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国际地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简称IGU)是国际地理学界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创立于1922年.80多年来,IGU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00多个成员国会员的全世界的国际地理组织,由她经手并组织召开的国际地理大会也已经举办到第30届(2004年英国格拉斯哥).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育》2006,(6):F0004-F0004
第6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IGEO)由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主办.于2006年6月28日—7月3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举行.中国代表队的四名学生是来自浙江省柯桥中学的马良、赵国铎、魏晓波、钱明洋,领队由国际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委员会执委王民教授担任,浙江省柯桥中学的唐建刚老师担任教练。  相似文献   

3.
一、会议概况2014年8月18-22日,国际地理联合会(IGU)2014年区域会议在波兰古城克拉科夫举行,这是继80年前(1934年)在华沙举办第14届国际地理大会之后在波兰举办的第二次国际地理盛会.这次IGU区域会议由波兰地理学会联合亚捷龙大学地理与空间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组织承办.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1,374位地理学者出席会议,除波兰357名参会者外,出席本次会议人数较多的国家有德国、日本、捷克、英国、中国、俄罗斯、美国、法国和匈牙利。  相似文献   

4.
一、大会概况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2010年区域会议于2010年7月12-16日在以色列海滨城市——特拉维夫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地理学会组织了20多人的中国大陆地理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成员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2014年8月18~22日,国际地理联合会(IGU)2014年区域会议在波兰古城克拉科夫举行,这是继80年前(1934年)在华沙举办第14届国际地理大会之后在波兰举办的第二次国际地理盛会。这次IGU区域会议由波兰地理学会联合亚捷龙大学地理与空间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组织承办。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1,374位地理学者出席会议,除波兰357名参会者外,出席本次会议人数较多的国家有德国、日本、捷克、英国、中国、俄罗斯、美国、法国和匈牙利。在中国地理学会(GSC)号召和组织下,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佛山学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和武汉外国语学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50余人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前任IGU副主席秦大河院士、新当选IGU副主席周成虎院士及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陶澍院士、刘毅研究员等。  相似文献   

6.
由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主办的“第31届国际地理大会”(31st IGC)T2008年8月12日至15日在北非国家突尼斯共和国首都突尼斯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地理学者出席了大会,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大陆的地理学者60多人。会议由突尼斯地理学会(ATG)组织。  相似文献   

7.
第三十届国际地理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主办的"第30届国际地理大会"于2004年8月16日至20日在英国格拉斯哥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世界各地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地理学者出席了大会,其中中国代表80人左右(包括近20位来自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代表和在海外的中国地理学家).会议由英国皇家地理学会(RGS-IBG)和苏格兰皇家地理学会(RSGS)联合组织.  相似文献   

8.
当今地理学前沿和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地理学界学术交流与合作非常活跃,带动了中国地理学界学术交流的国际化进程,也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仅从与地理相关的重要国际组织及其所举办的大型国际学术活动来看,具有90多年历史的国际地理联合会(IGU),自2010年以来每年举办大型国际地理盛会,包括四年一次的国际地理大会和其间每年一次的区域会议,其所属的40多个专门委员会和工作组也几乎每年举行单独的专业性活动;中国地理学会加入的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和国  相似文献   

9.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2002年区域地理大会于2002年8月4日至7日在南非德班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700多位地理学家出席了会议,其中外国代表400多人,主要来自欧美各国;全体与会代表中,主办国南非和欧洲分别占1/3,北美占14%,亚洲占11%;亚洲代表主要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中国地理学会组织了以IGU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刘昌明院士为顾问、中国地理学会对应IGU委员会主席王五一研究员为团长的中国地理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代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1月14~18日,由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主办的"IGU2011年区域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会议由智利军事地理研究所等单位承办。作为IGU的重要成员团体,中国地理学会组织了一个40余人的代表团参加该会议,成员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分  相似文献   

