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自力 《物理教师》2005,26(3):62-63
在物理竞赛中多见连接体问题 ,连接体中各物体有相对运动时具有不同的速度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求出连接体的相关速度 ,其基本方法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此外 ,还可用微元法和基点法 .第 2 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 7题 ,可以用3种方法寻找杆和碗的相关速度 .题目 :如图 1  相似文献   

2.
求交点速度的问题.一般是用微元法或速度分解法,但是前者较繁琐,后者难理解,往往不知将速度在哪两个方向进行分解.本文提出用参数方程求交点速度比较简便.  相似文献   

3.
倪志强 《物理教师》2007,28(8):10-10,12
求处于平衡状态下物体的作用力,我们常用物体的平衡条件,研究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常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解决连接体物体的关联速度常用微元法.然而通过对比公式、虚拟过程及内力特点,笔者探寻到动能定理的一些特殊运用,可有效快捷解决以上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类问题:几个物体的运动存在着某种关系,根据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求其它物体的运动速度,这类问题称为相关速度问题.相关速度问题一般用微元法、速度分解法、功能分析法等方法来求解.  相似文献   

5.
对运动合成与分解问题,多数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发怵.原因:一是分不清哪是合运动,哪是分运动;二是不知怎样找极值.本文例说这两点. 一、确定连接体中物体的麟时速度 思路点拨 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中,对于连接体问题,恰当的选择一个连接点作为研究对象是突破点.应特别注意,在实际问题中所研究对象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即实际速度是合速度.  相似文献   

6.
对相交物系交叉点速度问题,探讨交叉点速度模型的三种类型,用微元法、效果分解法和交叉点运动方程等方法求解,指出其各自优势,以拓宽学生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虽然运动的合成与运动的分解互为逆运算,但是运动的合成是唯一的、运动的分解却有无数多组解.在对运动进行分解时用不同的方法分解会使对运动的描述繁简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解题时需要灵活进行运动的分解,使运动能够描述、并且使运动易于描述.例1把一物体以初速度v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点水平抛出最终落在斜面上,求物体在飞行过程中离开斜面的最远距离?解法1(常规分解法)如下图1,把平抛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当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斜面成锐角时远  相似文献   

8.
微元法是剖析与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方法,它在电磁感应相关题型当中的应用有很多。本文首先说明了微元法的概念和解题步骤,然后主要从运用微元法求速度、运用微元法求时间这两个方面论述了微元法在电磁感应类题型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沈淑清 《考试周刊》2014,(90):122-123
分清合运动与分运动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效果将合运动正确分解,寻找两个牵连体间的速度关系是求解运动合成与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正交分解法、微元法、迁移法、两步法四个方面谈谈求解这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教学中,在讲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特别是涉及连接体物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茫、无从下手.原因是分不清哪是分运动、哪是合运动.本文总结了一些题型规律,希望能给学生们在以后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上有所启迪,帮助学生们走出学习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求平面上两平动光滑曲线交点的速度通常有速度定义法和相对速度法两种方法.用速度定义法求交点速度就是在小量时间△t内,找出两曲线的交点发生的小量位移△s,其位移△s与时间△t的比值即为交点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用相对速度法求交点速度是指先求出交点相对于某一曲线的速度,再叠加上此曲线相对于静止参照系的速度.这两种方法虽具有普遍性,但由于此类题目往往复杂多变,学生运用起来一般难度较大.本文阐述一种既简单易懂又易于操作的方法——“速度分解—合成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两运动曲线某时刻的速度沿交点处的两曲线的切线方向进行分解,沿对方曲线切线方向上的两分速度的矢量和即为交点处该时刻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所谓关联速度模型,就是两个物体通过绳、杆或直接接触发生联系,求两物体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微元法,即两物体在相同的极小时间内发生极小位移,由于绳、杆不可伸长,或直接接触的物体不可形变,两物体沿绳、杆或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分位移相同,即分速度相同.在微元法的基础上,还可以衍变出效果分解法、瞬时功率法、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学生解高考题过程中关于物体的起动、速度的分解、最大速度的位置以及系统动能最大位置的疑惑,回退到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综合运用“分解与合成”“矢量运算”“小量运算”进行推理和拓展,顺利地生成新知,使学生对连接体运动中力与能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绳拉物体牵连速度问题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的难点,教师在授课中一般都只是简单地将船速沿绳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分解。让学生感觉有点"突兀"和"玄乎",本文分别用中学与大学的数学方法定量分析速度关系,从而对速度的合成与分解起到深化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关联速度模型,提出教学和学习中存在如何分解速度等问题和困惑。追溯连接体的关联速度产生的根源,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对比各种解法的特点,得出合适的学习或讲解方法,以期澄清问题本质,助力达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魏铁道 《考试周刊》2011,(23):182-183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复杂运动的一种基本方法。所谓求合运动,是指求合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均为矢量,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小船过河问题是运动合成与分解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同学们在解这类问题时.总觉得无从下手。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关于小船在河水中运动问题的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帮助同学们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7.
求解连接体的速度关系问题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常见的求解方法是按照运动的效果将速度进行分解,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很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寻哉普遍适用的最基本的方法很有必要.下面就介绍一种运算简单、又便于理解的用瞬时功率相等求解连接体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国栋 《物理教师》2008,29(4):56-56
在实际生活和物理习题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类问题:几个物体的运动存在着某种关系,根据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求其他物体的运动速度,这类问题称为相关速度问题.相关速度问题一般用速度分解法或微元法求解.但从功能角度用功率分析相关速度问题,方法简单,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9.
速度的分解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涉及速度分解的问题,感到比较难以掌握,解题的错误率比较高。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分不清是合运动,还是分运动在对物体的运动进行分析时,往往只考虑物体的一个分运动而忽略了另一个分运动,因此错把分运动看成合运动。例1.用绳跨过定滑轮把湖中小船拉靠岸(如图1),已知某时刻绳的速度为V,拉船的绳与水面成θ角,求此刻小船的速度。一些学生看到地面上的水平绳速度为V(如图2),从而把V沿水平面和竖直方向分解为V1,V2,认为船…  相似文献   

20.
文献[1]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等量分解法”求牵连运动的速度,避免用分解与合成解决牵连运动的速度.但这种方法不是物理教学中的常用方法与主干知识,牛顿运动定理和功能关系才是中学物理的核心.笔者尝试用更加简洁,也更易被学生接受的功能关系解决牵连运动中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