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东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能源之争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划界之争成为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问题.本文从国际法的角度来分析中日双方不同的主张,并指出共同开发是解决中日东海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东海油气资源及中国、日本在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耀光  刘锴 《资源科学》2005,27(6):11-17
东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成为与中国海域相邻与相向的日本国觊觎已久的目标.中、日东海油气资源之争,源于中、日专属经济区界限划分之争.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可以从领海基线量起,向外200n mile划出专属经济区.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所有资源归沿海国拥有和专属管辖.由于中日东海海域之间的宽度不到400n mile,中日在东海尚未划界.为此,日本单方面提出所谓的"中、日中间线".日方提出的"中间线"的日本一侧,实际上是中国的专属经济区.由于这种划分不符合国际法的精神,中国决不会承认.而中、日之间东海海域的划界应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中国从未承认过"中间线",而在"中间线"以东海域属于争议海域,日方在这一海域无权采取单方面行动.文中对中、日两国东海大陆架划界分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按照国际法划分东海大陆架的原则以及我国的政策,从而提出了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日东海争端的现状与解决前景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建国 《未来与发展》2009,30(5):97-100
东海争端的焦点是划界原则和钓鱼岛归属问题,中国主张以大陆架原则划界。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而日本提出中间线原则并占有钓鱼岛。本文论述中日两国东海争端的内容、现状和实质,从历史、国际法和逻辑角度阐述中日东海争端中中国立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并分析东海油气资源对中国石油安全的意义,最后提出东海争端解决的前景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煤炭、电力是能源产业的两大基础行业,但长期以来,煤电之争困扰着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从能源机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煤电之争"的原因,从资源优化使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煤电联营的众多优势,从稳定煤电价格、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三方面说明煤电联营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措施,对国民经济和资源合理利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我国煤炭、电力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的OE-W01区块波浪能资源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勇  张杰  孟俊敏  王晶 《资源科学》2014,36(6):1278-1287
波浪能是一种重要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波浪能资源可以有效地缓解常规能源短缺所带来的能源问题,波浪能资源分布状况的可靠评估是开发利用波浪能资源的前提条件。利用ECMWF ERA-Interim 1992-2011年0.75°×0.75°的较高精度的海浪场数据,计算了OE-W01区块(中国渤海、黄海及东海的部分区域)的波浪能流密度以及波能资源的可用度频率、富集度频率、变化指数等评价指标。对该海域的波浪能资源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发现:渤海海域波浪能资源呈现非常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秋冬季较丰富、春夏季较贫乏,秋冬季为波浪能资源的主要利用期,波浪能资源的相对富集区集中在渤海海峡以及渤海和黄海相连通的区域;黄海海域(包括东海部分海域)波浪能资源也呈现季节分布特征,与渤海不同,该海域90%的区域年平均波浪能流密度均在2kW/m以上,波浪能资源的可用范围较大,时间较长,波浪能资源的富集区集中在长江口东部海域以及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波浪能资源的重点开发利用区,可为该海域的波浪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汤文权 《科技通报》1990,6(6):305-310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石油、天然气既是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近30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依靠石油和天然气的发展,创造了历史上空前的物质财富,极大地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建国40年来,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发展迅速,但仍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能源和化工原料的短缺已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浙江省的情况尤为突出。然而,东海含油气远景较好,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探和开发东海油气有重要战略意义。一、东海地形地貌特征东海位于我国闽浙大陆之东,琉球群岛之西,北起长江口北嘴和济州岛联线,南至广东南澳岛和台湾鹅銮鼻联线,总面积77万km~2。水深200m以内的大陆架最宽处可达550km,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能源形势逐渐紧张,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国家非常重视油气新区新领域新层位的寻找。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的勘探程度低,之前资料显示存在厚度较大的中生代地层,其构造特征和油气前景一直是我国海洋地质、石油地质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寻找东海陆架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和新层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实施项目“海洋油气新区调查”中设立了工作项目“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含油气远景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8.
面对东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局势,首先回顾了两岸开发与利用东海渔业资源的历史与现状,得出东海渔业资源开发与养护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海峡两岸东海渔业资源联合开发与养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两岸应建立海洋渔业资源合作管理机制,健全渔业资源携手养护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物质能发展中几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能源目前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矿物能源资源量不足,二是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太低,三是浪费严重。本文重点研究生物能资源开发利用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共性问题,中国每年可生产生物质资源8亿多吨(不包括畜禽粪便和海洋生物质),其中作物秸秆类6亿多吨,林木残余及加工剩余物2亿多吨。目前国内外高品位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生物柴油、生物乙醇、成型燃料。文章以此为中心研究了合理利用这些能源资源需要解决的政策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系统的东海渔业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晓琳 《资源科学》2010,32(4):606-611
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是目前全球渔业管理的新理念,其要求从海洋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制定渔业管理决策,并运用多学科知识,加强各部门合作,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目前东海渔业管理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对内,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不断衰退;对外,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后,近海捕捞作业压力因大量渔船回归而进一步加大.因而,探索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对于解决东海渔业问题应该是一种有益尝试.实现基于生态系统的东海渔业管理首先在立法上应修订现有渔业法规,增加有关生态系统管理的规定.其次在实践中应采取多部门协作、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建立海洋保护区和生态监控区、加强与日韩合作等措施,切实推进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在东海实施.  相似文献   