11.
IBDP的全称是Inl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它是IBO国际文凭组织下设的三个课程之一(其余两个为PYP和MYP).取得文凭的学生可以申请入读世界上3000多所知名大学.我们学校为IBO的成员学校之一,实施这个项目只有5年的时间,但毕业生已经遍布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12.
《中学文科》2007,(6):32-40
[考点学练] (一)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1)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它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其基本形式有竞争、合作和冲突。  相似文献   

13.
会议背景与概况 2012年8月26-30日,第32届国际地理大会在德国科隆举行.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人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国际地理大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在中国地理学会的号召和组织下,中国大陆有100多位地理学者参加了这次大会.中国大陆地理代表团由现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副主席秦大河院士任顾问、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刘毅研究员任团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前副主席刘昌明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王涛研究员、杨桂山研究员、陈发虎教授,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对应IGU委员会主席周成虎研究员、前主席王五一研究员等随团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于苏娜  姜峰 《考试周刊》2009,(49):26-27
国际文凭组织是一个为中小学提供教育服务的国际性的教育组织.其课程设置体现了现代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本文在介绍国际文凭组织(IBO)小学项目课程(PYP)独特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新课程改革可资借鉴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是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组织的,1996年在荷兰举行了第一届,之后每2年一届,即与区域会议与国际地理大会同时举行。中国地理学会曾经在2000年组团去汉城参加第三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2004年中国地理学会决定参加2006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六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为此,决定由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委员会组织进行中国第一届地理奥林匹克竞赛。2006年1月在广东番禺举行。有22个队参加,最后浙江省柯桥中学取得第一名,取得代表中国参赛的资格。一、第六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背景1.竞赛目标第6届国…  相似文献   

16.
最近十几年,国家资格框架(NQF)和国家质量保证框架(NQAF)已经在欧洲乃至世界技术职业教育培训(TVET)领域内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其主要原因.一方面与欧盟或其他重要国际组织(OECD、UNESCO和WorldBank)的教育培训政策以及各国日益关注经济竞争力有关.另一方面则源于TVET内部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包天仁教授(以下简称包):许老师你好!我们两人已经是十多年的老朋友了。我记得当时是在参加合肥市的年会时,我到你家里拜访,从你那第一次得到一些国际英语教师组织的学术刊物。通过这些刊物我与他们联系,开展了初期的国际交流活动。中心最早联系的国际学术组织是英国的IATEFL(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我也从你那得到了一些启发和帮助。记得当时你是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管理的同时也上课,你的课上得好,很有名。能否谈谈你的外语教学和教研经验?这些经验还是比较宝贵的。  相似文献   

18.
程介明 《上海教育》2013,(25):54-55
最近在不同的国际场合,都不约而同地接触到“学习成效”的讨论。在几个国际组织谈到2015年后的教育发展(《千禧年发展目标》的目标年),大家都同意教育的质量是一个重要目标;一谈到质量,人们就习惯性地谈到学习成效(LearningOutcome),于是谈到如何测量学习成效。数个国际机构还委托美国的Brookings研究所,研制一套“学习量表”(Learning Metric)用来测量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9.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演变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国际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一一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演变及其原因.文章认为,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史上具有分水岭的意义。在此之前,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发展比较缓慢,规模小,数量少,国际影响有限;在此之后,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勃然兴起,发展迅速,国际影响日增,成为全球环境保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导致这一巨变的原因有三:第一、环境问题的大量存在及被人类认知,是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得以发展的历史背景或基础原因;第二、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在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和生态上的整体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空间:第三、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使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从可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大力发展中国职业教育,需要在一个新的水平上吸收和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职业教育的国别研究和比较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视野和资源,但对于脱离国别个性经验的重要国际组织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亟需整体和系统的研究。R.H.莱曼把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研究中常见方法分为解释性个案研究和平行个案研究两种,指出“平行”研究既可指共同的、各个国家都接受的目标或政策,也可指几个国家相关联的目标和政策的同类研究,他特别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关于职业教育的建议书和1976年在科罗拉多丹佛举行的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为例进行了分析。莱曼在这里的区分.显然是肯定了平行个案研究不同于国别解释性个案研究的重要价值,莱曼指出的针对阁际组织的平行个案研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