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傩是中国民间以"驱鬼逐疫"为目的的一种原始祭礼,是巫傩文化的一种形式,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傩戏则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独特戏曲样式,长演不衰,被誉为我国傩文化的"活化石"。云南省昭通市的一些地区,傩戏曾经长期盛行,其形式与中原地区的傩戏一脉相承,却又带着深厚的地域印记。傩面具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巫傩仪式中起着"通灵"的作用。作为历史悠久的工艺品,傩面具在造型、刻绘、装饰、具  相似文献   

2.
<正>"傩"是我国古代华夏民族的一种由巫者戴面具驱鬼逐疫的宗教祭祀仪式。在周初,就有关于"傩"的文字记载。"傩"在当时分为"有司傩"和"乡人傩"两种[1]1"。有司傩"主要是宫廷祭祀采用的仪式,到汉代发展为宫廷傩舞。舞者头戴假面,手执干戈,驱鬼捉鬼,也称为"方相舞"。而"乡人傩"则是寻常百姓驱鬼逐疫的仪式。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傩"逐渐由一种祈天向娱神转变,成为了一种具备浓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陕、甘两地连续出土长方窄片状玉人四批,学者多以为是"人牺"或"人殉"。然而分析此类玉人的性质,既不能脱离其祭祀性质的出土单位,也不要忽视器物选材的特殊性。"巫以玉通神",周公制礼作乐,更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从此玉、巫、神三者绑定,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礼仪制度。古人举行祭祀活动都要有一定的仪式,如杀牺、燔烧、掩埋、唱歌、跳舞等,巫是必不能少的角色。本文根据出土遗迹单位的祭祀性质和玉人选材的特殊性,首先追溯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玉质人像或图案的宗教意义,而后列举了周、秦、汉祭祀属官的设置以及民间的巫觋活动,认为此类玉人代表的不是人殉和人牺,而与巫祝有关,取招引候神之意,是先秦时期暴巫、焚巫陋习的孑遗。  相似文献   

4.
商代是中国古代巫觋文化最繁盛的时代,认识殷商巫文化,才能领略中国古代巫文化及传统文化的精髓。甲骨文作为殷商朝代显著的特征,可从已经出土的可辨识的甲骨文字找出表现巫觋文化的文字,一定程度上还可结合商代姓氏进一步加深研究。  相似文献   

5.
巫觋文化在唐代政治与民间社会均占有一席之地。李唐王室一方面尊道教为国教,另一方面受胡族内亚性的影响,使得巫觋屡见于职官制中。唐前期以武则天、韦后为代表的宫廷女性利用巫术弥补参政劣势,国家政权中的巫风盛极一时。至后期,儒学的复兴致使巫术在中央层面的生存空间渐受挤压,日益堕入民间,成为唐宋之际思想变革的一大面相。巫觋在地方社会扮演着诸多角色,他们在努力开拓活动空间的同时,仍须面对世俗政权的不断干预。  相似文献   

6.
中国档案工作者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中华文明独特的历史进程同步的。文明萌芽期的巫觋乃是我国档案工作者的鼻祖;脱胎于巫觋的史官,作为历代父家长统治经验与教训的主要记录与传承者,则是我国档案工作者的祖先。  相似文献   

7.
由生态理念推演的具有"原生态"因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禾楼舞,是原始巫、傩文化结合的产物,有几千年历史,被称为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以郁南地区、岭南地区、甘肃等地的傩舞表演为例,记述中国部分地区仍进行的较为古老的表演仪式,在传承中不但保留壮族、瑶族古代巫舞、傩舞因子,而且也与山歌对唱、祭神、打醮仪式、刘三姐故事等民间文化因素糅合,显现出百越巫文化圈傩文化的特点和现代色彩。然而,歌舞"展演"活动中一些傩仪失去了"原汁原味",也不太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因此,当前的问题就是要如何使这些原生态文化活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现代因素。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初,广州迷信之风盛行,这与广州历来的多神信仰习俗以及当时动荡的环境等关系甚大.算命、占卜等这类迷信活动,不仅败坏社会风气,还扰乱社会秩序.针对迷信之风盛行的社会现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即打出“改良风俗、破除迷信”的口号,积极引导各地开展废除封建迷信的活动.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布《废除卜筮星相巫觋堪舆办法》,限各省市在3个月内强制执行此法规.该法规包含以下内容:(1)各地方卜筮星相巫觋堪舆,及其他以传布迷信为业者,应由各省市政府,督饬公安局于奉文后3个月内,颁制改营他项正当 营业.  相似文献   

9.
在宗教与艺术的关系研究中,戏剧起源问题一直受到关注。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1912中提出"中国戏剧起源于巫觋"说,与英国剑桥学派学者简·艾伦·哈里森在《古代艺术与仪式》(1913)提出的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观点在国内外学术界形成较大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人类表演学理论对"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说提出商榷,认为仪式和戏剧并存于原始宗教活动中,历时上难分先后,戏剧与仪式的分离可以从实效/娱乐的二元结构加以区分。从人类表演学的角度看,我国春秋战国以前巫术、祭祀、礼乐的文化变迁中,蕴涵了戏剧的起源与形成。人类表演学理论有助于戏剧起源问题的深入探讨,但实效/娱乐的二元结构无法彻底解决戏剧与仪式如何渐进分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部书出版了,在社会上得到一些好评,不少人便问我,你怎么会想到这个选题,是怎么编的。尤其是我们出版圈的人。作为《中国巫傩面具艺术》的责编之一,借此机会谈点有关情况,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或得到某些启发,难说。这部书从确立选题到正式出版,整整5年。承蒙社会的鼓励和宽容,此书获得一定好评,荣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其实,我遭遇巫傩是很偶然的。那还是90年代初,同编辑室的文亦农  相似文献   

