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学叙事要使平庸的现实产生想象性和奇妙感,文学叙事中的现实与实际现实的不同,正是文学用想象来区别平庸现实与奇妙现实的地方。在市场化年代,我们用对个人生活的欲望想象来构筑文学平庸,用想象来表现并加强的常常是现实性叙事,想象正在演变为对利益、实用和享乐的渴望。中国市场化年代的文学想象力和奇妙性的匮乏有四方面主要原因:1.缺乏对历史与个人、市场化与人性追求的融合意识;2.不是文学该失去想象性,而是现实的人失去了想象力;3.想象力在我们的文学传统中受到一定限制,这种限制在市场化过程中被强化;4.利益欲望破坏了人们在现实中的浪漫感,萎缩的浪漫主义使人们失去对想象力和奇妙性的感受与追求。  相似文献   

2.
迷失的市场自由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中国文学叙事进入了市场自由叙事,就进入了整一性现实意识控制,它们忽略了诗性、人性和历史叙事的更大可能。具有小农气息的市场化生存意识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叙事,狭窄意史上的现实控制着文学叙事不断失去真诚和真实,制造出平庸化、日常化、个人化、身体化等来迷失自己。从21世纪中国文学叙事内外的历史与想象、人性与审美立场去观看它,与现实构成单方面一致的市场自由叙事就不具有唯一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化年代的文学叙事有个突出特征,就是文学被市场化意识形态所统一而形成了市场叙事,市场叙事的叙事意识与市场化的现实生存意识保持着一致。任何一种文学叙事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逃离意识形态化,问题在于,怎样追求文学叙事与现实的想象性关系。在市场化年代的文学情境中,认识历史精神和意识形态的基本点,就是找到个体话语与历史话语、个体生命态度与人类总体自由的融合点。意识形态叙事本来不一定与历史叙事、精神叙事、人性叙事分离,文学叙事是历史活动与历史精神的同时叙事,历史与文学的结合也应该是历史与精神一体化的叙事。  相似文献   

4.
诗性正义是由诗性显现的生存正义,它可以更深入探寻市场中国文学叙事与正义的诗性关系、发现正义与个人生命和世俗生活的生存关系。诗性正义不是依附于现实表面去宣扬正义,而是深入生存本质去创造正义,使正义获得独特的存在形式和内容。诗性正义是艺术追求和独特趣味,也是生活风格,具有对现实和生命的超越性,它带来一种蔓延于生活的美学性情,使更广泛深刻的正义遍布个人生命与日常生活。对正义的狭隘理解就是文学叙事的狭隘趣味,趣味的差异包含或反映了对诗性正义的态度。诗性正义的核心是面对他人生存的艺术意识和精神结构,它在文学中反对用利益法则压倒诗性法则和人性法则。  相似文献   

5.
新移民作家施雨的长篇小说《下城急诊室》,在叙事手法方面运用的是一种融会中西叙事理论的诗性叙事,即富有西方现代主义色彩的时空交错的并置叙事、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含蓄蕴藉的意象叙事,以及用感觉化的语言呈现的节奏舒缓的诗性叙事,作者将三种叙事方式糅合在一起,建构出一个跨文化际遇中寻找情感归宿和生命意义的文学文本。  相似文献   

6.
诗性写作已成为女性个人化写作的一大特征,但并不意味着它立即可以成为女性个人化写作的一大优势,从普泛的层面看,它表现出来的是女性写作中文学叙事的严重匮乏,是试图走出男性叙事传统阴影而又暂时无力建构女性叙事话语的不十分情愿的选择。叙事策略的过渡性、经验的私人性、观物结体的弥散性、话语操作的抒情性、意义指向的潜隐性,是近年女性诗性写作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粉墨》长篇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情景、人性分析等,从文学传媒角度看《粉墨》所展现的特殊历史流传物的精神滋养价值。为文学传媒研究者做个案分析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学的想象与文学的叙述存在着一个周期的问题,即存在着一个由发生到成长到鼎盛到衰落的过程。中国现代文学的青春期是1920年代,它的特点是散乱的抒情性叙事;鼎盛期是1930年代,它的特点是趋向整一的故事性叙事;而到了1940年代,它的叙事则呈现出特有的诡异和戏剧性。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叙事演变史,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成长史。这样的成长才使中国现代文学成为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学,也有别于其后的中国当代文学,并成为具有自身知识系统和独立个性的文学。  相似文献   

