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功能训练概念、作用、属性进行梳理与归纳,用图表阐述功能训练的设计理念、训练方法及评价等内容.功能训练是一种由康复领域延伸到运动表现训练的训练体系,是把一般体能训练向专项体能训练进阶的耦合训练理念,功能训练包含人体运动功能链在3个平面、6个方向、11个关节点上灵活性和稳定能力的动作模式训练,通过动作模式的有序和无序叠加使人体基本动作技能与习得性运动技能在神经肌肉募集与激活、本体感觉参与的有效控制下获得更好的肢体平移和旋转.然而,功能训练在理论研究、训练方法以及与传统体能训练之间的关系等仍然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运动表现训练视角对功能训练应用进行提炼,旨在为丰富体能训练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验和评估武警部队某部新兵集训期体能训练的效果,为进一步干预和指导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武警某机动部队400名新战士集训前后的身体形态、身体成分、身体机能、肌肉力量和运动素质34项测试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新兵通过体能训练体脂减少,瘦体成分增加;心肺机能和有氧能力提高;肌肉力量改善;运动素质得到发展。结论:新兵入伍集训期的体能训练能够促进新兵体质的全面发展,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距离军事活动的要求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3.
为了科学地验证了体能训练对排球的体力素质和竞技成绩的影响。以23名男子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实验组11名和参照组12名。体能训练包括跳跃,力量和协调性训练。每周进行3次,总共进行12周。结果发现:1)肌力、背部肌肉力量和腿部肌肉力量得到提高。2)爆发力测试项目方面,拦网跳、扣球跳、摸高跳、实心球向前传球、向后传球项目中都有明显提高。3)从训练后的灵活性测试指标上看,网下6m往返跑2次运动,重复横向跳跃,两脚左右交叉踏步,这三项均有明显地缩短和提高。4)协调性的运动扩大了各关节的活动范围,进而也使柔韧性得到改善。5)经过体能训练后,拦网跳跃技术以及灵活性的提高可以改善每场比赛的拦网成功率。表明:体能训练对排球运动员来说,既提高了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又证实了对排球动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悬吊法对跳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综合分析法。以北京队11名跳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3个月以悬吊法为主的体能训练,主要针对核心稳定性、下肢爆发力、专项技术,以及悬吊法体能训练的负荷与特点进行研究,试探索跳水等技能主导类项目体能训练的新方法。结果发现,通过3个月的悬吊法体能训练,运动员的平衡能力与核心稳定能力,特别是在非稳定状态下平衡能力与核心稳定能力有很大提高,这也说明其内部肌肉和肌肉之间的协调性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从前后纵跳测试结果发现运动员下肢爆发力也有明显提高;所有这些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其专项技术能力的提高。研究证明:悬吊法为主的体能训练方法是一种新的力量训练方法,尤其对跳水等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目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定向运动的体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在定向运动训练中的作用及和重要性,以引起定向运动教练与运动员对此问题的关注,从而提高整个定向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6.
体育舞蹈体能水平构成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舞蹈竞技能力的提高和体育舞蹈运动的飞速发展,对体育舞蹈选手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生理学、训练学和体能训练相关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专家访问法,对体育舞蹈的专项体能特征和选手的体能水平构成因素进行初步研究,得出体育舞蹈的体能水平构成因素有身体姿态、专项力量、动作速度、协调与灵活性、柔韧性、运动耐力、肌肉控制能力和表现力八大内容。希望对体育舞蹈教练和选手的体能训练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中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亟待创新;主要表现在应该重视体能与技战术同步发展理念的创新、技战术训练和体能训练关系的创新、体能训练手段方法科学化的创新、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合理运用的创新,以及赛季中体能训练消耗与恢复的训练理念的创新。提出了体能训练理念相关创新对策,以期为中国篮球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女子竞技体操项目所需要的体能训练内容和对女子竞技体操运动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重新审视两个方面,深入地阐述新时期我国女子体操项目的体能训练特点,内容和手段;为今后我国女子体操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引领世界领先水平作了一些大胆探索,希望能引起各级女子体操教练员和专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浅探高校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阐述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的基础上,提出高校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基本内容主要有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运动耐力训练及心理机能训练。  相似文献   

10.
竞技网球运动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对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定义、网球运动项目体能特征、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特征及体能训练注意事项展开论述,旨在说明体能是网球运动的基础,是提高技术战术水平的关键因素.教练员应从网球运动项目特点来安排体能训练,在加强专项体能训练的同时,要重点注意网球核心力量的发展,以促进网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区分肌纤维类型的异染ATPase法改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完善区分肌纤维类型的异染ATPase染色方法,为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结果发现:染色方案一可显示4种肌纤维类型:II、IAI、IB和IIC。大鼠骨骼肌在预孵育液pH值4.35左右时,出现最佳染色结果;而蟾蜍骨骼肌在预孵育液pH值4.40~4.70都出现了较佳的染色结果。染色方案二只能区分3种肌纤维类型:II、IA和IIB。出现较佳结果时,大鼠和蟾蜍预孵育液的pH值也不同。结论:异染腺苷三磷酸酶法区分骨骼肌纤维类型,染色方案一可区分四种肌纤维类型,而染色方案二可区分三种肌纤维类型;出现最佳染色结果时,大鼠和蟾蜍骨骼肌的染色条件稍有不同,存在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肌肉质量负调控因子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在低氧和运动调控骨骼肌质量中的作用,将SD大鼠分为常氧对照组、常氧运动组、低氧暴露即刻组、高住低训即刻组、低氧暴露复氧1周组、高住低训复氧1周组。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采用人工模拟氧浓度13.6%的低氧环境进行间歇性低氧暴露,每天晚上在氧浓度13.6%低氧舱内低氧暴露12h,共4周,实验后取腓肠肌称重,采用RT-PCR方法测定腓肠肌myostatin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1)与常氧对照组比,高住低训即刻组体重显著下降,腓肠肌质量显著下降(P0.05);2)与常氧对照组比,常氧运动组骨骼肌myostatin mRNA表达明显上升(P0.05);3)4周低氧暴露后骨骼肌myostatin mRNA表达明显上升(P0.05),复氧1周后被完全抑制;4)4周高住低训后骨骼肌myostatin mRNA表达明显上升(P0.05),复氧1周后被完全抑制。高住低训后骨骼肌质量丢失,myostatin mRNA表达上升。提示高住低训调节骨骼肌质量可能与运动、低氧调控骨骼肌myostatin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骨骼肌--调节运动中机体代谢的内分泌器官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运动中骨骼肌分泌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的最新研究成果:骨骼肌不是单一的收缩器官,而且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在运动中骨骼肌能够分泌大量的白介素-6.局部收缩肌细胞分泌量比安静时高出近1000倍;血浆白介素-6浓度比安静时高出近100倍.  相似文献   

