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冉 《煤炭高等教育》2012,30(2):6-9,31
《后现代大学来临?》是英国学者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英国大学身份及其存在合理性进行探讨的一本论文集。通过分析、梳理书中学者们的观点和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理论,发现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理论和书中学者们均强调现代大学应该重新审视技术兴趣在大学中的地位,通过强调实践兴趣和解放兴趣的培养来对自身身份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2.
技术旨趣教学设计理论的出现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教学设计理论内容的丰富,还带来了人们对教学设计认识的变化,同时开启了独立发现教学规律之路。这些都源于技术旨趣的教学设计理论的与众不同。技术旨趣的教学设计理论至少在六个方面与以往教学设计理论存在差异:以往教学设计理论主张面向过去的问题解决、关注教学效果、以教学模式为中介、关注形式设计、强调直观快捷和简单重复的设计过程模式,而技术旨趣的教学设计理论主张面向未来的缺陷分析、关注教学系统的功能与性能、强调从目标到手段的探索、关注内容设计、强调理性复杂和技术性迭代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相似文献   

3.
技术旨趣教学设计理论的出现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教学设计理论内容的丰富,还带来了人们对教学设计认识的变化,同时开启了独立发现教学规律之路。这些都源于技术旨趣的教学设计理论的与众不同。技术旨趣的教学设计理论至少在六个方面与以往教学设计理论存在差异:以往教学设计理论主张面向过去的问题解决、关注教学效果、以教学模式为中介、关注形式设计、强调直观快捷和简单重复的设计过程模式,而技术旨趣的教学设计理论主张面向未来的缺陷分析、关注教学系统的功能与性能、强调从目标到手段的探索、关注内容设计、强调理性复杂和技术性迭代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面临的问题出发,尝试从比较教育学科研究史来考察比较教育研究元范式的历史基础,从关系哲学和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三大知识旨趣理论来分析比较教育研究元范式的理论基础,试图初步回答比较教育研究元范式何以可能以及是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价值"是当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问题探讨的核心命题,而关于此命题的探讨又多局限在有关"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的争论中。这种提问方式忽视了作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主体、也是其价值指向和服务目标的人。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教育理论对人的价值,进而阐明"除指导价值以外,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价值"。此外,在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中,还应区分直接指导价值和间接指导价值并更多地关注后者。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交往过程。哈贝马斯从交往的视角来解读人的行为,强调交往具有主体间性,生活世界是进行交往的宏观背景,理解是交往行为的目的。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强调理论灌输原则,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及双主体间交往的重要性,使教育的实际效果受到影响。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育者革新教学理念、构建双向互动式教育教学模式、使教育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注重主体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交往实现受教育者内在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的重组与建构。  相似文献   

7.
"人"的培养是通识教育根本的价值追求。对"人是什么"的追问是通识教育不变的主题。哲学人类学告诉我们,人是"文化的存在",人创造文化,同时又被文化所创造。因此,我国的通识教育应该回到"文化的存在"这一原点,即尊重人的主体性,同时强调培养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并能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人。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9,(4):51-58
哈贝马斯围绕"主体—主体"结构建立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批判理论。他坚守人本主义立场,强调社会关系中个体的主体性作用和主体间自由平等、合理的人际交往,提出了扬弃技术异化的思路,坚持人在全部价值体系起核心作用的观点。哈贝马斯"主体—主体"交往的合理性秩序,能够有效消除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存在的张力,为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并不是停留于简单的"接着"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理性分析逻辑视角,而是在对技术理性批判的同时,对这种批判理论自身的合法性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论证,不仅提出了批判理论的合法性问题,而且也提出了基于合法性基础上的正当性问题。哈氏的理论显示出了与该学派的老一代理论家之间的理论张力,强调进行社会批判之前先要反思批判理论自身。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交往理论认为,交往促进了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交往还推动着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哈贝马斯的"交往伦理学"和"商谈伦理学"认为,交往行为要以相互理解为基础,交往行为合理化的核心是行为主体之间进行没有强制性的诚实的对话和交流。马克思、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分别从宏观上或微观上有利于我们确立科学合理的执法目标、改进执法理念、改善执法模式和改进执法方式。  相似文献   

