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偏差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类学生,他们可能是行为偏差生,可能是学困生,也可能二者兼有。教师要在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同时,运用恰当的方法及策略对偏差生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2.
陈秀兰 《甘肃教育》2013,(24):25-25
“学困生”在班里所占比例虽小,但若教育不当则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笔者认为.数学“学困生”可以分为智力型“学困生”和非智力型“学困生”两类。转化“学困生”要因材施教,对于智力型“学困生”要多些宽容,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对于非智力型“学困生”要善于挖掘其“闪光点”,用爱心和耐心感化他们。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数学实践,就如何转化“学困生”。谈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是广大教师最头痛的教育对象,是教学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更是教学工作中最难攻克的难关。同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也会面对很多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最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已成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本门学科的独特性,借鉴相关经验,结合理论知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做了三点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的关注和转化。我在课内、课外以及心理三个方面对他们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并且针对他们的表现特点采取了相应教学措施,即注重对学困生的情感教育;在课堂上留给学困生一定的空间;培养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及时指导学困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来转化他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一直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如何帮助和转化数学学困生是我们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多关注学困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实践,“学困生”问题已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水平,已成为数学教师的一个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一项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困生转化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缝农要“量体裁衣”,打仗要“审时度势”,那么育人就要“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这对学困生转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杨长芬 《广西教育》2014,(33):99-9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群体是教师不可忽视的教育对象。学困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比较薄弱,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怀和帮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让他们能够跟上班级里其他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教学质量。一、转变思想,将学困生转化工作作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抓手(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宝川 《新疆教育》2012,(14):86-87
到下学期即2012年秋期,我们广西的高中阶段就进入新课改实施阶段,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因此,新课改下如何更好地转化“学困生”,别把他们丢进遗忘的角落,继续让他们的心灵受挫伤,是摆在我们高中老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特别是我们的政治“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及学科成绩,在新课改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学校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越来越多的高中教师开始关注学困生问题的发展。作为高中英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困生的存在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英语教师要充分了解掌握各个学困生的成因,要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转化策略,不断激发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创新学习方法,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初中由于受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家长素质以及社会环境的限制,所以形成了数量众多的英语“学困生”,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兴则乡村兴。而要想真正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关注学困生问题,要对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进行转化就必须先分析他们形成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实现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提高农村英语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学困生"的转化是复杂和困难的,要有耐心去引导。"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对他们的转化就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作为老师,只要充满爱心与热情,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定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校的学困生比例逐步提高,转化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成为农村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文章针对数学学科教学,提出对学困生要用爱心扬起他们自信的风帆;课堂教学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全程介入学法指导,帮助学困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评价方法要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优秀的学生大同小异,而学困生却是千差万别的。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头疼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分析学困生的成因,找准问题所在,对症下药,给他们创设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和空间,让他们和全体学生一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丁丹丹 《考试周刊》2014,(20):97-98
加强对学困生现象的研究,促进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一直是教育部门重视的问题。要真正认识学困生现象,并行之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援助机制,有两个基本问题要解决:一是揭示和清楚阐明学困生的本质及成因,二是分析学困生转化策略,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尤其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更应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下面就此问题谈点体会。一、利用实验的趣味性,激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学困生因长期在消极的心理状态下学习,训练不足,经验匮乏,学习上的挫折又使得他们容易回避困难。久而久之,产生心理障碍——失去信心,其具体表现为记忆力差,思维缺乏条理性,“思路”经常断线。因此,对学困生的教育首先要主动亲近他们,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懂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了解只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  相似文献   

17.
转化一个学困生,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更重要。教师要分析农村初中信息技术“学困生”的成因,探索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困生早日成才。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工作中,由于个体差异,很难避免出现一些学困生,学困生教育一直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只要我们坚信学困生是能够转化的,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探究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用爱心关注,用智慧启迪,用尊重激励,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力争使每个学困生都得到最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育倡导要面向全体学生。学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并注重对学困生的转化,从而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导致许多数学学困生的出现。想要转化数学学困生,教师就要“对症下药”,培养数学学困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师秀英 《考试周刊》2014,(66):30-30
对学困生的教育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学校的难题,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难点。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真正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虽然学困生人数不多,但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却有一定影响。因此,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