14.
骨骼肌内葡糖糖的摄取和代谢对血糖稳定有重要作用。众多研究表明运动中一氧化氮(NO)大量生成对骨骼肌摄取葡糖糖有重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肌肉收缩和摄取葡萄糖与NO的生成、传递联系密切,但相关机制还不明确。文章综述了运动时骨骼肌内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生成和传递的途径及其对运动中骨骼肌摄取葡糖糖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时间和高强度运动后会发生骨骼肌纤维微损伤,而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激活、增殖与分化和肌肉组织损伤的修复有着密切的关系。骨骼肌卫星细胞在骨骼肌生长发育、损伤修复以及骨骼肌重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适宜的运动训练可活化卫星细胞,促进卫星细胞增殖并向成肌细胞分化。针对骨骼肌卫星细胞的起源、损伤与卫星细胞关系、炎症反应与卫星细胞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健脾补糖对过度训练脾虚大鼠骨骼肌GLUT4和P38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健脾补糖对过度训练大鼠骨骼肌的糖转运和MAPK转导通路中P38活性的影响.通过6周递增大负荷游泳训练,观察过度训练和健脾补糖对胃肠的吸收功能,骨骼肌的糖转运、储备和P38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过度训练脾虚的大鼠的骨骼肌MAPK信号转导系统的P38途径虽然被激活.但骨骼肌的葡萄糖转运和糖储存被低血糖和胰岛素所抑制.因此没有明显改善骨骼肌的肌糖原储备.2)健脾补糖从改善胃肠功能、增加能源物质的摄入、提高抗氧化能力等多靶点激活了P38,使骨骼肌对葡萄糖的转运速度与合成速度均加快,在末次运动后24 h就使肌糖原达到了明显的超量恢复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角度,探讨针刺抗运动性疲劳的效应与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针灸组、空白组和运动疲劳组,针刺组取足三里、阳陵泉、内关和肾俞穴,每日一次,留针20min。待针刺组针灸治疗1 h后,运动疲劳组和针灸组大鼠均进行中等运动强度的水平跑台运动,连续14d后取材,在电镜下观察肌细胞线粒体形态、检测骨骼肌MDA含量和SOD活性、测试肌细胞线粒体钙离子含量和膜电位。结果:与运动疲劳组相比,针刺组骨骼肌线粒体形态更趋于正常,其MDA含量低、SOD活性高,且能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钙离子含量。结论:针刺能有效的减轻运动性疲劳状态下骨骼肌线粒体的损伤,改善线粒体功能紊乱的情况,以解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毒性,提高运动机能。  相似文献   

1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系统(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s)在细胞的信号传导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以p38研究得最为深入。:运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刺激因素,可对骨骼肌中的多种代谢和转录过程起调节作用。MAPK信号级联中有多种独立的信号途径参与了骨骼肌运动性适应的细胞调控过程,对骨骼肌中葡萄糖转运、胰岛素信号转导、钾离子转运、工作肌的可塑性等产生影响。运动能够激活骨骼肌中MAPKs信号传导系统。不同运动方式、不同类型的肌肉可以影响到MAPKs的激活,而且激活后MAPKs具有不同的时相性。MAPKs对运动后骨骼肌的适应性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骨骼肌纤维类型在不同的条件下的转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研究条件与相关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科研人员对骨骼肌纤维类型进行了大量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研究发现,除发育因素外,神经支配,运动训练,负荷或去负荷,激素以及衰老等各种因素均对骨骼肌纤维的特异蛋白质表达产生影响,乃至改变肌纤维的种类和肌肉的肌纤维组成。对于成体已发育成熟的骨骼肌来说,在此情况下无论是何种因素引起的肌纤维转化,似乎都与神经支配和神经-肌肉或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变化有关。目前对骨骼肌纤维转化的机理存在多种解释,其中以Chin等根据对成肌细胞培养的研究结果率先提出"骨骼肌特异纤维类型基因表达受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依赖性转录信号途径(signaling pathway)控制"这一学说为代表。但是这些理论都不成熟,对骨骼肌纤维转化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借助于动物模型,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后心肌和骨骼肌有氧代谢酶的变化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经低氧训练后,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的线粒体氧化酶SDH和CCO活性明显高于平原对照组和平原训练组,低氧训练后的大鼠运动时间延长。提示心肌和骨骼肌有氧代谢酶活性增高是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