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游乌镇     
"一夜流水到天明,乌镇人家尽枕河。"伴着悠扬的船歌,我来到了这片世外桃源。小桥流水,悠悠船歌。这正是大作家茅盾笔下纯朴独特的水乡——桐乡乌镇。  相似文献   

2.
那是中国南方省份的一个水乡小镇。古旧、清净而安详,地图上根本没有它的影子。那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棂,长长的青石路,窄窄的街道,幽幽的水巷,瘦瘦的乌篷船构成了一幅古老的山水画。烟起雾落,云蒸霞蔚,草长莺飞,花开花落,正应了年华似水。 初次了解乌镇是在电视中,电视画面中的乌镇似乎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一幅幅美图,一张张淳朴的笑脸,让人心驰神往。 而初次来到乌镇,是去年的春天。从下车的一刻起,我已感到那古镇独有的气息。桃花映红了乌镇,春水涨满了水巷,一群又一群的候鸟朴素友好地飞过头顶,那里的人们都有着同样一张笑脸,亲切友好…  相似文献   

3.
摇过乌镇     
刘安 《语文学习》2010,(7):F0003-F0003,160
乌篷船 一驾乌篷,鼓起胸腹,伸出两只翅膀,载我,摇过乌镇。多雨的乌镇,多河流的乌镇,多桥的乌镇,多女儿红的乌镇,多蓝印花布多灰瓦屋的乌镇摇过。  相似文献   

4.
乌镇游记     
推荐过了,那么久了,我才动手开始写关于乌镇的游记。好吧,我承认,是我比较懒啦…… 然而让我再次拥有写关于乌镇游记的冲动,是窗外的雨……  相似文献   

5.
乌镇     
假期里,我与爷爷、奶奶一起,来到了江南水乡名镇——乌镇。乌镇位于桐乡市北部,距离市区17公里,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古镇。它不但有着独特的民风民俗,而且有"千年乌镇"的美名。唐朝时,乌镇隶属苏州府,诗人杜荀鹤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把乌镇的水乡景色刻画得淋漓尽致。"水"是乌镇的一大特点。碧水环绕着整  相似文献   

6.
可爱的故乡     
浙江是个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材辈出的地方。虽然我仅仅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却深深地怀念它! 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春秋时,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戍。何以名“乌”,说法不一,唐朝咸通年间改称乌镇。历代都在乌镇驻兵,明朝曾在此驻兵以防倭。乌镇在清  相似文献   

7.
当唇齿间随着气息,吐出乌这个字眼时,会立刻想到黑,总有一种松弛散漫的感觉袭来。我在去乌镇的路上和在乌镇逗留的时候,心中时时涌起历史的沧桑感,而绝不单是因为乌镇曾经诞生过中国现代文学大家茅盾先生。与许多古镇类似,乌镇有着古老的木屋、古老的砖瓦、古老的青石街道。不同的是,这里有着古老的河,流淌着  相似文献   

8.
乌镇之旅     
从乌镇回来已将近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我似乎总在等待,等待思绪的沉淀,且不论沉淀出的是什么。还记得刚从乌镇车站走出来时,望着那显得有点破旧的街道,半开半闭的店门,街上半天找不到一个人影时,我心中的失望顿时如洪水般泛滥了开来。但显然,失望来得快,去得也快,当我望见矗立在小街中央的暗灰色的牌坊时,心中顿时一惊,虽一眼就能看出这牌坊的年龄不会超过10岁,可它那庄严、古朴的气势与整个古街浑然一体。牌坊上“乌镇古街”四个大字遒劲而有力,正是这四个字成了时光隧道的分界线。一跨过这条分界线,人一下子便像回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相似文献   

9.
迷人的乌镇     
早就听说过乌镇,很美的地方。《似水年华》中的"我知道你会来",仿佛成了乌镇的召唤,召唤着人们来到淳朴、宁静的水乡。如今,这个心愿终于达成了。我跟着导游来到乌镇东栅风景区,空气都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气息。因为之前去过丽江的大研古城,所以对这种江南古镇多少了解一些。但是,我发现这里和大研古城不大一样,丽江古城到处是卖东西的小店,  相似文献   

10.
乌镇小记     
在今年小记者暑假夏令营采风活动中,我参加了在乌镇举行的中美学生交流会,有幸领略了乌镇的风光,欣赏了乌镇的民俗艺术,所见所闻,历历在目,至今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1.
乌镇随想     
早就听闻桐乡乌镇保留着大量明清遗迹,古色古香,闻名遐迩,一直想一游。一个细雨纷飞的早晨,我终于如愿以偿。一个多小时后,我已置身于乌镇一座宏大的牌坊前。天空仍然飘着蒙蒙细雨,有点水气,却丝毫掩饰不住那牌坊钢筋水泥的本性。坊前一尊雕塑,讲的是临水住家浣衣冼菜的故事,人物倒是栩栩如生,可旁边的喷泉却画蛇添足地告诉人们这是现代  相似文献   

