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是优化专利质量的有效政策工具。厘清专利无效宣告倾向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效率、促进中国专利质量提升。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以2019年公布的671件发明专利侵权案为样本,使用Logit回归模型对专利侵权诉讼中无效宣告倾向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专利法律稳定性、专利无效宣告成本抑制了被告的无效宣告倾向,原告的诉讼期望、专利市场价值促进了被告的无效宣告倾向,而信息不对称程度与无效宣告倾向没有显著相关性。我国应保障专利权人实现其合理的诉讼期待利益,建立专利无效宣告费用补偿或转移规则,强调高质量专利培育与促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对提升或发挥专利市场价值的效用,以期实现优化中国专利质量之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介绍如何建设一个包括中国专利检索数据库、专利市场化信息数据库、科技计划专利信息数据库、失效专利信息数据库和企业专利信息数据库在内的信息资源Web应用平台和集成环境。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RostWebSpider、Excel工具和Java程序处理源数据,运用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研究了专利分类号数、专利发明人数与已授权专利数的地区分布、机构分布和总体分布,同时还研究了专利分类号数、专利发明人数与专利成功比率的分布情况。专利分类号数为2时申请的专利最容易被授权。专利发明人数越多,申请专利时越容易被授权。  相似文献   

4.
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我国实行了保护性的专利审查机制,使国内企业能够更容易并更快速地获取专利权。国外企业在中国要想获取专利权往往需要等待更长时间,且获取专利权的难度大于国内企业。我们从专利授权和条件寿命期视角,结合企业的专利战略考虑对这种保护性审查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从申请专利保护的技术垄断效果看,保护性审查机制限制了国外企业专利竞争战略的实施。然而,相较于国内企业,国外企业出于专利市场收益的不确定性考虑,更倾向于延长专利的条件寿命期,保护性审查机制延迟授予国外企业专利权的做法无疑更有益于其专利市场战略的展开。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企业获取专利权相对容易,使得一些技术含量低、市场收益水平不高的专利被授权,增加了企业的专利权维持费用。因此,从专利战略视角看,保护性专利审查机制并不完全有利于国内企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3D打印行业的两大上市公司Stratasys和3D Systems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两家企业的发展历史,并在基础专利、专利公开趋势、专利部署地域、技术侧重点、多产发明人、中国专利部署等方面对两家企业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使读者能够初步了解两家企业的专利布局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CPRS文摘数据库(CPRSABS)公开的射频识别技术相关文献为基础,从专利申请量、发明人、申请人、IPC分类以及专利类型分布等几个方面对射频识别技术相关中国专利申请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3D打印行业的两大上市公司Stratasys和3D Systems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两家企业的发展历史,并在基础专利、专利公开趋势、专利部署地域、技术侧重点、多产发明人、中国专利部署等方面对两家企业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使读者能够初步了解两家企业的专利布局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意义]专利文献是一种集技术、经济、法律三种情报为一体的文件资料,蕴含着丰富的具有价值的信息,挖掘高价值专利信息为评估该领域专利的维持与放弃、专利成果转化、专利管理,以及帮助企业掌握行业内专利发展状况、考察潜在市场,为制定企业专利战略和发展战略提供支持。[方法 /过程]本文以自动驾驶技术领域为例,利用专利挖掘工具,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挖掘其技术、经济、法律高价值专利信息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自动驾驶是近几年新兴发展起来的技术,在技术领域上有较多的突破和应用,但由于其中大量专利申请时间不长,进入市场的时间较短,成果转化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另外在专利布局和保护上同样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郭颖  朱东华  苏源 《科学学研究》2009,27(3):368-373
 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对于把握专利质量、判断技术成熟度有重要意义,但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搭建了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分析框架后,选择纳米技术中国专利为实证研究对象,主要从专利授权分析、专利失效分析和专利寿命分析三个角度对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及地区进行法律状态信息分析,在获得实证分析结论的同时发现专利法律状态信息是对专利申请基本信息的重要补充,在衡量技术实力、研发差距和专利质量方面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申请年为2010年至2022年的专利,以智慧芽数据库为无效宣告数据来源,对其中被提起无效的专利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剖析中国专利文本质量的发展动态。本文从无效决定结果、IPC分类和无效宣告理由三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静态分析是从全局角度披露中国专利文本质量状况;动态分析则是以时间为横坐标轴,细化分析专利撰写中的各类质量缺陷的发展动态。在无效宣告数据的基础上,探索数据背后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帮助理清在现阶段有哪些是提升中国专利文本质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中欧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和四个欧盟国家的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在国际层面上对比了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有效专利数量、专利许可合同数量和合同金额五个指标,提出我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应加强商业化的运作导向。商业化导向意味着大学对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高度重视,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健全相关的专利管理规章制度,也需要加强技术转移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科研成果的商业化筛选程序,引入大学技术转移成本考核体系,实施专利许可的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许可专利与转让专利的总体情况、专利的地域特征、专利技术年龄以及专利技术领域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高校许可专利数量远大于转让专利数量,主要是发明专利,集中分布在作业运输类以及化学冶金部类;(2)许可与转让专利输出和输入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和高校资源较丰富的地区;(3)转让专利的技术年龄大于许可专利的技术年龄;(4)许可专利比转让专利的技术领域分布更加广泛,不同技术领域的专利适合不同的技术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专利技术许可已经成为开放式创新时代企业获取创新利益的重要方式,而何时进行专利许可是企业面临的重要决策问题。本文根据专利的法律化过程将专利许可时间分为专利申请-公开之间、公开-授权之间以及授权后,重点考察不同创新规模条件下企业的专利许可时间决策差异。通过将专利公开效应与授权效应纳入到企业专利许可时间决策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企业创新规模与专利许可时间决策的关系,即:(1)企业创新规模增加会导致专利申请-公开之间许可的概率增加;(2)企业创新规模增加会导致专利公开-授权之间许可的概率先增加后降低,即企业创新规模对专利公开-授权之间许可概率的影响呈倒U型;(3)企业创新规模增加会导致专利授权后许可的概率降低。然后,本文利用2001-2015年中国企业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且第一次备案许可的11865条发明专利进行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以上所有理论命题。本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不同创新规模企业的专利许可时间决策机制,对我国企业技术转移策略选择以及技术转移政策设计具有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诉讼专利的专利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专利质量评价可以从众多专利中甄别出高质量专利,辅助企业了解技术发展现状、确定研发方向和新产品开发方案。本文对专利质量评价方法作了系统梳理,比较分析了其优缺点。针对专利质量的模糊性和无法直接观察的特点,在高质量专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表征专利质量的两个代理变量,进而提出了基于诉讼专利数据建立专利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方案。实证部分,构建了心脏起搏器领域专利质量评价模型,用专利转让数据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最后给出了该领域专利质量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5.
Jun Suzuki 《Research Policy》2011,40(7):986-1000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volume of prior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patents. Those research studies reveal that patents contain a great deal of noise, and unless a correction is made in terms of the value of individual patents, a simple count of the number of patents does not constitute a very useful indicator. From research that has been conducted for the purpose of finding such an indicator to show the value of individual patents (that is, research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luable patents), many kinds of value indicators have been proposed. Nevertheless, research hitherto has focused primarily on business or private value derived from the possession of patents, and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value in terms of technical knowledge or social value. In a survey of inventors conducted by RIETI in 2007, terminology describing broad concepts was used when questioning inventors about the value of individual patents, and this has provided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to analyze the multiple factors lying behind the value of patents and how they impact one another.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se data from the RIETI survey of inventor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methods to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echnological and business value of patents, and the late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m. The findings show that a scientific-technological motive for inventors would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both the business and technological value, meanwhile, the monetary or promotion motive would not have any direct effects on the value of a patent. The model also suggests that academic linkage would have a strong positive effect on the technological value but a weak negative effect on the business value. Furthermore, these relationships differ more markedly according to technological field.  相似文献   

