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安锋 《青年教师》2009,(11):48-49
最近,浏览了一些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的文章,大多文章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指出了方向,且呼吁广大教师不要做“教书匠”,要做“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并就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给出了建议。也有的文章呼吁广大教师要做“批判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等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阿伦特“行动”理论视角下“工作”“行动”和“卓越”内涵的考察,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教师“工作”、教师“行动”与教师“卓越”之间的内在关系。“工作”是教师得以卓越的前提基础,“行动”是教师走向卓越的必要且充分条件。在“工作”中,教师展现出了工具人、技艺人的特性,在“行动”中,教师通过彰显其主体性、创造性、发展性“敞开”其卓越。  相似文献   

3.
苏格拉底法对于当前的教师教育具有较为深远的哲学意义。作为一种“对话”方法的苏格拉底法对于教师教育而言,它能够祛除教师教育的“生存”之“蔽”,返归教师教育的“存在”之“途”,能够解教师教育的“教”之“困”,还教师教育的“学”之“真”。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教师事先“预设”,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教师的“预设”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由教师“预设”、情境问题由教师“预设”、问题的答案由教师“预设”、课堂进程由教师“预设”、课堂练习由教师“预设”、课堂小结内容由教师“预设”……。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的“预设”准确、课堂上“预设”任务完成得好的课就是好课。  相似文献   

5.
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是“注入式”、“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课堂是教师的“讲堂”而非学生的“学堂”。教师基本上占据了课堂的所有时间,而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很少或没有,这样,学生学得被动,成为“接收器”,成为听众、观众,整堂课学生是看教师“演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独立学习、思维的习惯,上课思想常开“小差”,学习积极性差,教师经常埋怨学生“太笨”,学生反感教师“太酷”,师生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6.
学习智慧有利于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完善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结构,增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卓越幼儿园教师的养成,需要培养幼儿园教师“乐学”“想学”的意愿,提高幼儿园教师“知学”“会学”的能力,为幼儿园教师营造“可学”“敢学”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以学定教”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师的教学方案,教师既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学”,又要重视教师的“教”,教师在关注学生“学”的同时也将带动教师的“教”,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因此,“学”是“教”的基础和目的,“教”是“学”的关键和核心。  相似文献   

8.
钟鸣 《中学生电脑》2014,(12):75-75
古语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要靠教师“传”,“业”要教师“授”,“惑”要靠教师“解”。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不但重视教师教育问题 ,而且建立了独树一帜的教师教育“生活化”体系 ,包括“生活化”的意含、构成与相应的教师教育实践。以此反思当代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情意低迷”、“教师实践性反思能力缺失”、“教师教育实效性偏低”的现状正可反证“生活化”的缺失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个性即教师“自我”在教师教育生活中的凸显。古代教师教育生活中“成人”(成就他人)与“成己”(成为自己)自发统一,教师教学个性得以原初呈现。现代技术培养使“成人”生活过度膨胀,在“成人”挤压“成已”的教师教育生活中。教师“自我”被消解,教学个性受到严重抑制。当代创新人才的培养,促使教师教育生活蜕变为基于批判的自我创造活动,通过“成己”对“成人”的引领,教师“自我”回归,教学个性得以在教师教育生活中生成。  相似文献   

