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的数量和规模有了较大增长,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也日渐强烈。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典型个案,阐述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应用于社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社区是学生相对集中的区域,是学生各种思想和行为问题暴露最明显、相互影响最大的场所.加强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倡导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不仅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本文简要概括了大学生社区文化的特性,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上海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教育作为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塑造上海“城市精神”、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正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总体看来,上海社区教育的发展还没有很好地贴近社区建设的实际,或者说社区教育的研究者和工作者对社区建设的本质特征还缺乏深刻的认识,这很可能成为上海社区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掣肘。本文拟从社区建设与社区教育互动发展的关系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探讨上海社区教育发展的思路和策略。一、社区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工程社区是一个城市和社会的基本单元。在…  相似文献   

4.
社区发展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发展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行的一项社会工作方法,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则是社区发展高级阶段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表现,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发展实践的一种新形式,是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城乡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内容包括宏观上的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教育建设、社区服务建设,中观上的社区道德建设,微观上的文明家庭建设和文明村组建设等方面。为此,必须把社区发展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多方面来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区是市民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区文化是社区稳定和发展的粘合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点,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图书馆是社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激活社区图书馆功能,是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社区作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社区文化的发展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评价城市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通过对常熟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总结了常熟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研究了常熟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常熟市社区文化建设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和载体,而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本文从社区教育的内涵及其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分析了上海社区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功能、教育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新需求,并提出理顺管理体制、整合资源建设、依托社区学院等措施来进一步推动上海社区教育发展,以促进上海社区教育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三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谐社区精神需要大力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从社区和谐文化的结构看,先进文化是其基础,荣辱观是其价值尺度,和谐精神是其关键。从整体看,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是推进社区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通过文化发展推进社区和谐发展的过程。在当前,建设社区和谐文化,需要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增强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底蕴;弘扬人文精神,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力量将是决定21世纪走向的"主轴".大学文化对社区文化起着引领、规范和提高的作用;社区文化对大学文化起着补充、促进、评价和监督作用.加强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互动,有利于大学发展和社区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文化.加强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关系的研究,对于推动大学发展与社区文明、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化环境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社区教育的发展,受到文化传统、区域文化特色、生活方式演变、大众传播媒介等因素的影响;要切实加强社区教育文化环境建设,把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倡导公共精神。发挥制度文化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社区个性是由文化隔离造成的,因而要优化社区文化的品质,提高社区文化的影响力,就要研究文化流动与文化发展的规律,在强化社区文化个性的同时,注重文化的交流,特别是注重吸纳外来的先进文化,并将这些先进文化通过整合,植入到本地社区文化体系之中,促进本地文化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能独立于文化而存在。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首先,应充分利用现有教材,立足课堂,进行文化渗透,其次,要不断开拓第2课堂,加强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掌握英语己成为人生发展的基本素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的英语教学活动,就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文化能力。要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就要下大力气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导入文化知识,既可激发学习兴趣,又能达到教学目的。文章主要就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培养英语文化意识应坚持的原则,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基本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转型、社会变迁、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按照社会生活共同体建构的目标把社区建构成居民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社区文化在这一共同体中形成、维系的关键。以福州市台江区洋中街道金斗社区为研究案例,分析在社会生活共同体下金斗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社区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信息化、组织机构等方面建设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襄阳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襄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为更好盘活文化旅游资源,彰显襄阳的文化魅力,构建真正的旅游目的地,襄阳应力创"襄阳文化"旅游品牌,做强"三国文化"、"古城文化"、"生态文化"三大文化旅游拳头产品;做大"楚汉文化"、"诗词文化"、"战争文化"、"汉水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都市文化"等七大文化旅游支撑产品;做实"民俗风情"、"风味小吃"、"文娱汇演"、"历史街区"、"会展活动"、"旅游商品"、"康体休闲"、"都市购物"、"主题雕塑"、"标示解说"等十大文化旅游辅助产品的文化旅游产品系列.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家庭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代农村家庭文化存在着家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比例失调、拜金主义思想倾向加重、爱情婚姻家庭伦理关系出现异化、封建迷信活动抬头等问题,因此,应通过充分发挥政府机关的导向指引作用、利用大众传媒宣扬道德、法制、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农民举办各种各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性家庭评比活动、树立典型模范作用等措施,加强农村家庭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产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愈加凸显的大背景下,丽水应顺应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多措并举,打响瓯江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首先,应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增强发展文化的自觉性;其次,要树立理念,把握关系,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再次,须明确任务,把握重点,找准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高等院校共青团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很有必要。共青团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应强化领导、强化队伍建设,并住硬件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也要强化理论研究和工作交流。  相似文献   

19.
2011年,京族独弦琴艺术被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历史维度考察,独弦琴内蕴强化民族认同、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功能;从现实语境考量,独弦琴非遗驱动乡村振兴,保护与传承独弦琴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重要。由于渔猎农耕文化的逐步消解与城镇化进程的强烈冲击,京族独弦琴非遗传承面临主体困境、模式困境、载体困境、价值困境、发展困境等一系列生存危机。为此,要从传承主体突破,加强传承意识,完善保障机制;从传承模式突破,优化传承模式,进行多元化传承;从传承载体突破,保护传承载体,扩大宣传力度;从产业发展突破,塑造整体品牌,促进文化再生产;从文化认同突破,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培训,提升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0.
从跨文化的角度审视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思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潜在优势,当人们处于一个新的文化环境或社区甚至是一个新的班级时,他们会加强对自己身份、归属感和责任的反思。反思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行为,其在跨文化互动过程中具有两种社会功能:一是帮助人们确定文化中哪些方面适合自己,以及怎样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适应文化中其他方面;二是帮助人们变得更加善于接受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培养反思能力的设计原则包括:创建以教育目标为目的的反思活动;在活动中创造能够真正激发反思的机会;在呈现文化背景的时候尽量采用小模块;鼓励个人的独立反思,并与其进行沟通;设计“提倡实践并提高适应能力”的技术;人性化的文化交流可使人们更乐于进行反思。作为改变教师和学生教育价值观和行为的一种方式,技术在促进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技术可以把地域文化上的障碍转变成学习和个人成长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