11.
可耗竭能源资源稀缺性逐渐被人们认可,征收资源租被认为是增强其开采和利用的有效手段。对能源资源租的归属问题、能源资源价格与资源租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解读;并且基于能源资源市场特征、开采者行为与资源租关系的研究,探讨了资源租不同存在情形以及其对能源资源有效开采期的影响,认为可耗竭能源垄断型开采优于竞争型开采,同时,资源所有者应该充分借助资源租的手段矫正开采者的开采动机。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地球能源的过度消耗,导致全球能源与资源面临紧缺和枯竭。环境问题日愈严重,环境保护成了当前重要的问题之一,大学生是社会的一大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了大学生中的节能减排现况并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煤化工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深入,并走上世界尖端行业。煤炭是我国最早开发的能源资源,也是目前我国产量最大的能源资源。然而,目前我国煤化工企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在能源转化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和浪费是企业管理层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能源资源越来越紧缺,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提高能源生产效率迫在眉睫。如何做好电厂在协调好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工作,缓解能源问题紧缺和环境问污染问题,使得电厂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务必要将能源生产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能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中国人口众多,能源分布不均匀,能源产业也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都存在能源短缺问题。尤其是电能资源,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支撑,近年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电能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建筑电气节能工作势在必行。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全面介绍了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与照明节能设计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当代综合实力之争,关键性的意义在于人才之争。企业的竞争,人才是关键。来自企业的知识产权人才的期望,一定是有借鉴意义与启发的,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部长任峰。  相似文献   

17.
浅论大西北陆地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宋凤兰目前,在国内外能源组成结构中,随着矿物原料能源资源的日趋减少,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引起中外人们的普遍关注,这是能源科学和能源发展的新趋向。本文将对大西北陆地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大西...  相似文献   

18.
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去推动,能源短缺问题已经迫不及待的摆在了人们的面前。现今社会,人们如何将能源高效的利用起来已经引起了我们非常的重视。电力资源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资源,当前我们国家对建筑工程的节能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就要求在设计就要进行节能设计,进而在将来的使用中尽可能的节省电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王彦桂 《预测》1992,11(6):50-53
对能源需求量的预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投入要素之一,特别是目前,人们使用的大部分能源来自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能源短缺和资源枯竭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在有限资源的制约下发展经济,使得资源合理使用,并且开发新的能源供应技术,保持社会持续发展,这是各国决策者和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并不十分丰富,一方面能源短缺  相似文献   

20.
电动汽车能源补给方式的“充电”“换电”模式之争曾引发广泛关注。继国家电网确定“换电为主”模式之后,另一大电网运营商——南方电网公司7月22日也宣布其采取“换电为主、充换结合、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