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桌子上摆满了旅游时照的照片,我在重温那些美好的回忆。随手拾起一张,满眼翠竹,那是未被城市的嘈杂灰尘污染的乡村、恬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这里是妈妈的老家、皖南旌德县一个名字富有诗意的地方——云乐,像云一样快乐。那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了。  相似文献   

2.
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村数字乡村建设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卫星-地面主站-互联网-用户终端组成的云技术系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信息网络技术核心,揭示云技术与数字乡村建设联系的规律性,探索IaaS、SaaS、PaaS等服务模式在脱贫村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共享与复用;瞄准脱贫村数字乡村建设居住分散、投资大难题破解;补齐脱贫村脱贫村数字乡村建设网络技术、两大平台、数据处理等云技术短板和终端客户、App开发、5大领域、21着力点等应用短板;构建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以物联网、云技术、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手段,以网络、服务器、存储器、服务终端为数字资源基础的数字乡村模式。助推脱贫村“经济-生态-文化-治理-惠民”一体化数字体系建成,助力其巩固脱贫成果,乡村全面振兴,夯实脱贫村与全国同步发展的数字基础。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乡村教师培训日益陷入缺乏"乡土味"、缺乏系统性、缺乏广泛性和个性化等困局,这迫切需要各培训机构探索新型乡村教师培训模式。在区域实践中,我们借助云教学平台建构了以市(区)级教师培训机构统筹的全员参与式乡村教师培训模式,帮助乡村教师积极的改进自我认知、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4.
数字乡村云平台的搭建和运行是实现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径,结合鄂州一市三区资源区位优势,对鄂州华容区段店镇、庙岭镇试点“村微”数字乡村平台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构建数字乡村四维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乡村的夜晚     
国庆大假的一个晚上,吃过晚饭,我们来到二姑妈家的楼顶上,欣赏乡村的夜色。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就像一个洁白的玉盘。几颗星星散在空中,就像闪闪发光的宝石。莲花似的云缓缓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乡村地区逐渐出现乡村电商、乡村云旅游、农业智能设备、农业机器人、农业信息化管理等新兴形式,建成了三产融合、多业态、多主体参与的市场,不断打造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并从乡村产业升级、协调城乡发展、改善乡村治理三方面赋能乡村振兴。然而,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面临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人才支撑不足、数字监督管理迟滞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健全乡村数字体系、夯实数字人才保障、加强乡村数字治理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顶岗支教一直是提高乡村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支教可持续性低、支教费用高、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视频会议网络支教模式,该模式具有视频会议系统云存储、两地师生双向实时交互、教学方式多样、激励机制健全等优点,目的是提高乡村教学水平,缩小城乡教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一个明朗无云的夜晚,四周一片漆黑寂静。一位从山坡上一间农舍中走出来的妇女,正慌里慌张地寻找着什么。突然,门前的大树上跳下一个10多岁的男孩,是贪玩,还是淘气?198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就是授予这个从乡村成长起来的男孩。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模式,乡村化学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实行多形式的教学,实现教学现代化;充分利用已有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以及搭建网络技术,构建本校的云平台三个方面就互联网+时代下的乡村中学化学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个留美的学生、一个西装革履的杜威弟子,居然穿起粗布衣,戴上斗笠,挽起裤腿,放弃了东南大学教务主任的职务,到江苏农村里办起了茅屋学校——这就是被周恩来称之为“党外布尔什维克”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上世纪20年代中的一个创举。请看他于1926年起草发表的400多字的《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本社的乡村教育政策是要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我们主张由乡村实际生活产生乡村中心学校,由乡村中心学校产生乡村师范。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有农夫身手、  相似文献   

