息闭塞、文化落后、欠发达的地区。如何加快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促进农牧区经济的增长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