11.
受功利主义的影响,现行教育只关心学生的生存问题,对学生作为"人"的存在状态却很少关注。本文试从社会、学校、个人等方面对此问题加以分析,认为调整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建构"我"和"你"的师生关系;回归生活世界,丰富生命存在体验等应成为当今教育占中心地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鲁妍妍 《培训与研究》2009,26(9):99-101
受功利主义的影响,现行教育只关心学生的生存问题,对学生作为"人"的存在状态却很少关注。本文试从社会、学校、个人等方面对此问题加以分析,认为调整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建构"我"和"你"的师生关系;回归生活世界,丰富生命存在体验等应成为当今教育占中心地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课程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哈贝马斯对人类认识的三种旨趣的分析为理解境外教师教育课程的三次重要变迁提供了适切的视角。“知识关注”阶段的教师教育课程关注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包括必要的知识、关键的能力与必备的品格。“实践关注”阶段的教师教育课程注重的是教师日常的教育生活中的鲜活、动态、丰富、智慧的实践。“精神关注”阶段的教师教育课程则关心的是教师的内在精神和内心世界的洗礼与升华,或者说内在心灵的成长。这对新时期我国教育硕士课程改革走向“精神关注”,关注教育硕士生的心灵转向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罗尔斯的《正义论》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哈贝马斯等学者的质疑。为反驳哈贝马斯的观点,罗尔斯通过阐述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关系,揭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及"合法性"概念在实质层面上的意义,但这恰恰又否定了其在《正义论》中所推崇的"纯粹的程序正义"的观点。而从罗尔斯著名的正义两原则的推导过程来看,"纯粹的程序正义"是一个基础性的观念,对它的否定也就动摇了其"正义论"的理论基石,使"正义论"陷入了理论危机。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21):24-25
哈贝马斯强调人们行为的协调应以共同的规范为基础;共同的规范是由人的共识促成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沟通。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哈贝马斯创立的"沟通行动理论",以期唤起对"科技理性"下现代社会出路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两个"为本"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和教育"以文化为本"。"人"对"教育"来说是"根本","教育"对"人"来说是"末" "文化"对"教育"来说是"根本","教育"对"文化"来说是"末"。人和文化对教育来说是目的,而教育对人和文化来说都是应为之服务的手段而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应当包括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 关注人的自由、幸福、尊严、终极价值 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是一种博大的精神力量和感召力量,它推动人们去感受生命过程。文化之所以是教育的本与根,之所以也是教育应为之服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和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简单地说,没有人,固然没有文化,然而反过来,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人。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揭示了"此在",并且揭示了"此在"的存在——"在世界中"的状态。唤起了人们对自身的关注,挑战了传统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以及人道主义。此在对存在进行怀疑和询问,思考其存在。海德格尔强调的人是在世界中存在的人而不是单独的个体,更不是理性的抽象的类。人生活在世界中,应当关注自身的存在。人在世界中,并且揭示世界和世界中的存在者。海德格尔"此在"概念的提出以及对此在的"在世界中"存在的分析,对于当代仍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远程开放教育理论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假象,并导致实践的困难。远程开放教育理论研究中应以"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思想作为其先验命题。从该先验命题出发,运用分类学方法对其中的"人"(教育主体),即学生和教师进行层层分离,建立所谓的分离命题。分离命题的发现对展开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重构研究有着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哈贝马斯认识兴趣范畴的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兴趣范畴是哈贝马斯重建认识论的基础性范畴,其实质是强调认识(理论)与兴趣(即生活世界的利益)之间的相互交织关系。认识兴趣包括"技术的认识兴趣"、"实践的认识兴趣"和"解放的认识兴趣"三个层次,"解放的认识兴趣"是整个认识兴趣范畴的灵魂。只有正确把握认识兴趣范畴,才能真正理解认识的主体性、认识的意义、认识论与社会理论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和平文化"为核心,倡导"多元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这一理论的提出是源于生态伦理学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及其"人与其自身超越"观点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