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4式“简化太极拳”是最简单的太极拳套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文章通过对24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改革,总结出除常规的讲解、示范外,结合太极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民族音乐等进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的更快,掌握的更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培训体育骨干,是《对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基本要求》的内容之一,能否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体育骨干的培训,使其热情、主动地学习,做课堂的“小主人”呢?于是,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将体育委员“终身制”改为“轮值制”进行教学尝试。一、“轮值制”的概念约4人1组,共同担负组织、管理工作,每组轮值3课时。二、轮值的内容 1)课前联络,转达信息;2)协助老师布  相似文献   

3.
11月26至12月1日,西藏自治区太极拳辅导员培训班在西藏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区各地、市和自治区直属单位、西藏军区、武警西藏总队的近百名二十四式太极拳推广骨干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标志着西藏推广太极拳计划开始实施。参加培训的推广骨干回到本单  相似文献   

4.
“暗示”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示”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影响已得到证实,运用到教学中它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合理地运用暗示手段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掌握太极拳知识、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文章从言语、动作、形象、标志物、音乐等五种暗示方法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阐述了暗示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来稿认为:现行武术的教法是以教师示范领做,学生观察模仿为主,先摆架子后熟悉套路,再纠正细节动作。由于武术套路的攻守进退、腾转折返使动作方向变化多,一套拳打下来,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都有,即使是分段教学也会换二三个方向,而教师不得不频繁更换示范位置。教师移位示范的缺点在于示范点少,除中间的学生外,两侧的学生距离教师较远,因此只能观察到教师动作的大概,而很难看到动作的细节。为此陈老师提出“四面示范”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先教会学生骨干,再进行教学,由教师换位示范变成学生的“四面示范”。即在学生横队的前后方向各安…  相似文献   

6.
赵军 《武当》2000,(11):10-10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因。青年学生活跃好动,喜欢快节奏的动作,初接触太极拳时,普遍兴趣不高,并戏称之为“摸鱼”。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只管教动作,忽视了培养学生兴趣,今天课教完,学生明天就全部“还”给你了,费了很大气力,收效甚微。因此,在太极拳教学初期,应先从医疗体育知识人手,加强太极拳特点及注意事项、技术要领、防病治病等功能的理论教育;配以优秀运动员完美示范的电化教育;以一种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运用到工程院校太极拳教学中的理论和新的经验总结。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做中学”、“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理念,不仅使学生轻松准确掌握了太极拳技术动作及其实战用法,更为关键的是能够准确的理解吸收拳法理论,同时增强了自学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而且又激发了学生练习太极拳的兴趣,为学生长期坚持太极拳练习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果和受众面,使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推广、传承,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太极拳运用背景音乐能改善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态度。在被调查者中,喜爱太极拳者由31.3%上升至66%。原喜爱程度为“一般”或“不喜欢”者,则分别由49.3%、19.3%下降至26%和6.9%,说明在太极拳的演练中配以优美、舒缓的符合太极拳意境的背境音乐,是实现普及太极拳、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建议:重视太极拳教学,在太极拳教学中,应配以优美、舒缓的符合太极拳意境的背景音乐。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普修课教学效果的诊断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天津体院本、专科普修课学习太极拳的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与对比实验。认为太极拳教学应重视太极拳的精髓“意气”,在教学中通过加强攻防含意的教学,加强太极拳内在“意识”的培养,不仅能保证太极拳内外兼修的运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到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口令词和背景音乐在太极拳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背景音乐与口令词在太极拳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包括:减轻教师任务;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加强动作记忆;使动作形象生动;让学生表现到位;增强文化感知;赋予师生自己人效应和暗示效应;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太极拳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对太极拳练习要点“松”、“静”、“柔”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浅析太极拳教学中的“意”与“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水平,使太极拳练习者技能得到进一步增强。本文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太极拳“意”与“气”进行了阐述,提出太极拳教学中应注重“意”与“呼吸”及“气”的配合。  相似文献   

12.
陈家沟乃太极拳发源地,是世界太极拳爱好者的心目中“太极圣地”。陈家沟武术学校不仅担负大量的培训教学任务,而且也是宣传陈家沟宣传太极拳的重要窗口,因此,对陈家沟武术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案研究,将对太极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卫东 《精武》2012,(10):83-83,96
通过对太极拳特点的研究,发现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的性格与太极拳的一些特点的不吻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态度消极,效果很差。本文针对这种情况,介绍了一些太极拳教学的方法。阐述了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实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太极拳教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教学要注重把太极拳文化贯彻其中;要注重太极拳运动感觉、太极桩功和太极拳单势动作的静力练习等方面的基本功练习;要注重太极拳攻防技击含义的讲解贯彻在太极拳教学中;适时地采用太极拳“慢拳快教”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记忆;适当运用形象的太极拳的口诀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此一来大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老年人太极拳运动,其主旨是健身和休闲娱乐,本文从形体美和健身两个角度,表达作者对老年人太极拳教学的美育观和当前太极拳教学中的某些误区的认识,提出太极拳教学改进的途径。作者认为:应在正确认识太极拳美学的同时,将“气”和“攻防意识”引进老年人太极拳教学中,以期达到提高学员探究兴趣,完善教学层次,使太极拳的健身效果得到进一步彰显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太极拳教学语境内,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原理,通过教师的动作讲解、示范、教学实践与反馈,将复杂的太极拳技术动作以点、线、形解读模式,通过运动能量传递为学生建立太极能量运动场,引导学生的自组学习。学生在不断理解、吸收、修正太极拳的技术动作过程中形成能量流动与转换,从混沌无序的运动情景中找到量变到质变的契合点,迁移形成太极拳运动的有序化,达到对太极拳运动技能的自动化掌握。  相似文献   

17.
语言提示法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邓凤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710071)太极拳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提示的目的是传授太极拳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尽快地认识和掌握太极拳的训练要求。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训练过程的实际情况,从以下方面考虑语言提示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本文就讲解与示范的特点、关系以及讲解与示范的运用,结合太极拳教学实践作了论述。得出结论:在太极拳教学中把讲解和示范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教学实验、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认为,在高等师范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分散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太极拳套路教学,能使学生课堂的学习周期相对较长,课堂上需要学习的动作相对较少,从而能有效地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入"心静"的太极拳状态,养成锻炼太极拳的习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运动技能,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曹丹  苏寸草 《精武》2012,(33):56-57
太极拳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是以普通高校的体育课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与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相结合,丰富和完善太极拳教学组织方法及其理论,促进高校太极拳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深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