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闹元宵     
送走了幸福祥和的春节,热热闹闹的元宵节又迈着轻快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个一年一度的隆重日子在我的记忆里,总能留下许多快乐. 元宵节,吃汤圆.在元宵节当天吃汤圆,寓意在新的一年里过得和和美美、甜甜蜜蜜、圆圆满满.我家也不例外.在元宵节那天,我们煮了一锅的汤圆,大家吃得心满意足.特别是我,一看到那圆溜溜的汤圆,便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恨不得一口全吞下去.盛上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先尝了一口:啊,甜滋滋的花生馅溢满口中,再加上那糖水,简直是白糖加蜂蜜——甜透了,正合我这只"小馋猫"的胃口,那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2.
强恒荣 《动漫界》2022,(7):24-25
元宵节吃汤圆,软糯又香甜!宝宝,你今天吃的是什么馅儿的汤圆呢?住在南京的一位小朋友居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出了魔幻的雨花石汤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吧!  相似文献   

3.
话说唐僧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风餐露宿,十分艰苦。一日黄昏,他们一行走到一山村,唐僧叫猪八戒去讨点吃的充饥。当日正值山民过元宵节,山民施舍汤圆若干。老猪满心欢喜,先尝汤圆一个,美味可口,然后点了点汤圆数目,刚好可分成四等份。八戒想自己正饿得发慌,不如先吃了一份再说,于是便大吃起来。吃完四分之一后,老猪仍感不足,接着又偷偷吃了一个。说也奇怪,那剩下的汤圆又可分为四等份,八戒大喜,忍不住又吃掉一份。因为汤圆数目十分巧妙,使得八戒按照前两次的方法,接连吃了第三次、第四次。当八戒回到师父身旁,汤圆数目已不足100个。试问汤圆是多少个?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博览》2021,(5):23-24
对于传统的北方孩子来说,过年吃饺子,那是天经地义,再寻常不过的事儿了!但其实,我们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这过年餐桌上摆着的也大不同,在南方,除了饺子,很多孩子过年是吃汤圆的,汤圆也不是元宵节那种带馅儿的汤圆,是无馅的小汤圆,“红糖汤圆”最具有代表性!热腾腾的红糖,舀一勺,唇齿留甜。当然,就像南方吃小汤圆,北方也有“炸元...  相似文献   

5.
一、活动目标 通过让学生亲手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品尝劳动果实的甜蜜.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话汤圆、包汤圆、煮汤圆、吃汤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收集备方面资料,掌握一种劳动技能,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重难点 掌握包汤圆与煮汤圆的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6.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夜,是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这个夜晚,人们吃元宵穴也称汤圆、浮圆、圆子雪,取其形圆音圆,寓意团团圆圆。宋朝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诗云:“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卖汤圆》民歌唱道:“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民间关于“元宵节”的由来,传说有二。一说元宵源于人名。元宵起源于汉朝,但当时不叫元宵,也不称汤圆,而是叫油槌穴chuí雪。相传汉武帝时,一年腊月,足智多谋的东方朔进宫去见汉武帝,在皇宫花园碰到一宫女要跳井自杀,便拦住问询穴xún雪,得…  相似文献   

7.
话说唐僧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风餐露宿,十分艰苦.一日黄昏,他们一行走到一山村,唐僧叫猪八戒去讨点吃的充饥.当日正值山民过元宵节,山民施舍汤圆若干.老猪满心欢喜,先尝汤圆一个,美味可口,然后点了点汤圆数目,刚好可分成四等份.八戒想自己正饿得发慌,不如先吃了一份再说,于是便大吃起来.吃完四分之一后,老猪仍感不足,接着又偷偷吃了一个.说也奇怪,那剩下的汤圆又可分为四等份,八戒大喜,忍不住又吃掉一份.  相似文献   

8.
闹元宵     
正月里来闹元宵。吃汤圆、放烟花、唱卡拉OK,小作者的元宵节可真“闹”。  相似文献   

9.
每年元宵节,奶奶都会问我:“慧敏,过来吃一个汤圆?”而我总是痛苦地摇摇头,然后悻悻地走开。很多人都好奇:“汤圆那么好吃,为什么你不吃呢?”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炎热的天气让我心情烦躁,而外面树上知了的叫声更是让我心烦意乱。于是,一口气我就吃下了三根雪糕。雪糕刚下肚,我的肚子就“咕  相似文献   

10.
如今的正月十五,只要全家人聚在一起,就着电视里元宵晚会的BGM(背景音乐),吃上一顿象征着"团团圆圆"的汤圆,就算过了元宵节了.但回望千百年前,古人在这一天的仪式感可比我们要强得多.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被古人视为新的一年正式开启之日.据传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  相似文献   