12.
到杭州去玩     
嗨,大家好!我是谢华,是作家,也是老师,诸葛大生就是我的学生,我想你们一定认识他吧。这次暑假他去了一趟乌镇,写了一篇很不错的作文,可是我告诉他,杭州比乌镇更加好玩。真的,我最喜欢杭州了。今年春节,我跑了一次杭州、苏州、上海,还是觉得杭州好。上海太闹,苏州太小,而杭州呢,  相似文献   

13.
乌镇游记     
推荐过了那么久了,我才动手开始写关于乌镇的游记.好吧,我承认,是我比较懒啦…… 然而让我再次拥有写关于乌镇游记的冲动,是窗外的雨…… 关于江南,总是小桥,流水,人家,美丽温婉的姑娘,那飘飘摇摇的雨……  相似文献   

14.
当唇齿间随着气息,吐出“乌”这个字眼时,会立刻想到“黑”,总有一种松弛散漫的感觉袭来。我在去乌镇的路上和在乌镇逗留的时候,心中时时涌起历史的沧桑感,而绝不单是因为乌镇曾经诞生过中国现代文学大家茅盾先生。与许多古镇类似,乌镇有着古老的木屋、古老的砖瓦、古老的青石街道。  相似文献   

15.
乌镇的诱惑     
再回首 ,乌镇已在我的视线中渐渐远去 ,进而又逐渐地隐没。乌镇之行在我的旅途中匆匆而过。我在那个充满诱惑的土地上停留的时间太短了 ,我还来不及走过她的每一个角落 ,但是 ,为什么她的影子却在我的眼前频频地闪过 ?桨声乃 ,小桥流水 ,“桥如虹 ,波浩渺” ,轻风拂面而过 ,吹皱了水波 ,颤巍巍 ,清爽爽。置身于其间 ,俯视这柔弱明净的小河 ,如何把这沉淀了数百年风尘的水乡古镇 ,洗得犹如一杯淡而绿的清茶 ?水中的乌镇 ,多像一个隐隐绰绰、看不真切的梦。循着乡土的气息 ,沿着小巷穿行 ,一路迎着水乡人纯朴而又友善的笑容。天空洒落了星星…  相似文献   

16.
啊,乌镇     
一听到江南就会想到古老的乌镇。神秘的水乡,总是那样令人心旷神怡。那墨色的水阁,弯弯的石拱桥,平静的河水,在烟雨中形成了富有神韵的乌镇。乌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今天我有幸到这闻名全国的小镇观光。随着人群的流动,我们来到男女桥。据说,中秋之夜,男男女女将经过这座桥。但是,这桥中间有一堵墙,把男男女女分开,让他们不能相见。我有点儿不相信。踏在石头铺成的蜿蜒小道上,感受着它古韵的气息,不知不觉来到了我国文学巨匠茅盾的故居。茅盾的故居不大,约600平方米。踏入低矮的平房,顿时,朴素、优雅的气息扑面而来。早…  相似文献   

17.
晓君 《初中生》2012,(Z2):48-51
正本期关注:全景勾勒记得"奶茶"刘若英初到乌镇时那充满惊喜的话语,"整个乌镇都是我的";也记得影星周润发领略内蒙风光后的铿锵之音,  相似文献   

18.
本期关注:全景勾勒 记得"奶茶"刘若英初到乌镇时那充满惊喜的话语,"整个乌镇都是我的";也记得影星周润发领略内蒙风光后的铿锵之音,"我要捐出99%的财产".是啊,自然景物从来都是我们灵魂里最动人的画卷,沉浸其中,我们或许会找回真正的自己. 这,便是景物的魅力.将这种大气磅礴的风景纳入我们的文章,文字定会顿放光彩.  相似文献   

19.
汽车从杭州开出,只要两个多小时,就到了“两省、三府、七县”的交界之地桐乡乌镇。镇子不大,但交通方便,美丽富饶,一踏上这块古老土地,便自然而然地忆起1980年春茅盾在《可爱的故乡》一文中的生动描述:“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春秋时,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戍。何以名乌,说法不一。唐朝咸通年间改称乌镇……乌镇在清朝末年是两省、  相似文献   

20.
正1980年春,茅盾在《可爱的故乡》一文中这样叙述:"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春秋时,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戍。何以名乌,说法不一。唐朝咸通年间改称乌镇……乌镇在清朝末年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地当水陆要冲……镇上古迹之一有唐代银杏,至今尚存。我为故乡写的一首《西江月》中有两句:‘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梁昭明太子曾在此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