11.
戏剧角色的舞蹈、唱歌、身段、宾白等都可以说起源于原始祭祀里被神灵凭依的巫觋之狂态中。但组成戏剧最为紧要的故事从哪里来的呢?巫觋代替神灵所说的祝词或嘏辞大致是太简单的,不能认作戏曲故事的前身。本文认为:作为戏曲主题的故事,在晚唐以后发达起来的孤魂祭祀之中,就可以找到其萌芽。尤其是当时水陆画里所描画的孤魂故事之中,可以看到其明证。山西戏台的分布,元杂剧作家原籍的分布都符合于这类水陆画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古代文档官吏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历史的长河中 ,古代文档官吏的名称及地位不断发生变化 ,但其撰写文书、保管档案的基本职能并没有改变。随着历史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由巫官文化到史官文化、由史官文化而士林文化再到儒家文化的演进。毫无疑问 ,史官是古代文档官吏的源头 ,而由其所创造的史官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探讨中国古代文档官吏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文化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文档官吏与传统文化的起源 ,亦即史官与史官文化的起源。史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巫觋角色的出现 ,由巫觋而演变成史官 ,即记事和掌管档案…  相似文献   

13.
傩文化承载了岑巩古代苗、汉和侗族等不同民族的原始记忆。岑巩地区现存有许多傩对联,联语的主要功能是驱邪逐疫、驱妖佑民。傩联语向我们展示了傩戏傩舞是一种娱乐活动,娱神且娱人。傩联语还向我们展示了多神信仰,三教并存,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14.
自2009年福建大田县朱坂村和永安市槐南村作场戏被发现以来,以福建学者群为主的研究团队,已就各个面向陆续发表相当完整的研究成果,并获得普遍的肯定。论文着眼于作场戏整体"信仰场域"中透现的强烈"乡人傩"气息,以及演出中出现的戏神群像,首先就两地传说和相关文献,论述作场戏信仰核心的宗族保护神"张大阔公"所兼具的戏神神格,及其可能的背景;接着论证两地作场戏所见的"戏神群",体现的正是在大腔戏和大腔傀儡戏流传脉络下的"子弟扮仙戏"本质。最后从两地作场戏在不同步骤中表现的鲜明仪式性,进一步论述整体历史文化中,由傩神到戏神的信仰发展脉络,以及宗教科仪和地方流行剧种对于民间信仰观念的渗透,甚至活动方式的植入。  相似文献   

15.
从榜单可以看出,虚构类图书仍以"搜神"为先锋.继<搜神记Ⅱ>、<搜神记I>位居上个月当当榜单第二、第四位之后,<搜神记Ⅲ·灵山十巫>和<搜神记Ⅳ·太乙火真>一上市便登上榜单第三、第四位,出版此系列图书的辽宁教育出版社可谓名利双收.  相似文献   

16.
刘秀丽 《文化遗产》2010,(3):139-146
"姊妹坐化"是江永"民瑶"与部分汉族社会民间宗教传说中普遍流传的一类主题,当地的姊妹结拜风俗及其与婚姻制度之间的矛盾是这一宗教主题生成的主要原因。"姊妹坐化"主题排除了儒家男性文人话语的干预,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且直接衍生出"婆神"崇拜,形成了一种以女性为中心的宗教叙事传统,并进一步促进了女性对宗教活动的参与,显示出女性在这一民间宗教信仰系统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7.
宗教与群体传播密不可分。宗教沟通了人神关系的同时,也建构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作为群体的宗教融合了作为个人的宗教和作为组织制度的宗教所呈现出来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作为诞生于传播学领域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其对分析信徒群体的宗教认同及其情感依附的过程有着很强的解释力。宗教组织正是利用了其所掌控的"舆论"的螺旋来对信徒群体进行意识形态化的舆论控制,促使其信徒对于宗教产生无可争议的信从与依从,即群体认同。这种认同如果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一旦这种认同被不当利用,便为群体极化打开了大门。  相似文献   

18.
任正霞 《兰台世界》2015,(6):108-109
黔北仡佬族聚居地处武陵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形成独特的民俗宗教与文化——"冲傩戏",分析其内涵发现黔北仡佬傩属于湘中梅山文化圈,它们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神祗崇拜,在傩仪中都展演"和梅山"仪式,为信人祈福纳吉。  相似文献   

19.
傩舞的历史演变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先古祭祀的仪式 傩(nu 6)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傩舞源流久远,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就已有傩祭的记载.周代称傩舞为"国傩"、"大傩",乡间也叫"乡人傩".  相似文献   

20.
顾春军 《文化遗产》2015,(3):77-90,158
纸钱,即冥币,纸钱的源头是商代墓葬中的的随葬品瘗贝。随着造纸术的发展,纸钱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丧葬、祭祀仪式中的纸钱,是鬼文化与巫文化的体现。纸钱与宗教关系密切:起源受到拜火教的影响,后被佛道两种宗教接受并发扬。文人士大夫对纸钱的反对,则反映了士大夫在守礼与从俗之间的矛盾心理,纸钱是真实货币的模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