11.
家乡的元宵节,照例也要吃汤圆的,但让我难忘的是迎灯龙,放烟花,那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了,到处人声喧哗,喜气洋洋。  相似文献   

12.
元宵节,我和奶奶、妈妈一起做汤圆。第一步就是和面。把糯米粉用开水搅拌成湿润润的面团,然后取一小块面团搓成长条,再切成小块,每个小块搓一个汤圆。我拿起一小块面团放在手心,两手来回轻轻转动。哈,一个可爱的小汤圆就搓好了。我还别出心裁地做了金元宝、小兔、小蛇、棒棒糖等好多形状有趣的汤圆呢!  相似文献   

13.
煮“汤圆”     
我家经常发生一些好笑的事情。一天早晨,爸爸问我想吃什么,我脱口而出:"汤圆。"爸爸说:"好,我们就吃汤圆。"然后走进厨房,开始煮汤圆。过了一会儿,汤圆煮好了。我实在太饿了,夹一个汤圆就吃。可是刚咬一口,感觉却是咸的。我很奇怪,以  相似文献   

14.
<正>如今的正月十五,只要全家人聚在一起,就着电视里元宵晚会的BGM (背景音乐),吃上一顿象征着"团团圆圆"的汤圆,就算过了元宵节了。但回望千百年前,古人在这一天的仪式感可比我们要强得多。元宵节也称上元节,被古人视为新的一年正式开启之日。据传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而且让士族庶民都挂灯,以表虔诚。  相似文献   

15.
<正>元宵佳节,最能代表这个节令的食品自然是汤圆。元宵节何时开始吃汤圆,起源已经很难考证,但最晚不晚于宋代。宋代时,汤圆在当时有元子、圆子、团子、汤团之名,又因为煮熟即上浮,所以又被称为浮圆子。宋代诗人周必大有《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 春节过后,孩子们仍对吃汤圆念念不忘,而且,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于是,我根据节日习俗和幼儿年龄特点,从幼儿熟悉的生活入手,把面食搬入课堂,设计了“小小汤圆圆又圆”美术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我国许多地方都要燃放焰火,举行赏花灯、猜灯谜等游戏活动,当然还少不了吃汤圆,电视台也会举办盛大热闹的元宵歌舞晚会,可谓精彩纷呈,节日氛围相当浓厚。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上各朝各代都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这里有个习俗,那就是元宵节的晚上可以到农民的菜地去“偷”菜,叫做“偷青”。据说如果“偷”到葱,就会变聪明;如果“偷”到芹菜,就会变勤奋;“偷”到其他菜,也都会发财。因此,每到元宵节,大家都纷纷下地偷菜,偷得不亦乐乎。说实话,我并不赞同这种风俗。大家在家安安乐乐、开开心心地吃汤圆多好,何必害得菜农们在元宵节夜里苦守菜地,生怕别人摘光了他们辛辛苦苦种好的菜?“偷”到葱就变聪明之类的话,不过是前人美好的愿望罢了,不必当真吧!记得有一年元宵节,我跟着大家去“偷青”。来到菜地,大家纷纷动手。这时来了一帮孩子,显然是一队…  相似文献   

19.
寒假的一天,我参加了广电小记者组织的民俗体验活动“忙年”,体验了一把西董豆腐的制作过程.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西董镇的西赵村.走进豆腐坊,我看到了一台大机器,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豆腐坊的老爷爷笑嘻嘻地提来一桶提前泡好的豆子,告诉我们:“这台机器是用来把豆子磨成豆浆的.”说完,老爷爷就打开了机器,机器发出了“嗡嗡”的声音.老爷爷挖了一大瓢豆子,倒进机器上方的漏斗里.豆子立刻被磨成乳白色的豆浆,顺着管子流进了下面的大盆里.豆浆磨好后,老爷爷老奶奶把豆浆煮沸,香喷喷的热豆浆就做好了.老奶奶给我们一人盛了一碗,我们围坐在桌子旁,大口大口品尝着可口的豆浆.以前,我从没觉得豆制品是什么美味,也不太喜欢吃,但今天的豆浆却那么好喝,那么香甜.  相似文献   

20.
家乡的团子     
今天是元宵节,按传统习俗,这一天,人们都会回家团聚,一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我们家今天的餐桌上摆的不是汤圆,而是一个个大大的、圆圆的、白白的东西。妈妈说,这是正宗的家乡团子,在乡下老家,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子。城里的一些土菜馆也有卖团子的,但都没家乡的团子好吃。家乡的团子做工比较讲究,外面包的皮必须是用碎米碾成的粉子炒熟后制成的,里面的馅必须有腊肉和熏干子。所以每当临近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在灶台上挂上一串干子,熏好后用来做团子。吃着家乡的团子,感觉它油而不腻、喷香爽口,味道好极了!我问爸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