9.
毕飞宇《雨天的棉花糖》具有独特而鲜明的叙事特色。在叙事视角方面,小说的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常常有向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转换的现象。在叙事时间方面,尽管小说显现出时间的倒错、颠倒、跳跃的景象,但其张弛有度的叙述并不会使读者产生晦涩感与理解障碍。在叙事语言方面,毕飞宇创造出极具思辨性、哲理性、诗性的叙事语言,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与观赏性。  相似文献   

10.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道教咒语是宗教形态的文学作品,具有自身独特的品格.咒语的诗化语言、审美想象、文学叙事三个方面都能体现出其独特品格:语言具有明显的诗歌化倾向;它是作者充沛的审美想象之结晶;篇幅虽然短小精粹,但其中常常蕴含有完整的叙事,叙事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动人.这种叙事属于文学叙事中的虚构性叙事.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的叙事既是写实的,也是诗意和象征的。《红楼梦》荒诞叙事,寓示着作者对生命荒诞感的诗性体验,主要表现在语言层面和意味层面。探析《红楼梦》的荒诞叙事,具有文化意义、哲学价值和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2.
有人认为,进入现代文学时期以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鬼魅灵异叙述传统戛然而止,传统神魔玄怪的文学想象绝迹灭踪。但实际情形是:进入现代以后,文学中的神秘想象与叙述虽曾一度受到抑制,但这一传统并未中止,它以更隐蔽的方式存在和承续着,不时在文学作品中显露出丝丝缕缕的印记。  相似文献   

13.
莫言是一位在叙事上不断求新探索的作家,他总是着意追求以多种叙述视角和多样的话语形态营造出狂欢化的叙事美学风格。发表于2003年的《四十一炮》是莫言这一叙事努力的里程碑式的收获。在《四十一炮》中,叙述者罗小通穿行在现实与想象之间,他的叙述与故事相互纠缠交织、平行推进,俨然一曲严整的二重奏。无论是话语的对立、交织与重叠,还是记忆、想象与现实的相反相衬,都在叙述者的操控下呈现出狂欢化复调叙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广告叙事     
叙事学已成为跨学科的元语言。本文分析了广告叙事的产生,对前电子媒介时代的原始广告叙事和电子媒介时代的影视广告叙事进行了分类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广告叙事的特征,指出公益广告叙事诗意的劝说形式代表着未来商业广告叙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想象力萎缩问题已成为文艺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对此文章认为应主要从作家角度来追根溯源,寻找问题的病因。文章指出,首先,当代小说叙事仍停留在模拟现实的阶段,而在写作技法上则耽于学习西方;其次,当代小说的题材狭窄,多滞留于写实的层面,未能处理好写实与想象的关系问题;第三,当代作家缺乏理论自觉意识、反思意识和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模仿叙述是对生活形态的审美还原,那么,隐秀叙述注重的则是对生活的诗意感受,它总是以抒情为主导,靠作品中缓缓传递的情感和情绪的柔丝来缠绕读者的心弦。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的小说《哦,香雪》就是运用这种独到的隐秀叙述把诗的意境、画的气韵都融进其中,使作品超越时空而获得了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模仿叙述是对生活形态的审美还原,那么,隐秀叙述注重的则是对生活的诗意感受,它总是以抒情为主导,靠作品中缓缓传递的情感和情绪的柔丝来缠绕读者的心弦。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的小说《哦,香雪》就是运用这种独到的隐秀叙述把诗的意境、画的气韵都融进其中,使作品超越时空而获得了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从《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作品本身的内容、主题和众多有关的献资料等方面看,古序体有三种,而非两种。《滕王阁序》的“序”应为“记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