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所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不平衡更多地表现在东中西部特别是东西部之间。从人均GDP来看,1978年到1995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GDP由464元增加到6812元,增长了13.7倍;而西部地区人均GDP由253元增加到2973元,增长了10.8倍。其绝对差距扩大了18.2倍,相对差距扩大了11个百分点,差距拉大的趋势十分明显。 现在,需要我们对我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轨迹和发展走势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 从现实和政策的角度看,我国地区差距的基本走…  相似文献   

2.
魏艳旭  孙根年  李静 《资源科学》2011,33(7):1338-1345
本文依据1953年-2009年统计数据,以单位产值能源消耗为指标,将新中国划分为两个阶段(1953年-1977年和1978年-2009年),比较了两个阶段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从1953年-1977年,随着人均GDP的升高,人均能源呈同步增长;单位产值能耗从6.76t标准煤增长到17.9t标准煤,能源消耗弹性从3.59下降到-0.58,两者呈现反相关性;从1978年-2009年,随着人均GDP的增大,人均能源消耗波动上升;单位产值能源消耗从17.50t标准煤下降到5.05t标准煤,而能源消耗弹性波动较大。本文依据IPAT方程从广义技术角度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前30年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依赖性较大,对技术依赖性较小;而后30年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依赖性减弱,对技术依赖性增强;技术转变与技术进步是引起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运用1990~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逐点估计方法,就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人均GDP和能源消费之间呈现N型关系,在人均GDP从低到高变化的过程中,存在一段平稳下降区间,在此区间前后人均GDP均显著地促进了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能源消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存在.进一步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研究表明,高收入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呈现倒U型关系,而低收入地区的能源消费持续提速.最后为我国制定能源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韩国战后是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小国,国土仅9.94平方公里,可耕地缺乏,仅占国土面积的1/5弱,人均耕地仅0.052公顷(0.78亩),是世界上第三个人口最稠密的国家。韩国工业资源极端贫乏,殖民地时期工业集中在北方,南方以农为主,但粮食不能自给。战争的创伤使零星的工业破坏贻尽。然而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工业获得了较大发展,199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6498美元,成了中等发达国家。80年代以来,整个重化工业产品已占工业出口的50%以上,目前已达95%,其中制造业出口的尖端技术产品已接近1/4。汽车产量在整个80年代增长了50多倍,从1.2万辆增至60多万辆,电子产品目前已成为韩国出口  相似文献   

5.
王文臣 《软科学》1992,6(2):56-59
<正>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2000年前要实现国民经济翻两番,今后几年是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400美元上升到1000美元,是属于经济中期增长的艰难时期,其显著特点是产业结构的加速变动。在这个发展阶段中,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30个省区2001-2010年整体面板数据及分组面板数据,本文使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经验研究发现:(1)对于全国组,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外商直接投资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2)对于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省区组,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3)对于中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省区组,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外商直接投资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4)对于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省区组,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这些研究结论对于决策者制定经济政策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30个省区2001-2010年整体面板数据及分组面板数据,本文使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经验研究发现:(1)对于全国组,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外商直接投资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2)对于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省区组,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3)对于中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省区组,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外商直接投资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4)对于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省区组,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这些研究结论对于决策者制定经济政策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历史回顾1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过的三年徘徊自1978年我国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粮食生产连续6年持续快速增长,到1985年全国粮食总产从6095亿斤增长到8146亿斤,人均粮食从633斤增长到781斤,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在1985年以后连续三年出现了粮食生产徘徊不前的情况。这三年的粮食总产分别为7582、8060和7830亿斤。以1984年为标准计算三年合计减产965亿斤;而人口却持续快速增长,这三年的增长数分别为1500万、1656万、1793万,合计增长4895万人(相当于三个澳大利亚)。如何解决三年徘徊的问题已成为各级人民政府关注的焦点。2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9.
从目前到2015年,我国塑料原料树脂将有较快增长,将扩建几个世界级的大型乙烯工程项目,乙烯总量“十五“将达到850万吨左右,合成树脂将随之大幅度增加,为塑料制品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基础;从人均消费量看,我国人均消费量仅12千克左右,而发达国家是30~100千克,世界平均消费量也达18千克,因此,我国塑料工业发展前景广阔.近10年来,世界塑料制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未来10年,世界塑料制品将以每年3%的速度发展,到2010年世界塑料制品总的产量将达到1.86亿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及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资料显示,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石油、天然气、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占世界平均水平最低者为1/25,最高者也不过1/4。除煤炭资源尚能满足21世纪的需求外,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资源只能维持到2010年的能源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从1985年的400—500美元(1981年美元价格)增长到1000美元左右,即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与低收入国家相比,中等收入国家由于人均所得的增加和其他经济资源的扩大,经济增长呈明显的加速趋势。这对于饱经忧患的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件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意味着,我们将最终摆脱贫穷与落后的恶性循环,从此步入较为平坦顺利的增长之途。展望的依据之一:工业化的一般规律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因此,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及与此相关的对外贸易结构等都必须与需求结构的变化相适应。而推动需求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人均所得(用人均GNP表  相似文献   

