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域名争议与商标冲突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域名具有类似于商标的识别作用,并常作为商标在网络上的替代标识出现,因此域名的争议常常牵涉到对商标权的保护问题。通过两起域名争议案件的裁决的比较,对域名与商标冲突过程中的法律依据进行分析,寻找域名争议与商标冲突过程中利益衡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域名注册是随互联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新事物,但以他人商标作为域名在互联网上抢先注册行为随之发生.域名抢注行为应视为一种新的商标侵权行为.域名注册管理应规范化、法制化,以维护商标权人的在先权利.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搜索引擎业务的发展对商标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中带来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搜索引擎公司涉嫌关键词检索广告商标侵权。广告发布者从搜索引擎商那里购买包括商标名称在内的词语供网络用户检索,并弹出自己产品或者服务的广告,这就引发了商标权的保护问题及搜索引擎商的商标侵权责任问题。大多数美国法院认为购买商标作为检索的关键词构成商标的商业使用,这种行为也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消费者在网络上检索这些商标关键词时,有可能认为是获得了商标权人的授权或者是搜索的结果与商标权人有利害关系。尽管如此,美国法院迄今为止还没有判决此种行为构成商标混淆。  相似文献   

4.
商标法的主要任务是对商标混淆侵权行为进行规制,防止消费者在市场中发生混淆。一般来说,商标保护与自由竞争和表达自由之间并不存在冲突。但随着商标权的扩张,商标权的保护与自由竞争、表达自由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冲突,商标权人可能通过其商标权损害市场自由竞争、压制表达自由。由此,商标法需要建立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将商标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商标权过度强化损害市场自由竞争和表达自由,妥善处理好商标保护与市场自由竞争、表达自由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商标所能给权利人带来的经济利益是法律对商标权给予保护的根基所在,如果对商标权进行保护而不能给商标权人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那对商标权的保护将是无意义的。反淡化立法旨在给予驰名商标特殊保护,防止继商标驰名以后,因第三人的注册或使用而导致该驰名商标的声誉和显著特征被玷污或贬低。这种保护不仅是为了防止混淆也是为了防止驰名商标的声誉受到不法竞争的损害,从而保障商标所有人进入相关市场。  相似文献   

6.
未注册商标和注册商标均是商品的识别标志,其差别仅仅在于未注册商标未经核准注册,如以此阻却了未注册商标的商标权,有悖于商标保护中的公平原则,针对我国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现状,拟从未注册商标的范畴、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的依据入手,论述我国未注册商标保护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这对完善我国商标保护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也被提上了议程,这是因为作为网络地址的域名与商标之间会存在冲突。每个域名使用人都希望自己选择的域名能与商标相同,所以这样的域名就有转变为潜在商标的可能性。由于域名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的隔阂,而出现域名与商标相似或相同的情形,域名的“唯一性”与商标的相对“不唯一性”,即多个商标文字可能与同一域名发生冲突的特性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冲突的范围和强度,就此会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特别要对驰名商标的域名进行保护,使得“网上商标”发挥其真正功效。从美国、日本的域名管理制度来看《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的特点与不足,并提出建议求救方案。  相似文献   

8.
商标淡化理论随着商标表彰性功能的崛起而崛起,它以广义的显性和广义的混淆理论(联想理论)为基础,将商标权和保护对象从识别性的保护扩及识别性和表彰性的保护,将商标权的保护领域从同类商品或服务扩及到不相类似的商品或服务,甚至扩及商品或服务之外的其他领域。较之传统的混淆理论和无谓竞争理论,商标淡化理论为驰名商标的保护提供了更为完善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电子商务成为日益重要的商业活动方式。域名作为易于识记的网络地址名称,与商标的冲突日益激烈。普通商标的保护不能像驰名商标那样可以自然延伸至域名领域,而只能获得有限保护。  相似文献   

10.
章莉  卢虎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65-66
互联网域名的全球惟一性和商标相对的非惟一性形成了域名和商标权的冲突。本文阐述了域名和商标权的概念、域名和商标权冲突的表现形式,并对域名和商标权的冲突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侵犯驰名商标的行为日益增多,驰名商标的保护已成为商标权保护的核心。入世后,我国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通过“特别保护”优化国内驰名商标的生存环境,维护其所有的权益。  相似文献   

12.
论域名权创设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域名和商标等标志性权利的冲突越来越多,“域名纠纷”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对域名这种权利进行规制成为必要,本文以目前通行的商标法保护模式为例,分析现行域名纠纷解决模式的不足,提出域名权创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行商标注册原则,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问题一直是我国商标法的薄弱环节。商标在先使用权是在注册商标的申请日之前,就已经在该商标注册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或者类似商品或服务上善意连续地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该商标使用人享有继续在原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该商标的权利,其性质为商标权。建立商标在先使用权制度,对未注册商标进行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14.
《商标法》的颁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制度的确立, 无疑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范围的狭窄, 却使该项权利的行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和影响。本文分析了由于我国现行商标法规定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范围的狭窄在实践中产生的种种弊端, 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希望建立一套严格、规范的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5.
名牌经济是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技术和传播是形成和维系名牌的两个重要因素,具有核心作用,因而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利制度和商标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法律资源。专利制度保障了名牌在一定时期内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独特性,使其有别于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为形成和保持名牌打下坚实的基础;商标制度可以对名牌的传播起到防止假冒和反假冒的强制约束作用,并以此维护该名牌与消费之间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6.
Internet这一新兴技术给相对稳定的传统法律制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中国已加入WTO,Internet的迅猛发展影响着驰名商标在Internet上的地位及其保护;我国驰名商标在Internet上与网络域名发生冲突时驰名商标胜诉一案对我们启示颇多;我国的现状及国际趋势都要求对Internet上驰名商标进行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标法》为彰显商标的使用价值规定了商标连续不使用撤销制度,发挥该制度的作用首先须对"商标使用"判断标准做出界定。考量商标权利人使用商标的使用意图,需综合市场份额、商品或服务的性质、市场特点、使用的规模和频率等因素,以认定商标使用意图是否是真实的、善意的。商标的使用行为需让消费者识别其商品来源,发挥商标识别功能,对于违反行政法规定的商标使用和未在指定商品或服务上进行商标使用,理应属于商标法意义上的"商标使用"。从使用意图和使用行为双重视角下对商标使用进行考量,构建二者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出商标所蕴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商标转让和许可使用市场的不断发展,注册商标转让过程中各种纠纷层出不穷,我国商标转让制度发展不协调与滞后的矛盾愈发凸显,很多注册商标转让相关的法律问题显露出来,如注册商标转让核准制度违背私法自治原则、商标窃权导致善意第三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许可使用在前的注册商标转让的规则不明确等一些问题。以上问题对商标权人和受让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只有探讨和理清注册商标转让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才能完善注册商标转让制度和正面影响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