11.
《乡村人类学》一书之于人类学学者,好比星辰之于迷路的人。它不仅为人类学田野调查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还例数了审视乡村社会的研究方法。该书遵循了人类学“以人为本,回归到人”的理念。从宏观上看,它为乡村人类学田野调查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视野,把中国乡村社会视为一个整体,使得人类学者对乡村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从微观上看,它将中国乡村分为几个元素,详尽地透析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发展和未来归属,为人类学学者的乡村社会分析提供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乡村人类学》一书之于人类学学者,好比星辰之于迷路的人。它不仅为人类学田野调查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还例数了审视乡村社会的研究方法。该书遵循了人类学"以人为本,回归到人"的理念。从宏观上看,它为乡村人类学田野调查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视野,把中国乡村社会视为一个整体,使得人类学者对乡村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从微观上看,它将中国乡村分为几个元素,详尽地透析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发展和未来归属,为人类学学者的乡村社会分析提供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与教育资源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但目前我国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完备、乡村教师数字化教育能力缺失、乡村数字教育资源匮乏等现实堵点。因此厘清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城乡教育协同发展逻辑是助推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逻辑与育人逻辑有机耦合,利于明晰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向。建议通过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资源更新、教学模式改革等途径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推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学校精准匹配、按需推动技术与乡村教师精准对接、精准设计区域性乡村学校数字化发展方式,解决乡村教育生态失衡等问题,实施配置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策略,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化教育云平台联接城乡学校,汇聚数字化教育资源,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协同化”发展新格局,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效应。  相似文献   

14.
云服务,云终端,云计算,而今已成为最为时髦的名词,并被引入教育界。一时间每一个教育机构都在研究如何搭建云平台,抢占云端上的位子,仿佛没有了云就没有了未来。然而云多了,反而让人无所适从,一个内容提供商可以上若干个云,却没有哪一个云宣称自己囊括了所有教育资源,对内容提供商,教育资源,以及学习者的争夺越来白热化,云之间的竞争态势已接近红海。  相似文献   

15.
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其本质是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它是一种共享、联系与责任的性质,它与专业性是一个统一体,这是乡村教师发展的理论根基。目前的问题是,我们把乡村教师的专业性与公共性对立,一直重视其专业性而忽视其公共性,乡村教师被纳入一个丧失自我的片面强调其专业性的教育现代性发展模式,操作上出现了知识霸权与技术组织对乡村教师的支配。这样,乡村教师不仅失去了公共性、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用,而且也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根基。我们一直责难的“乡村教师素质低下”问题,可能是一个研究视角所导致的问题。如果我们在强调乡村教师专业性质的同时,重视从社会学、人类学等视角探讨乡村教师的公共性问题,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乡村教师对知识的传播、发现、创造和社会影响的新形式,从而也使乡村教师的内涵更加丰富,如此才能彰显乡村教师之于农村的重要意义,才能使乡村教师发展形式多姿多彩,完成社会理想.辜蛋人雄幸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乡二元化的格局致使城乡教育差距非常明显,城乡小学的"数字鸿沟"日益显现,城乡教育"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欠缺。通过问卷的方式对200名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乡村教师信息化知识欠缺、信息技术能力不足、信息化专业能力提升的动力不足。通过分析乡村教师参与网络教研与网上互动的行为数据,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加强县(区)域教育云平台建设;加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县(区)域网络社群运行机制建设;县(区)域教师网络社群的职能应从数字资源共享向教育智慧分享转变。  相似文献   

17.
乡村景观指的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及内涵的景观类型,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空间,乡村山水、地貌、农田布局等构成了乡村景观独有的框架;溪流、池塘、自然植被等是乡村固有的景观元素。乡村社会经济状况及功能需求决定着乡村园林景观建设与城市的差别,其园林景观建设中应充分利用乡村景观资源,协调园林景观与大地景观,实现大地园林化,突出乡村景观的田园特色。  相似文献   

18.
周大新的长篇小说《湖光山色》描绘了一个基于"他者"的进入而处于变动、重组中的偏僻乡村,呈现了一种新的乡村图貌;并对"他者"进入之后的乡村世界有了多维度的思考。作品虽然不乏争议,但作家以丹江口水库边上的一个小村庄前后数年的变化,颇具典型性地写出了世纪之交处于急剧转型中的中国乡村的常与变,并为新世纪的乡村叙事提供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OpenStack既是一个社区,也是一个项目和一个开源软件,它提供了一个部署云的操作平台或工具集。其宗旨在于,帮助组织运行虚拟计算或存储服务的云,为公有云、私有云,也为大云、小云提供可扩展的、灵活的云计算。  相似文献   

20.
烛心园     
《成才之路》2012,(13):98-99
正"云学习"当前是一个"云"的时代,关于云的开发利用成为时尚,而云学习就是其中之一。云学习是云计算在学习领域里的具体应用,云学习系统包括云学习平台和云终端学习机。云学习平台作为‘云端’资源网络,全球开放、社会共建、协作共享,运用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