12.
农业和粮食在最近的50年中,全球人口增长了 132%,而产粮土地面积的增长只有19%。到2050年,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伊朗的人均种粮面积将缩小到不足1950年时的1/4。未来的农民不但种植粮食而且种植疫苗。“分子农业”将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培育出能产生疫苗、化学药品和生物降解塑料的植物。来自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1996年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6.6%,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6.6%,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年均增长15.7%。同改革开放以前的1977年相比,广大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手中的储蓄也迅速增加,到1996年末,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达38521  相似文献   

14.
中国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生产部门、居民生活部门的化石能源消费量以及水泥生产量的数据,较全面地测算了2000~2009年我国的碳排放量,并建立了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对数均值迪氏指数(LMDI)分解模型,考察样本期间各因素对我国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已经跨越了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高峰阶段,但仍处于从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总量高峰的过渡阶段。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是这一阶段碳排放的主要正向驱动力,能源利用效率则是碳排放的主要负向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刘顺艳  孙根年 《资源科学》2009,31(11):1880-1886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历史阶段,经济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煤炭)需求巨大,经济的高速增长势必会带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加.能源的大量消耗会引起环境问题,进而阻碍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缓解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之间的矛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是急需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运用1997年~2006年我国30个省区人均GDP与煤炭消费的有关数据,分析了人均GDP与人均煤炭消费量的关系,依据这两个指标构建二维组合矩阵,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划分为4种类型,即高经济增长-低煤炭消费增长、高经济增长-高煤炭消费增长、低经济增长-高煤炭消费增长、低经济增长-低煤炭消费增长4种类型,并从这4种类型中选取7个典型省区,分析了人均GDP与人均煤炭消费量增长的关系,预测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煤炭消费的拐点,研究结论可为构建节能型社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从实质上说,是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变迁的过程。这种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的持续演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按照当年价格计算,从1978年到199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从3624亿元上升到5.76万亿元,增长近15倍,人均国民收入由379元升至约4753元,增长11.5倍。17年的改革进程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一是处于工业化初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公共卫生面临问题严峻解放后,我国公共卫生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人均期望寿命从解放前的35岁左右增长到2001年的71.8岁。与世界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相比,我国的期望寿命显著提高。公共卫生系统的建立、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爱国卫生运动、计划免疫等一系列公共卫生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长期宏观节能潜力分析:国际比较与国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我国能源需求规模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把握节能潜力是设定节能目标并采取相应政策措施的前提条件。力求从更大范围的国际比较和更长历史时期的国际经验来讨论我国的节能潜力。依据人均GDP、经济结构、人均钢材和水泥保有量、人均用电量、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等指标,结合资源禀赋结构、气候条件、设备用能效率差异、后发优势等因素综合考量,从能源经济发展阶段来看,目前我国大致处在美国1960年左右的水平,处在英、法、德、意、日五大工业国1970-1980年间的水平。参考发达国家近50年来的能源发展经验和我国近30年来的发展历程,2010-2030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速潜力超过8.5%,能源弹性系数潜力为0.6;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潜力超过3.4%,累计下降潜力大约为50%。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趋缓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形势险峻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人士的高度重视。199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3.2%,低于1992年5.9%的增长率。有关资料显示,1989年至1991年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只有0.7%。由于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1978年为2.2:1,到1984年缩小为1.7:1,但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产茶大国之一,35年来,年内销量和人均消饮量呈快速增长趋势,1985年,我国茶叶内销量为16.59万吨,人均消饮量为0.16公斤,比80年代初期增长2倍,照此增长速度,到本世纪末,我国茶叶内销量将达何水平,这是从事茶叶生产,利研、经营及广大消费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笔者分析了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