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事实与价值——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根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是建立在事实与价值统一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发展。进入工业文明后, 人类在机械发展观的指导下, 只关注了自身利益的满足而忽视了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活动制约, 最终造成事实与价值的冲突, 使人类社会的发展陷入不可持续的境地。这种机械发展观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 是人们割裂了暂时性和长远性、需要的正当性和非正当性、动机与效果、正价值与负价值以及手段与目的等一系列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而造成的。生态严重失衡造成的恶果使人类认识到,只有使事实与价值重新统一协调起来,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使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教育管理的两大基本价值;每一种基本价值里又分别包含了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精神价值主要体现为真、善、美,美是真与善统一并超越的主体自由的最高价值。在美的境界里教育管理的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了整合统一。教育管理的美(审美价值)是教育管理的最高价值,它引导教育管理的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  相似文献   

3.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断裂与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人类理性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但随着物欲的恶性膨胀以及工具理性的片面发展,导致二者关系的扭曲与断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统一与整合是人类理性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重新整合二者的关系就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短期效应与长远利益、技术训练与品格培养这四对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种价值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文艺创作的实质就是审美价值的创造,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审美需要,求得精神的愉悦。用价值论来指导文艺美学的研究,体现了文艺美学研究的新走向,必将开拓出文艺美学研究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论人的需要与价值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原始动力,具有社会性、无限发展性和丰富性以及积极能动性。价值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活动过程中生成、发展、创造和实现的,人的需要是价值追求的内在尺度。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合理的需要能满足并促进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和完善。人根据需要的“内在尺度”进行价值追求,其理想境界就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教师价值导向,包括社会价值目标和个体价值目标的指导。社会确定教师的价值目标,既要考虑教师的个体价值、精神价值,还应考虑教师的社会价值、物质价值。作为教师的个体价值目标,应以社会的需要为准绳,以人类社会的进步为标志。正确的教师价值导向是正确的社会价值目标和个体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教学价值问题是教学领域的重要议题。与西方相比,中国传统的教学轻视科学,教学价值取向体现了社会本位、伦理本位的特点。在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价值取向要体现出多元价值的和平共存和多元共生,实现满足社会需要和促进个人发展的统一,融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物质需要,却导致人们精神追求和主体价值的丧失。产生该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需要价值向度的偏离。确立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人的需要的价值向度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旨归,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现实要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价值是表征主客体之间意义的关系范畴,评价是人们对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所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所以价值评价过程就是主体的客观需要被不断地提升为价值意识,而人们又以价值意识为依据对为我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做出断定的过程,同时作为一种断定也就必然包含着人们对利害、苦乐所做出的比较、权衡和选择。按照合理价值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人们对利害、苦乐所做出的比较、权衡和选择要达到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科学价值、科学理性价值、科学人文价值的含义进行阐述,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科学理性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关系:科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理性活动,是人类理性的典范和集中表现;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总是以哲学的方式集中地体现着该时代的科学精神;新的科学价值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刑罚的固有属性是惩罚性,刑罚的价值是刑罚固有属性所决定的能够满足人类需要和人的需要被满足的一种效益关系;由此得出我国刑罚的目的应当是预防犯罪和惩罚犯罪的统一。同时,对如何发挥刑罚的功能和确立我国刑罚适用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种价值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文艺创作的实质就是审美价值的创造,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审美需要,求得精神的愉悦。用价值论来指导文艺美学的研究,体现了文艺美窑新走向,必将开拓出文艺美学研究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禹真 《铜仁师专学报》2002,4(2):17-18,24
本文对科学价值、科学理性价值、科学人文价值的含义进行阐述,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科学理性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关系:科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理性活动,是人类理性的典范和集中表现;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总是以哲学的方式集中地体现着该时代的科学精神;新的科学价值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具有伦理道德的二重性。科学家应遵守以造福人类为最高目标的道德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对整个社会负起责任,应追求科学研究与人类道德规范的统一,追求科学价值与人类精神价值的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看.主体的实践活动(如教育)既具有工具理性,可以满足其他活动(如发展经济)的需要,又具有价值理性.可以满足人自身发展、完善的需要(如道德或精神追求)。工具理性仅仅是手段.价值理性才是目的。教育当然具有也应当具有工具理性.但还应当指向更多的价值理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以及受人类社会几百年来工具主义、技术决定论发展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政策的制定既需要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也需要满足一定的价值取向。所要遵循的价值原则主要有: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兼顾与急需的统一;择优与代价的统一。所要满足的价值取向有:民主—参与取向;公正—关怀取向;可选择性—多样性取向;面向未来取向。  相似文献   

17.
建立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基础上的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本质,就是教育管理这一能够促进人类自身再生产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和谐有序的协调活动满足教育管理审美主体对人的自由本性需要的实践关系。具体来讲,就是教育管理作为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中,教育管理者智慧、品格、审美和谐统一的良好素养,教育管理协调活动的和谐有序而自主创造的运行,教育管理结果中对效率与人性追求的目标实现;教育管理审美主体的需要中,建立在教育管理活动满足人类自身再生产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二者统一基础上的对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的需要:教育管理实践中,教育管理本身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理想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的、最能体现人的本真存在意义的对教育管理的审美实践活动,这三大方面共同构成了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对生态环境的价值关怀,在于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尊重人的社会属性及其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切实把人的自然属性及其环境需要提到应有的重要地位;在坚持"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相统一的原则下,兼顾人文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因此,呼吁环境伦理,尊重自然,关爱生命,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前提和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9.
精神产品是生产者以脑力劳动为主 ,根据社会实践要求 ,自觉创造出的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理论化、系统化、典型化的观念产品。与物质产品的价值不同 ,精神产品的价值有自身的特点。从价值形成、价值本质和价值实现三方面揭示了精神产品的价值特征 ,为人们更好地把握精神生产的规律、指导和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三方面论述了现代陶艺的化价值:现代陶艺是对工业明的负面影响的应对,反映了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要;现代陶艺是对封建化压制艺术个性的反叛,反映了人类对精神自由的渴望;现代陶艺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需要、休闲需要、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