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广东省高校体育学习评价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已成教学改革的热点,如何使“评价”成为促进体育教育的手段,已成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高校体育学习评价现状进行了调查,继而提出新形势下广东省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对策。  相似文献   

2.
首洁 《体育世界》2014,(9):71-72
根据《纲要》要求,以建构主义与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依据,并结合乒乓球教学实践改革,就当前乒乓球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评价等进行构建,以此为高校乒乓球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参考实践。  相似文献   

3.
魏伟 《精武》2012,(29):3-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为研究对象,对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高校体育课程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重新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予以定位。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省14所高校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对云南省高校当前的体育学习评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云南省高校的体育学习评价改革明显滞后,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单一,体育教师是绝对权威的唯一评价主体,教师和学生对体育学习评价的认识不足,现状与《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5.
以苏北十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苏北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结构与利用特征进行了研究,旨在把握课程资源的本质内涵,探讨地方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随着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已无法适应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发展要求,体育课程评价和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和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就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等进行探讨,以便为构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依据,为逐步完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推动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贵祥 《体育博览》2011,(7X):147-147
2002年,教育部颁布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并于2003年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师资、高校体育设施资源以及高校行政管理三个主导因素的分析,对近年来我国一系列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8.
东北三省普通高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甄子会  李江 《冰雪运动》2008,30(4):80-83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东北三省普通高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学生的健康意识及在中小学积累的冰雪项目的运动技能是其产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关键,对冰雪项目的认识不够是部分学生不喜欢、甚至是畏惧冰雪体育课程的主要原因;大多数体育教师对开设冰雪体育课持肯定态度;高校冬季体育场地、器材条件制约了冰雪体育教学的开展。提出应弘扬冬季体育运动文化,加强冬季体育课程建设,冰雪项目与非冰雪项目课程同时开设,加大冬季体育课程资金的投入等措施改善普通高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提高冬季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浙江省若干所普通高校健美操选项课专项运动技能学习评价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省普通高校健美操选项课专项运动技能学习评价存在价值取向的功利性,评价内容不完整,评价方法、标准及主体单一等问题。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学习评价理念,对技能评价改革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浙江省高校体育学习评价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蔡峰 《体育师友》2023,(2):38-41+6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建设历程,聚焦其存在的发展痛点、难点,汲取课程思政评价建设成功经验,以CIPP评价模式为理论支撑,力图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为区域性、全国性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改革提供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结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当前发展桎梏包括,相关理论研究的匮乏、课程思政评价定位模糊、课程思政评价实践滞后与课程思政评价的区域优势弱化等。建议:1)培育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丰富体育课程思政CIPP评价理论;2)精准定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功能,强化体育课程思政CIPP评价认同;3)健全高校教师的培训与奖惩机制,加速CIPP评价融入课程思政评价;4)发挥粤港澳区位优势与地域特色,深化高校体育课程CIPP评价改革。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纲要》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借鉴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课程理论,分析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其体育课程的构建提出新的要求,依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和预防"职业病"形成的现实,认为高职体育课程应该关注发展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两个方面,建立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既有常规的体育课程,又有丰富多样的课余体育课程以及校外的体育活动,从而形成以体育课程教学为主,课外、校外相结合的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教材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言珍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4):71-73,82
以构建现代化的高校体育教材体系为目标,采用文献材料、专家访谈、社会调研、教学实验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系统地分析了发达国家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后的利弊、得失的基础上,紧紧把握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这个大目标,提出了明确目标:加大投入、完善设施、突出体育文化教育特色等是科学构建我国现代化高校体育教材体系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4.
曹艳 《四川体育科学》2007,(3):150-151,157
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高校体育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文章针对高校体育专科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大学体育教学观念,从高校体育专科的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体育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如何遏制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下降趋势,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大学体育教学极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随机抽取采用对照比较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性教学模式和集体性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旨在发现集体性教学模式的优势,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提供依据、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校开设女子防身术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10所普通高校女生进行有关高校开设女子防身术课程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女子防身术深受广大女学生的欢迎,绝大多数女生认为高校开设女子防身术课程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壮族"抢花炮"是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深受壮族同胞的喜爱。文章以桂西高校为例,结合桂西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资源,将壮族传统体育"抢花炮"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符合国家"让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之精神,也对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影响和决定着学校体育供给,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不能轻视体育工作,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开展体育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国家积极干预和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更是促进学校体育工作自主评估和外部评价的质量标准和重要依据。基于2015-2017年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实施情况专项调研,从国家干预理论视角对标准的执行程度、落实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高校落实《基本标准》总体达标度为64.57%,基本达到标准要求,但还存在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如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开展、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应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采取精准有效措施,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姚为俊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1):117-118,120
通过对当前高校体育现状的分析,作者认为体育不仅应当解决育身、育心的问题,还应当解决对学生实施终身体育的策略问题。高校应当改革当前体育教学,贯彻国家全民健身计划,使大学生在走上社会前,确立终身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这一体系的特殊功能。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适合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应对策以及对体育课程整体发展的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