11.
职教教师队伍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重要保障,但目前我国的职教教师教育面临着“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双重挑战,游走于“学术性”与“职业性”两端的职教教师教育如何确定未来发展路径,需要对职教教师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理论基点进行分析。我国关于职教教师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学术性”与“职业性”是职教教师教育不可或缺的两面,两者不能偏废发展,因此融合“学术性”与“职业性”才是未来职教教师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未来需要探寻两者融合的固着点,探索建立职教教师的“职业知识体系”,并探究将“职业科学”作为职教教师“专业科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双师型"职教教师的概念解读(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匡正误区:“双师型”职教教师的概念区分 作为对“双师型”职教教师的解读,我们在指出“双师型”职教教师“是什么”、“究竟是什么”的同时,也应指出“双师型”职教教师“不是什么”,指出“不是什么”正是为了防止对“双师型”职教教师的认识跌入“知识的幻相”。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双师型”教师有着内在的关系,深化产教融合需要“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职教教师落实产教融合的形象表征,而“双师型”教师培养需要产教融合的指引。实际上,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是一类具有产教融合特征的教师。从教育与职业跨界来看,“双师型”教师既是传递职业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又是指向特定岗位的职业形象代言人;从教育与技术跨界来看,“双师型”教师既是服务学生技术技能开发的教育工作者,又是服务技能型社会构建的技术大使;从教育与产业跨界来看,“双师型”教师既向学生传递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信息,也向产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产教融合引领下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是:确立“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复合性观念,优化“双师型”教师认定的跨界性标准,营造“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双场域联动,培养“双师型”教师能力的复合型品质。  相似文献   

1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新农科建设从理论向实践发展、“双师型”教师从个体向团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双师型”教师能力新内涵进行细化,借鉴台湾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经验,对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路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法,从海峡两岸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规模结构、认定标准、准入制度和发展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立足海峡两岸“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的强互通性和强互补性,认为应从制度先行,夯实“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基础;统一标准,推动“双师型”教师认定体系建设;联建平台,深化“双师型”教师产学研合作培养;信息融合,打造“双师型”教师培养资源系统四个方面强化海峡两岸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  相似文献   

15.
“共享教师”制度既能推动“教育帮扶”落地,又能助力教育发展,是破解高水平师资缺乏之困、满足学校渴求优秀教师的便捷之举,是破解教师结构性缺编之困、弥补教师流失的补救之策,是破解教师成长无协同之困、带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共赢之路,是破解教师双向流动之困、探索教师流动机制的先行之为。但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名义上的“共享”难以翻越“独占”的藩篱,教师匮乏的“缓解症状”不可代替“病因治疗”,单向的“补偿性共享”遮蔽薄弱学校教师的教育能量等困境,因此需通过推进以“学区”为单元的教师共享,实施组团式的教师共享机制,搭建服务“共享教师”的保障机制,让“共享教师”制度良性运转并促成新的教师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黄永明 《广西教育》2023,(17):19-22
本文基于名师工作室建设带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的实践,分析中职学校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困境,提出具体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构建“多位一体”建设平台,制订“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建设“工作室制”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等,为探索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教师的应付方式调查发现:“解决问题”只存在职务差异;女性教师、高学历教师、城市教师较多选择“求助”方式;男性教师、普通中学教师等高压力人群,较多选择“自责”、“退避”、“幻想”、“合理化”等被动方式。  相似文献   

18.
毛新薇 《江苏教育》2023,(28):68-71
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基于“笃志力行”的校训,组建“乐耕道·行致远”好教师团队,从教师学习文化、教师发展体系、教师成长平台、教师成长评价四个维度,以“乐行学习文化”“‘1—3—8—N—X’乐行教师发展体系”“乐行写作成长营”“乐行教师特别奖”为抓手,打造“乐行教师”的成长之路,促进好教师团队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9.
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方向,有人主张教师要做“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有人坚持教师要做“批判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反思型教师”,不一而同。可以说,这些愿望无疑都是美好的,可是,静下心来想一想,有多少人能真正成为这样的教师呢?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需要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成就自己。  相似文献   

20.
网络形式下的教师培训更加依靠教师自主学习,培训效果也取决于教师是否真学。基于教师培训中存在的“学习缺位和虚假学习”的问题,从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学”环节运用“学习当事人自证”的操作方法,指导教师实现“真诚治学”。以胡塞尔纯粹现象学认识论作为立论依据,阐述“学习当事人自证”方法命题之“所指”与“能指”。最后,在教师培训实践中操作“学习当事人自证”方法,阐明其操作的可行性及其“真诚治学”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