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时,我常看到许多学校班级的板报都被老师包办着,学生沾不到边。结果老师辛苦了半天,学生则一看了事,收效甚微。班级板报是学校用来传知育人的一个重要阵地。笔者认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完全可以参与出班级板报,这样做既可以减轻教师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编、写、画等多种能力,还能增强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在课堂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老师是一班之魂,"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班主任老师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班级的班风、学风,影响着班级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班主任老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情感,育人为先,以爱促学,严中有爱,运行艺术化、人性化的"批评",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只手",才能使学生个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国家三令五申,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保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来,一部分老师因体罚学生被处分的消息不时传入校园,使老师们意识到了体罚学生的严重性,老师们相互告诫,不能再体罚学生了。并常听老师们这样议论:“不要再体罚学生了,管他能学到多少。”就这样,现在在相当一部分学校教育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怪异的情景:老师对纪律不好的学生因不敢体罚而不再过问,对成绩后进的学生听之任之,导致绝大多数班级的纪律日趋涣散,班风渐坏。 这一情景应引起我们教育界所有同仁的重视,我们必须寻求一条解决的办…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对体育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存在着偏差,使学校体育教育渐渐丢失了最为根本和长远的价值即学生的发展。通过对体育学科育人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并对学校体育的育人资源进行开发,以拓展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5.
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切实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所有学校都应追求的共同目标,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更是这样。学校的根本功能就是育人,虽说少不了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多方面的影响,但学校的办学思想、文化氛围、特别是老师们的育人理念、师德风范和精神状态,将是学校实现良好育人功能的基础。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校园为阵地,教材为媒体,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加强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6.
纪律问题始终是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纪律问题大约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班级群体性的纪律问题;另一种情况是班级中经常表现出破坏纪律行为的个别学生,虽然人数很少,但能量很大,一两个人就会闹得全班没法学习。  相似文献   

7.
1.班级管理创新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育人的基础。每一个班级都有多个任课教师,他们的脾气性格、工作态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这就要求班主任慎重处理任课教师与学生、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关系,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在学科教学中多方面渗透理想信念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同时,要发挥各学科的联动作用,体现既教书又育人的思想,把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体现到学科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8.
学科全息育人借用“全息”这一物理学概念来体现学科教学在育人空间里的作用,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科全息育人涉及学校育人的基本途径,学科育人的质量决定着学校育人的质量。学科全息育人从生情、师情、校情、国情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与当下高质量教育教学目标高度契合,要充分发挥学科全息育人在引导学生全面成才、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支持学校特色发展以及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等方面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基层组织,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其中进行具体的实施操作。在班级管理中,管理者要“育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教会学生做人,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科学理性而又体现人文关怀的和谐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当同学犯错误或者违反纪律时,要不要把同学的行为告诉老师,这是许多中小学生都面临过的痛苦抉择。有时,老师会为了维持班级的纪律或仅仅是为了维护教师的尊严,要求学生“揭发”那些“坏学生”或背地里向老师“打小报告”。利用学生间谍提供的“情报”,常常成为某些老师控制班级的重要手段。对这些做法,大家习以为常,很少有人去想它意味着什么,对学生的成长会有怎样的影响。 在我从事“青春热线”心理辅导的这些年里,碰到这样一些个案:他们有的是因为“揭发”了同学做的错事,而被同学疏远、排挤和孤立,倍感痛苦与孤单;也有的是…  相似文献   

11.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场所,学校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对学生数量进行划分,因此班级的管理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质量。作为班级的教育者,班主任要认真负责地上好每一堂课;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要负责课堂内外的教室纪律与学生的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这样才能避免管理中出现不必要的差错。  相似文献   

12.
目前,初中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主要由班主任承担,而任课教师通常不参与班级管理,只承担教学任务,这容易造成管理与教学"两张皮"现象。如何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导学"关系,形成"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局面,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山东省胶南市泊里镇中心中学积极探索和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努力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力争让  相似文献   

13.
班级是谁的     
<正>班级是谁的?班主任的?所有学科老师的?学生自己的?还是家长的?这是一个很少有人追问但的确值得深思的问题。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因此,班级是学校的。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平台,班级当然是学生的。班级由孩子构成,孩子各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家长,班级也应当是家长的。而在学校的管理体系中,班级理所当然是班主任的。在班主任会议上,我们常听到谁的班成绩好、谁的班纪律好之类的话语,每一个班级都与班主任密不可分,都多少  相似文献   

14.
在开始探讨如何拓展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之前,我们首先应清楚何渭“学科育人价值”?传统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存在哪些偏差?而关于“学科育人价值”的概念阐释,已有相关论述。叶澜教授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对此作了描述性定义:“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认真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它除了指该学科领域所涉及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外,还应该包括服务于学生丰富对所处的变化着的世界的认识;为他们在这个世界中形成、实现自己的意愿,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学习该学科发现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特有的运算符号和逻辑:提供一种惟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升独特的学力——美的发现、欣赏和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在学习和其他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学生。如:那些学习成绩与学习纪律都表现好的学生被称为“优生”;相反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被称为“差生”。目前,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的管理;对每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如何抓好“差生”工作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  相似文献   

16.
高畅 《现代教育科学》2012,(2):14-15,25
一、以小事为切入点,灵活开展赏识教育常言道:"育人无小事",把许多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许多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为了优化班级管理,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每接一个新班,我都有意向学生渗透我们又组成了一个新家,唯一的大人和家长是老师,孩子不是一个,而是很多,在家通常是一个孩子几个大人,大人一般要帮孩子做事;而在班级这个特殊的家庭里,是一个老师几十个孩子,很多时候,不是老师帮孩子做事,而是孩子要帮老师做事。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班级管理就是千万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本文以笔者自己的实际带班经历,从六个努力来阐述于细微处优化班级管理的策略: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育人环境;努力做家长的朋友,家校密切配合,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努力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组建一个团结奋进而且充满活力的班级领导核心;努力提高学科成绩,填补知识漏洞;努力培养和谐学生,激励后进生扬长避短;努力与科任老师携手,用真心爱学生,提高班级凝聚力。总之,自信支起希望,细节决定成败,努力成就未来!  相似文献   

18.
田序平 《教育文汇》2007,(12):29-29
我们班级的晚自习纪律曾一度困扰着我,我几乎牺牲每天晚上的时间,频繁地到教室检查督促,有时甚至整晚坐在教室里。班纪律委员看到有我这样负责的老师坐镇,也就不愿管什么了。学生们似乎摸到了对付我的方法,我一来,他们在几秒钟之内立刻安静下来;我一走,他们在几秒钟之内又立刻哄闹起来。难道我要一直待在班级里吗?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对一个班级教育质量提高的剖析,试图验证两个观点:1、教育质量从办学整体来看,主要体现于教学和育人两个互相关联的教育环节的质量;从人才培养来看,主要体现于培养学生“三基”,即其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质量。2、教育投入和产出是正比例: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投入越多,回报越丰厚,教育质量就越高。  相似文献   

20.
思想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慧珍 《考试周刊》2010,(19):227-228
一 人的生活环境和所在的集体无时无刻不在熏陶教育着每一位成员。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要培养出社会的合格人才,必须有良好的校风,这样才能形成最佳的育人环境。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形成良好的人格。而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因此好的校风必须从班级入手。好的班风可以约束、熏陶每一位学生。如何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呢?我的主导思想就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此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