16.
张古鹏  陈向东 《科研管理》2012,33(6):110-119
本文使用中国发明专利分析了1993和2001年两次专利制度变动对专利权人行为的影响。我们选取了较短的时间区间,即专利制度变动前后两年的发明专利为研究对象,以保证其他环境变量的稳定性。我们用三个变量描述专利权人行为特征及其对专利制度的信任程度:专利授权、临时寿命和实际寿命,并使用Log-rank检验和处理效应方法对专利制度变动前后专利权人行为特征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专利权人对专利制度的信任程度在两次专利制度变动后有一定增加,主要表现在专利授权率的提高和临时寿命的延长上。但专利的实际寿命并未有明显延长,说明专利制度为专利权人提供的保护仍旧不足,专利权人对专利制度的信任度仍旧不高。  相似文献   

17.
张米尔  国伟  曲宁 《科研管理》2018,39(1):135-142
近年来,专利陷阱及后续的专利诉讼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日益凸显,应对这一态势的重要手段是专利预警。专利申请书是最早公开的专利文献,以此为突破口,对申请书的特征字段进行分析,构建申请特征与专利诉讼的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权利要求数、引用专利数和技术宽度与专利诉讼发生概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是与专利诉讼密切相关的关键特征。因此,针对目标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利,可以此回归模型为定量分析工具,筛选出易引发诉讼的高风险专利,从而利用最早公开的申请信息开展专利预警。  相似文献   

18.
专利质押贷款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也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举措,但如何确定专利价值直接关系到专利质押贷款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目前,在专利质押贷款环境下,研究专利价值的决定因素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以我国2004-2010年176份专利质押贷款数据为样本,分析专利属性、企业属性以及其他控制变量对专利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质押状态下的专利属性仍是决定其价值的关键因素,企业属性能体现贷款风险的高低,它对专利质押贷款额度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探析世界新兴高技术领域专利中心转移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世界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的专利分析表明,在1980-2007年期间,该技术领域的专利中心经历了从欧盟转移到日本,重新转移到欧盟,再转移到美国的过程。影响专利中心转移的因素,包括科学引进、创新制度、创新人力资源、创新型消费者、创新市场和政府支持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技术标准大量引用技术专利的背景下,标准联盟以专利池运营其拥有的技术专利,专利池在标准创立及产业化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以典型专利池为研究样本,定量分析专利池中的专利数量变化与专利申请行为;研究表明,专利池创立前后是专利申请的高峰期,这些专利绝大部分为专利池的发起人所控制。对专利引用进行泊松回归,揭示出专利池中的专利质量随时间推移逐步降低,在专利池演进过程中,发起人存在策略性的专利申请行为,倾向于将低价值专利"塞入"专利池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