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彭小华 《甘肃教育》2010,(10):20-20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可是回顾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阅读课,教师或环环相扣地提问,或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总是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阅读模式中。这样的阅读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如何摆脱这种束缚,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人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使人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让人的身心愉悦。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当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课文具有一种绝对的权威意义,学生被动地、谨慎地、封闭地阅读与欣赏,认为作者和课文是至高无上的,自己只能是“服从”阅读。有的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中的对课文的分析滔滔不绝地灌输给学生,把...  相似文献   

3.
【我解读】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学什么永远比教什么更重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让他们去自由地呼吸,自由地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去感悟语言的魅力,在感悟中走进文本的深处。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应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从文本的特点起步,挖掘出适宜的有...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本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被动地进行阅读活动,没完没了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充其量只是在课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本来应该属于学生自我的阅读活动中,学生失去了“本我”,成为应答的机器。这,能实现“对话”吗?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方式,还阅读教学以本来面目,把本来应该属于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比如“发现”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生对文学名著阅读效果不佳,教师如何能够把名著阅读烹调出美味来,让学生喜欢上名著阅读,前提是教师必须在学生对名著粗浅地阅读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进行名著的二次阅读。文学名著的二次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名著科学、细致、有效的阅读方式,具体分为传记式阅读、事件式阅读、比较式阅读、片段式阅读、探究式阅读这几种方式,这些阅读方...  相似文献   

6.
马蜂     
现代阅读理论揭示,阅读不是读者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交流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首先是一个阅读者,他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是教师与其他人无法取代的,而他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只能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实现。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任务只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激发他们阅读文本的欲望,促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相似文献   

7.
一、个性化阅读需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不能把教师个人的理解或是教参的提示强加于学生。要激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8.
陈雪萍 《作文》2023,(44):19-20
<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随着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阅读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要把新的阅读教学法融入课堂教学中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整本书的阅读,根据目前的语文教学状况,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创新的教学目标,整本书阅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要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计划,只有让学生了解阅读,才能真正提高其阅读水平。同时,还要注意指导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其次,学生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阅读交流和做一些专题的实践,以此来提高自己整本书阅读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不断创新并变换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语文的氛围,使学生高效地学习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文学著作,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并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把生命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把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地融合,从而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并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鉴赏时常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很浅近,但是最根本。”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尽快地转变观念,变“轻读”为“重读”,把属于学生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将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品读。教师的任务是创设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相似文献   

11.
把所有知识点都放在阅读教学中,会导致阅读教学高耗低效。新课程理念明确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学习阅读方法、形成阅读技能,并把阅读评价纳入阅读全过程,使阅读教学有效承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独当之任”。  相似文献   

12.
在教师、学生和课三中,学生无疑是阅读的主体。但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一味把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感悟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生吞活剥、被动接受,失落了应有的主体地位。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法,自主选择学习的伙伴,自主交流阅读的感受,使阅读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张扬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张辉 《辽宁教育》2002,(12):35-36
随着阅读教学改革的推进,朗读感悟越来越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从而替代了长期以来的繁琐分析,课堂上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我们还应冷静地看到,不少教师对朗读感悟还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从而走进了感悟的误区。误区之一:非主体的悟1.老师的替代。学生是阅读教学中感受和领悟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应是激励、引导和评价学生的阅读活动。如果把阅读教学的“教”处理为教师把自己阅读的感受或领悟和盘托出地倒给学生,“学”就是学生听取教师分析讲解的过程,这就剥夺了学生通过阅读而感悟的权利。如果教师自己都未进行认真的思考而直接…  相似文献   

14.
一、课堂阅读理解课的教学课堂 阅读理解课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场所。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提高其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要牢牢把握“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的原则,把学生培养成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阅读中出现的问题的有效阅读者。针对我国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语言理解困难,  相似文献   

15.
多数教师认为作文课没有什么好上的,教师只要布置一个作文题目给学生,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上交,教师认真地批改之后发给学生就可以。事实上,学生在考试中对写作仍然有恐惧感,部分学生为了不让教师批评,干脆抄写试卷中的阅读理解材料,或是将选择题拼凑在一起;还有少数学生甚至一字不写。其实,初中英语写作对学生的要求并不高,教师可以把手边的教材充分利用起来,把教材与英语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减少学生对写作的压力和恐惧,减轻教师批改作文的量。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当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迅速地把握必要的信息,删繁就简,帮助学生清晰、敏捷地抓住文章的思路,这是教师进行课文整体教学的主要任务。为此.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可使用螺旋式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课文的整体阅读;采取整体快速阅读法,培养学生课文的整体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进行评析.整体把握阅读内容。此外,还可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形式之一:提供阅读,定题讨论所谓“提供阅读,定题讨论”是指教师在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的基础上,把精彩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欣赏,然后,教师把自己设计好的几个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展开讨论。形式之二:推荐阅读,设题辩议所谓“推荐阅读,设题辩议”是指教师把精彩文章或杂志推荐给学生,在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后,再由学生自己设计问题,相互争辩,展开讨论。形式之三:自选阅读,奇文共赏所谓“自选阅读,奇文共赏”是指让学生自由选择书籍,带进课内阅览,然后精选片段,供大家讨论赏析。形式之四:自由阅读,以文抒感所谓“自由阅读,以文…  相似文献   

18.
把阅读落实在教学目标研制中,纳入教学设计之中,是聚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有力举措。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学习新课标精神,把数学阅读有机地融合到教学谋划之中,通过细化引导,让阅读渐成习惯;优化指导,让阅读助力思考;结合问题,让阅读助推探索;关注变通,让阅读诱发创新等措施,给予学生必要的数学阅读学习引导,让他们掌握好一定的阅读方法,使得智慧学习、深度学习自然发生,让学生学习质量日益攀升,数学综合素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津市  鲁礼木 《湖南教育》2001,(16):40-40
由分析为主转变为以阅读为主。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可告知多种形式和方法。诸如范读——由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体验教师的语气和情感;初读——学生自由地读,不读错字漏字,不读破句;美读——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快读——从头读到完,语气顺畅连贯;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初中语文的每一篇课文都离不开阅读,同样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所以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我们的阅读不局限于课堂,课外也要进行一定的阅读。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科学地获取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