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成福 《考试周刊》2010,(17):188-188
“讲”与“练”永远是课堂教学中的两大主题.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讲”的作用,应该是引导、启发、点拨,绝不是指教师主宰课堂、面面俱到的满堂讲。而学生的练。并不是指加大学生课业负担。大搞题海战术。根据新课程教学的理念,“练”应该理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由此可见,“练”代表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学生“练”的效果,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教师讲授是传播知识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但是,“讲”只能解决“懂”的问题,“练”是解决“会”的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讲”和“练”的关系尤为重要。传统的做法是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从头听到尾,教师给大量的例句,学生忙于记笔记,结果是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无法消化,更谈不上掌握和使用,当然也达不到教学目的。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首先,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教师不应以纯粹讲授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而要把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放在首位。教师在课堂上的功能是辅助性功能,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应该多给予学生机会参与活动。因此,“讲”和“练”的关系就是“精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渠道。如何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其基本模式是“讲-学-练”,最突出的是“讲”。老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老师是“演员”,学生做“观众”,学生接受知识多处于被动状态。至于“练”,课堂机会不多;而“学”则名存实亡,课堂哪来时间?因而“讲-学-练”这种模式最后落实在一个字——“讲”上,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新课程标准提倡“导-学-讲-练”的课堂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职业高中的语文课意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弄清讲与练的辩证关系。讲与练是互相依存、同时存在的。教师的“讲”是为了学生更有效地“练”,讲是练的前提、基础,讲而不练,知识只能停留在抽象的、感性的认识阶段上,既不能形成能力。又不能形成技能技巧。所以,讲练相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我的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师轶 《广西教育》2010,(20):16-17
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行为有两个:一个是“讲”,一个是“练”。“讲”指的是教师的讲解,代表教师的课堂行为;“练”指的是学生的练习,代表着学生的课堂行为。它们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深化,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学科思维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政治课教学中的“讲”与“练”“讲”与“欲’足辩证统一的。“用”湘罡讲清知识,指导方法;“练”就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记,解决问回。讲与统是两个不同的出学过程,在时间不变的憎况下,讲与统所占时间百成反比,但是R有通过练,才能达到知识的迁移,拜形成能刀。讲...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的讲与练李更文课堂教学中的讲与练,是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讲练结合的关系,做到精讲多练呢?第一、吃透“两头”,确定讲与练。对教材和学生这两头必须吃透。深入钻研教学大纲、深刻理解教材、...  相似文献   

8.
为改变自学指导、听课记录、练习作业无计划的“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解决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随意性,大面积优化阅读三课型教学,提高阅读教学课堂效益,我们根据“习——导——练”的课堂教学排列结构,从1985—1988年进行了第一轮实验,主要是设计三表式“习——导——练”三表式,偏重于教材研究;从1989年开始,我们进入第二轮实验,主要研究“习——导——练”三环节,偏重于教三环节法研究。一、“习——导——练”三课型的基本教学结构。右表为三课型的排列结构,  相似文献   

9.
讲解与练习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因此,“讲”与“练”的关系就成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成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解决的基本课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变成了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而有些老师则过分强调练习的作用,练习多多益善,搞成了题海战术,学生亦不堪重负。针对课堂教学中的这些弊瑞,有人提出了“精讲多练”,继而又有人提出要“精讲精练”。 那么,究竟如何把握讲与练的关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呢? 练习作为教学中的一种基本形式,按照它的目的和作用可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如何改进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笔者认为:讲与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如何做好讲与练,建立讲练常规,是搞好生物学教学的关键。一、存在问题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师质素质影响,目前课堂教学的讲与练上仍普遍存在许多问题,它们主要表现在:1.讲多练少不少学校教师满堂讲的现象仍很普遍。他们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挫伤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讲练失当有些教师虽然也强调教学中的双边活动,但忽视两者间…  相似文献   

11.
实行新的教学计划后,课时少了,每堂课的时间短了,而教材的份量却没有变,这就促使我们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去找出路。去年,我有幸听了霍懋征老师的语文教学经验介绍。霍老师说(大意):“怎样提高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呢?我们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讲什么呢?要讲疑难,讲规律性的东西,讲精华部分。我们不能面面俱到地讲,不能盲无目的地讲。”又说:“要边讲边练,讲练结合。”霍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打那以后,我不断揣摩霍老师的教学思想,小心翼翼地按霍老师提的原则在  相似文献   

12.
“讲”与“练”是“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正确与否主要在于“讲”,而教学效果的好坏还在于如何去指导学生“练”,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的目的。”因此,把握好“讲”与“练”的关系,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讲什么?怎样讲? 教师的“讲”必须遵循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要求,将思  相似文献   

13.
不知自何年月始,语文课的“讲”字被逐出了课堂,谈“讲”甚于“谈虎变色”,语文课变成”导”“读”,“问”,“练”……等,美其名日:“变讲堂为学堂”:似乎谈“讲”字就“抱残守缺”,就是“不合时适宜”,就是“少慢差废”。  相似文献   

14.
以“练”代“讲”五法□酒钢二小汪水兰一、导“读”代讲。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会读、读懂,所以,“读”应当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基本模式。课文容易处当然不必讲,可指导学生自己去读,即使一般的疑难处,教师也不必讲,不妨利用课文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读中去“瞻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优化课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优化课堂教学关键是教师“导”的优化和学生“学”的优化。这对关系处理恰当、合理,就能很好的发挥课堂40分钟教学优势,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为实现此目标,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好三个关,即“导、学、练”(导:精导、巧导、趣导,学:自主地学、独立地学、动手中学、讨论中学、电教学,练:全面练、多样练、重点练)。  相似文献   

16.
<正>长期教学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才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好方式。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编制适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程序是实现课堂高效学习的关键。2011年我县省级课题研究《学导为主、讲练结合》课堂教学改革正式启动,这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通过三年教学实践研究,我结合"学导式"课堂教学基本理念,总结出三种  相似文献   

17.
导练式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其宗旨是彻底克服多年来“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学生课外作业繁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语文成绩提高不快等老大难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导练式教学由教师提示讲述(5-10分钟),指导学生训练(25-30分钟),答疑拓展(10-15分钟)三个步获组成,每堂课教师占用的时间由过去的40分钟压缩为ZO分钟以内,学生活动的时间由过去的10分钟左右增加到30分钟以上(根据实际可稍做灵活变动)。这一教学改革体现为下列三个方面的更…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把“读议讲练”教学方法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谓“读”即“读读”。包括学生读、老师读两个方面。主要是指导学生认真读书,熟知各章的基本内容,从而获得知识。通过读可以改变过去只由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自学能力。当然历史课不等同于语文课,运用读,也只能是在基础教法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即指导学生读各章节的重点部分。读的方式有多种,可齐读,造成特殊意境,加深印象;也可自读,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  相似文献   

19.
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与网络化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文章借鉴混合式教学理念,设计了英语演讲课程“讲练分离”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提出以实践为主要特征的英语演讲课程应在学生在线自学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操练机会。阐述该课程的线上、线下活动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方法。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讲练分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也有助于推动传统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从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看,以知识传授灌输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课堂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课堂上因“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在讲、“学生已经会的”教师还在讲而过多占用学生时间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当堂检测与反馈矫正在课堂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用“假问题”进行课堂提问、组织课堂讨论还大量地充斥课堂,无效教学环节在课堂上仍大量存在,讲练分离的课堂还时常出现,课堂上没有实现教学内容的当堂训练、跟踪检测、反馈矫正连环跟进,忽视及时反馈矫正措施的有效落实。课堂教学效益不高已成为制约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