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视。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这些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京的培养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中,在充分发展学生的注意、语言、观察、记忆、感知、想象、联想、思维等这些智力因素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在人的智力活动中,如果没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智力因素就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当然,没有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施好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确保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才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为学生成功的人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健康发展的推动荆。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情感;磨砺坚强的学习意志;关注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非智力因素积极推动智力因素的发展,进而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按心理学的观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和作用的过程。智力因素好,但非智力因素差的人,在学习上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成绩。语文教学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非智力因素的渗透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翠萍 《考试周刊》2009,(49):44-44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正如他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性格的伟大。国外许多关于心理研究证明.同样智商的人的成就差别在非智力因素。可见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实践证明,注意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心理素质。可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6.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相互制约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了,智力因素才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在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为广大语界同仁面临的新课题。笔认为,应从抓发展兴趣顾及气质,锻炼性格,养成良好习惯人手,通过一系列的智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现从如下两个方面浅谈笔的教学过程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说明智力因素发挥不好,反而会成为短处,贻误终身。那么,智力因素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呢?这就要靠非智力因素的驱使。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活动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只重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智慧火花得以迸发、持久。如何培养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呢?第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自己要学”。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生一入初中,就让他们订出三年后的目标,让学生写“三年后的…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广义上说,凡智力因素(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它是相对于人的智力因素而言的。从狭义上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情感、意志、动机和个性等。这些因素对学习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学习过程离不开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这些活动可分为包括各种智力因素在内的认识活动和包括各种非智力因素在内的意向活动。智力因素起加深认识的作用,非智力因素起激发动力的作用。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如何,毫无疑问取决于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智力因素一般包  相似文献   

10.
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能力,除了要提倡发展智力因素以外,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智力以外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智力发展。如何在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能力,除了要提倡发展智力因素以外,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智力以外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智力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下面谈些我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华罗庚先生有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九分学力一分才。”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与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语教学更是如此,必须调动学生全部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培育的问题虽日益受到重视,但在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往往专注于思维的智力因素而忽略了思维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思维的创造性能力有直接的关联。语文教学思维培育主要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兴趣、思维情感、思维意志和思维道德等思维的非智力因素,以此来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为非智力因素常表现为内驱力量作用于智力因素,对学生的认识过程起着调节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水平。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活动是一个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注意培育学生智力因素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下面就笔者在物理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兴趣、意志、方法等非智力因素谈几点浅显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在有利于人们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中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的总称。由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构成。它们虽然与学生的智力水平无直接关系,但这些因素却能推动智力因素的发展,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地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一旦非智力因素参与到智力因素的认识活动中,智力活动就会被激活,学生对学习才会表现出最大的积极性。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把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并注意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美杰 《考试周刊》2009,(22):80-80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说,凡智力因素(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人智力因素而言的。从狭义上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  相似文献   

19.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活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智力因素是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是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除了依靠观察、记忆、注意、想象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动机、兴趣、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显得极为重要.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